{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血清AFP和PTA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

作者赵萍翟玉峰张怀宏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的基础上,在外界一些急性诱因作用下,出现严重的凝血功能障碍和黄疸。肝衰竭的预后普遍较差,肝脏移植是目前根治终末期肝病、挽救患者生命的有效手段。ACLF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升高被认为是反映肝细胞再生和患者预后较好血清学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约40%是诊断ACLF的重要依据,是反映肝脏损害的灵敏和特异性指标。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甲胎蛋白(AFP)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选择年1月至年1月医院收治的92例ACLF患者,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90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2例。生存48例,死亡44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PTA计算公式为:PTA越[对照PT-对照PT×0.6)/患者PT-对照PT×0.6)]×%;采用比浊法检测AF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估AFP和PTA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研究结果

生存患者组血清AFP和血浆PTA水平分别为.4(.4,.1)g/L和(35.8±5.5)%,均显著大于死亡患者组;

以血清AFP水平≥80.0μg/L联合PTA≥32.1%预测ACLF患者生存,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敏感度为93.9%,特异度为%。

研究结论

血清AFP和血浆PTA是预测ACLF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采用AFP联合PTA能更准确地预测ACLF患者的预后,且特异性更高。。研究结果表明,以血清AFP水平≥80.0μg/L且PTA≥32.1%时,患者病情好转的可能性极大,而当患者血清AFP<80.0μg/L且PTA<32.1时,提示患者病情凶险,预后差。由于病例数较少,以后还需要对此问题进行前瞻性和多中心研究以进一步证实本研究结果的临床价值。

摘自:《实用肝脏病杂志》年第20卷第2期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看得好
白癜风特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yy/76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