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浩
备受社会 据悉,行刑之前,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安排林森浩与其父亲林尊耀等亲属进行了会见。11日下午,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的执行死刑命令,将罪犯林森浩执行死刑。林森浩刑前接受央视采访
复旦投毒案已经过去两年半了,林森浩是如何从名校高材生沦为投毒者,他又是如何认识自己所犯的罪行?在死刑复核结果得出之前,经过有关部门的允许,央视记者在上海市第三看守所对林森浩进行了采访。
12月7日下午2点,在上海市第三看守所的一间法庭里,央视记者见到了林森浩。林森浩说,在看守所的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在反思,觉得这是自己犯的一个愚蠢的错误。 在黄洋长达16医院抢救过程中,林森浩完全有机会将真相说出来。如果说出来,也许黄洋的性命还可以保住,他的命运也可以改变,而他当时却没有那样做。 谈案件:投毒恶劣且愚蠢 林森浩:(黄洋)住院严重地超乎我的预料,在这种情况下我就不敢说了。 记者:为什么不敢说?你怕什么? 林森浩:简单地讲,就是我的层次不够,精神境界不够,觉悟还没到。还有一点侥幸。 记者:你自己觉得你做这件事情是什么性质? 林森浩:很恶劣。对,我们事后来看,都知道恶劣。而且很愚蠢。 记者:很多人不能理解,作为你的大学同学、研究生同学,又是室友,你和黄洋的关系为何闹到那样一个程度? 林森浩:那天的事情,其实有很多机会可以阻止它发生。但我当时的那种状态,就我个人的层次、修养,是无法阻止的。 谈死刑:什么结果都能接受 记者:现在案子在死刑复核阶段,想过如果核准死刑的话,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林森浩:对我来说意味着一次偿还,我觉得这样反而挺好。因为这样的话,他们(黄洋父母)也能够放下。我设想过,如果有幸不死,至少(服刑)25年,这25年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到时候我出来,黄洋父母、我父母已近百岁,而我长期脱离社会,到时候说不定只剩下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那个时候能去用自己的双手去补偿他们吗?这有点痴人说梦,或者说睁眼说瞎话,对吧?这样偿还他们,说不定他们明天就能放下怨恨,健康积极地生活下去,这样反而更好。 谈自己:缺乏对生命应有的敬畏 林森浩:这是成长中的一个深刻教训,每个人都会后悔。 记者:从什么时候开始有后悔的感受? 林森浩:从我进看守所之前就开始后悔了。生命只有一次,时间不能倒流。人,特别是年轻人应该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对生命敬畏,才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人年轻时,肯定做了不少傻事。从小就应该告诉孩子,让他对自己的生活负责。 谈黄洋父母: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 林森浩:对黄洋父母欠得很多,但现在于事无补。希望我能够为他们做一点补偿,希望他们能够健康积极地生活,因为毕竟怨恨要放下来。一个优秀的独生儿子(遇害),换作是我,我也会恨。我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他们这个怨恨,最终还是得放下,因为生活还是得过。 记者:假如判你死刑,你能接受吗?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林森浩:对我来说意味着偿债。我希望黄洋父母明天就能够放下怨恨,健康、积极地活下去。我觉得,社会现在应该要把舆论往这方面去引,不要再纠结在一个愚蠢人的一件愚蠢的事、一件可恶的事。再怎么骂我,都已经烟消云散了。现在我觉得,社会舆论帮助黄洋父母积极地活下去、积极生活每一天,这是最关键的。 谈自己父母:希望他们好好活下去 记者:想对你自己的父母说点什么吗? 林森浩:我希望我父母能积极地活下去,在我离开之后,不要再在这个案件上纠结了。做的事情要负责任,这件事情确实是我做的,我该承担……两位父亲都失去了儿子林森浩父亲:孩子死就死在太傻林森浩父亲林尊耀“复旦大学医学院学生投毒案”的罪犯林森浩11日被依法执行死刑。中午12时30分,林森浩与父亲、伯父、叔叔在上海市二中院见了最后一面。10多分钟的会面中,林森浩说的最多的就是“对不起父母”。
12时30分左右,林森浩父亲林尊耀与另外两位亲属进入上海市二中院,大约14时15分左右从法院离开。林父走出法院后告诉记者,与儿子的会见持续了大约十分钟。除去当事人及亲属外,上海二中院的王智刚法官也在现场。最开始双方用潮汕话对话,但被王智刚叫停。林尊耀说,法官多次强调按照规定不能谈案情,要用普通话对话。 林尊耀称,进去之前并未被告知会见时间为十分钟,是直接进去会见。林家父子用潮汕话交谈了3分钟后,林父被叫出去,法院方面提醒会见只能用普通话。之后会见继续,但未过多久,林尊耀三兄弟就被告知时间已到。 3人看了下时间,整个会见持续大约十分钟。在会见快要结束时,林父要求孩子最后告诉自己一些话,但未被允许。林尊耀说自己问了儿子为何不同意更换律师、在狱中是否有人跟他说过什么等问题,还多次反复告诉林森浩说他是冤枉的。但林森浩只是反复回答父亲说,“爸,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林父对儿子如此表现很不满,他说自己孩子就是傻,死就死在太傻了。 