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每天进行着数以千计的生化反应,除了生产日常所需的白蛋白、凝血因子等物质外,还参与体内的能量与物质代谢,功能非常复查。肝功能检查的各项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肝损伤时的生化改变,临床医生借助这些客观指标推断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以及可能的病因,为下一步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方向,下面我就带领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临床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指标。
血清转氨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即谷丙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即谷草转氨酶AST)是诊断肝胆系统疾病中应用最广的酶。但是,大家要注意,除了肝脏,转氨酶在心肌、骨骼肌、肾脏内含量也非常丰富,当这些组织损害或者病变时也会出现转氨酶的升高,因此我们不能一看见转氨酶升高就认为是肝脏病变,还须排除其他脏器的损伤。严格来说,转氨酶不属于肝脏的功能评价指标,它们主要反映肝脏炎症的轻重,即肝脏结构的破坏程度。那么这种炎症程度如何界定呢?
一般来说,正常值上限5倍以内为轻度炎症,5~10倍正常值上限为中度炎症,超过正常值上限10倍以上为重度炎症。即便是重度炎症,也并不意味着预后就差,因为肝脏的再生能力非常强,所以我们不能通过转氨酶的水平来判断肝病的严重程度。对于一些特定的肝病,我们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