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9日下午,上海肝病国际高峰论坛暨“肝功能衰竭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在上海虹桥宾馆正式开幕。
首先由本次会议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感染科谢青教授宣布大会正式开幕,大会共同主席茅益民教授致辞。
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徐小元教授为大会作了开场报告,题为《肝肾综合征的研究进展--收缩血管》。
HRS是急性肾损伤(AKI)的一种特殊形式,分为I型和II型。I型表现为快速进行性肾功能衰竭、自发性腹水,进展迅速,预后不佳,存活中位数不足10天。II型表现为中度肾功能衰竭、顽固性腹水,有腹水的肝病患者可能常合并有II型AKI,目前大多医生“视而不见”,并未积极干预。
慢性肝病患者出现顽固性腹水时,GFR已可有轻度下降,发展至明显肾功能异常,GFR明显下降。目前用“二次打击学说”来解释HRS的发生,一次打击为原发肝脏疾病,二次打击为各种诱因,如感染等,这指导临床医生要注重“二级预防”:在发生腹水前,积极采取一级预防措施,对有腹水或有腹水史的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干预。
AKI在HRS中的表现,多为对扩容无反应的肾功能不全,可能的基础病理生理机制为“相对”血容量不足:内脏血管舒张,外周血容量不足,激活RAAS系统,肾动脉收缩,肾灌注减少,导致急性肾损伤。
II型HRS肾功能轻度受损,但长期“视而不见”不处理,会发展成为I型HRS。肝硬化合并AKI死亡率可达72%。
徐小元教授同时强调了HRS的诱发因素中特别重要的两点: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0%的I型HRS与此相关)和外周血压不足(平均动脉压小于80mmHg)。
关于HRS,近年来随着认识的加深,指南也在逐渐变化。徐小元教授开玩笑说,目前年的指南未包括“药肝”,而目前的指南尚未涉及“脂肪肝”,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也会写进指南的。
徐小元点评了几版指南,强调年的指南是基础。他同时强调几点:1、AKI或HRS诊断标准的演变;2、Scr数值标准的变化;3、对感染情况的控制与启动纠正AKI时机的变化;4、治疗上使用(靶向性)缩血管药物;5、AKI分期的重要性,以Scr为指标,在肝病患者中,尿量不作为有效指标;6、指南对动态评估Scr的重视。
在治疗上,需要早期治疗。目前II型HRS可以按AKIII/III期的指南意见来干预。靶向性缩血管药物联合白蛋白优先推荐,但目前对白蛋白的用量存在争议。其他纠正AKI的方式,如血液透析、肝移植、TIPS术,也需要重视。而对于治疗后的预测因素,目前可能有两点比较重要:治疗3天后的Scr减少值和外周收缩压的上升值。目前也有一些预测模型,临床应用较麻烦。
对评估HRS的重要指标——Scr,徐小元教授强调,Scr在AKI中不能完全反应损伤程度,需要结合基线水平来评估目前患者的肾功能。基线水平,一般以住院前最早一次的Scr值为主。而且需要鉴别氮质血症。
靶向性缩血管药物,目前推荐特利加压素。而对于去甲肾上腺素,虽然无靶向性缩血管作用,但剂量把握合理,也有一定效果。
最后,徐小元教授展望了HRS指南修订的未来:更需要强调对原发疾病——肝脏疾病的控制。
接医院感染科的尚佳教授通过一个典型病例为大家展开了《肝内胆汁淤积的发病机制及危害》的报告。
尚佳教授详细讲述了肝内胆汁淤积的定义、发生机制、病因及危害。定义方面,尚教授指出由于胆汁的合成、分泌异常,以及肝内外胆管中胆汁流动的机械性或功能性障碍,使得胆汁成分入血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称为胆汁淤积。如为肝内胆汁酸代谢和转运障碍导致,则称为肝内胆汁淤积(IHC)。
发生机制方面,尚教授指出肝内胆汁淤积具有基因多态性,而且不同病因引起的相应作用靶点不同的特点。特别强调两点内容,首先“肝内胆汁淤积不等于胆汁淤积性肝病”:1、肝内胆汁淤积是一种症状;2、胆汁淤积性肝病是一组疾病。
其次,“肝内胆汁淤积不等于黄疸”:1.肝内胆汁淤积并不一定伴有TB异常,早期仅仅表现为ALP/GGT异常;2.导致黄疸的原因很多,不一定由肝内胆汁液淤积引起,但出现黄疸的IHC表明IHC已经进展到较为严重的阶段。病因方面,尚教授指出肝炎、肝内胆管病变、肝硬化、外科手术、休克、全身性感染等多种原因可导致胆汁淤积。
而IHC的病因来源可分为:1.炎症、药物、酒精、胆酸、激素等;2.PBC、家族性进展性肝内胆汁淤积(PFIC)、良性复发性肝内胆汁淤积(BRIC)、妊娠肝内胆汁淤积(ICP);3.窦性纤维化、PSC。
疾病危害方面,尚教授指出:1.ICH多层面加重肝脏损伤,加速肝病进程;2.随着疾病进展,IHC进一步导致肝脏组织学改变;3.IHC进展期表现出的高胆红素血症引发机体各系统损害;4.持续IHC可导致肝脏不可逆病变,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5.持续IHC最终可导致严重机体系统并发症。
最后,尚佳教授总结强调:1.肝内胆汁淤积(IHC)不等于胆汁淤积性肝病(CLD);2.肝内胆汁淤积(IHC)不等于黄疸,目前显性或者严重黄疸才理解为IHC;3.多种肝脏疾病类型可能伴发IHC;4.持续IHC导致肝功能不可逆损伤及严重并发症,长期可诱发肝硬化、肝癌。
----------------------------------------------------------
(采风小组报道:王云、任佩佩、陈立畅、孙烨、莫瑞东、熊立夫、闫蕾、项晓刚)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