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血管栓塞术(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简称TAE),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是介入放射学的最重要基本技术之一,具体是指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某种物质通过导管注入血管内而使之阻塞以达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故常也被称为栓塞疗法。本研究为了验证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后循环中血管因子的变化,一种对肝细胞肝癌(HCC)阻断血供的方法,并将结果发表在RADIOLOGY上。
本研究共纳入了自.10.15-.12.2期间的25例影像学报告系统分级为5级或病理证实为HHC的患者,并行TAE治疗。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在TAE第1天、2周、和5周后测定19中血清血管因子(血管生成素2;肝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A和BB;胎盘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2和3;骨桥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和β2;血小板反应蛋白2;细胞间粘附分子1;白介素6[IL-6];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并配对Wilcoxon测试与基线水平进行比较。根据改良实体肿瘤反应评价标准(mRECIST)评价肿瘤反应。利用非配对Wilcoxon测试比较反应组和非反应组的血管生长因子水平。
结果,所有实验程序进行顺利。TAE后共有14种血管因子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但大部分差异都是一过性的。IL-6仅在TAE术后第1天表达上调,但是所有因子中升高最明显的。骨钙素和VCAM-1在术后随访中持续升高。在3个月的随访检查中,共有11例患者病灶对TAE有反应(完全反应,n=6;部分反应,n=5),11例患者肿瘤对TAE无反应(稳定型,n=9;进展型,n=2)。在无反应组,TAE术后当天IL-6变化率(P=.)和骨钙素(P=.)的平均变化要明显高于反应组。
本研究表明,在TAE后,会有多种血管因子表达上调。VCAM-1和骨钙素持续上调,而其他都是一过性的。IL-6和骨钙素与TAE后肿瘤在影像学上的反应是显着相关的。
原始出处:
RonaldJ,NixonAB,MarinD,etal,PilotEvaluationofAngiogenesisSignalingFactorResponseafterTranscatheterArterialEmbolizationforHepatocellularCarcinoma.Radiology..DOI:10./radiol.162555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体验最快查询通道!
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