除去提到林森浩说自己对不起父母外,林父在接受采访时没有谈太多跟自己跟林森浩的交流,而是反复提及自己和法官的对话。当一些记者询问他“林森浩最后情绪如何”、“林森浩有没有嘱咐家人什么事情”时,林父对记者说,“我希望你们能多关心案件本身。” 记者注意到,林尊耀今天全天虽然心情不好,有时会一个人站在角落抽烟,但全天并未落泪。他称自己在会见林森浩时,当面质问法官为何没有质谱图和为何没有采纳专业肝病医生意见的问题,法官并未正面回答,只是告诉他“判决书里有”。 林家人还向法官提出要看刑事裁定书,法官回复,裁定书会在5个工作日内送达。“8号到12号是5天,就不能早些给我们吗?”林森浩的叔叔林尊荣特别担心法院方面会在行刑后才递交裁定书给亲属,这样的话,亲属可能会失去最后“抗诉”的机会。此前,林父曾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最高检表示,只有获得林森浩的刑事裁定书,他们才能启动抗诉程序。 林尊荣说,法院方面提醒林家人,最近几天最好不要离开上海,等待最新消息。黄洋父亲:案子了结失去孩子痛苦很难结束黄洋父亲黄国强备受社会 面对未来,黄国强说,“没什么长远的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 关于结果 “法律是公正的” 新京报:林森浩被执行死刑,这个结果,是你等待了3年多的“公正的判决”吗? 黄国强:这是法律判的,是公正的,这个结果我不意外,算是对黄洋亡灵的告慰,对我和他妈妈来说是慰藉。 新京报:听到这个消息后,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黄国强:最先告诉了黄洋的外公,老人家92岁了,一直在 新京报:如果让你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一下这3年的感受和经历,你会想起哪些词? 黄国强:恍惚吧,不能回忆这种经历,到现在也不能相信这个事实(黄洋被毒死)的存在,觉得孩子还在,但又不能不面对。 新京报:此前死刑核准的阶段,对于你而言是不是等得太久了? 黄国强:太久了,一年多了,过程相当痛苦和煎熬,总在想,这个事情(死刑核准)怎么到现在还没下来。 新京报:担心结果发生变化和反转? 黄国强:这个没有担心过,因为我们经常打电话给法院的主管法官,他们回复说要相信他们会依法办事,我也确信。 新京报:对你来说,这场痛苦的经历了结了? 黄国强:(案子)算是一种了结吧,但失去孩子的痛苦很难结束,现在看着黄洋的照片,医院的那十多天,病情一天天恶化,我又做不了什么,觉得愧对孩子。 关于原谅 只怨恨林森浩一人,不怨及家人 新京报:上海复旦大学名学生曾联名要求为林森浩免死,对你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现在释怀了吗? 黄国强:过去有很多人给林森浩求饶,当时很不能接受,现在也不在意了,毕竟很多人站的角度不同,对案件侦破、审判的情况不了解。 新京报:昨天林森浩的叔叔去过你在四川荣县的家里,他们希望求得你们的谅解。 黄国强:我去了乡下,没有见他,我不能原谅,因为从黄洋中毒到去世,对我们的打击太大,他(林森浩)的手段太残忍了。 新京报:这几年里,你的心里有没有想过原谅林森浩,哪怕是一闪念的? 黄国强:没有,医院的情况,就很难原谅。黄洋在抢救阶段,林森浩几次去看望他时都知道他的病情,但一直不说出实情。这让我怎么相信,怎么原谅? 新京报:你曾说过,只怨恨林森浩一人,不怨及他的家人,现在也是这样的想法吗? 黄国强:现在还是这样,父亲是父亲,儿子是儿子,毕竟罪是林森浩犯的,也不是他父亲,一审、二审我都是这个态度。 新京报:至今,和林森浩的父亲好好交流过吗? 黄国强:一审后在上海一个小旅馆里,我看见他了,没怎么说话。后来他也来过荣县,我们也不知道,在报纸上看到的。 新京报:你和林父同龄,同为父亲,现在你们都失去了儿子,你对他是否有过同情? 黄国强:我的儿子被毒死了,我的痛苦又有谁知道呢?这个不能划等号,现在他还不愿意承认他儿子做错了事,还在辩护,公检法总是有原则的吧,为什么还不去相信?我不能理解这个事情。 新京报:如果你有机会和林父对话,你最想和他说什么? 黄国强:我只能说,好好教育他剩下的子女,走正道。也请他理解我失去儿子的心痛,将心比心吧,不能光想他自家的事情。 关于解脱 我和他妈妈会一直孤独 新京报:现在想起黄洋,他在你心里留下最深的一幕是什么? 黄国强:能想起他阳光、开朗的脸,他喜欢给我们讲上海这个大城市,他孝顺,高考的时候,我就告诉他,18岁了,进入大学了,要靠自己了。他也一直是靠自己,读本科,读研究生。家里困难,每次问他要不要钱,他从来不张嘴,次次都说他身上有钱,总是报喜不报忧。 新京报:这些年,你的家庭生活因为这件事发生了哪些改变,可以举一两个例子吗? 黄国强:最大的变化是过节,以前过年前,我和他妈就会想着黄洋哪天到家,现在过年,饭桌上少了一个人,再也没有过节的气氛了,我和他妈妈开始感到孤独。 新京报:现在这个结果,对你而言是尘埃落定或者是解脱吗?还是永远无法解脱? 黄国强:从刑事(案件)的角度看,现在算是尘埃落定了,但算不得解脱,黄洋是我们唯一的儿子,我和他妈妈的孤单会一直持续下去。 新京报:未来,你有什么打算? 黄国强:没什么长远的打算,走一步看一步吧。法官释林森浩被判死刑理由记者: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被告人林森浩死刑的主要理由是什么?法官:本案中,被告人林森浩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研究生,本应利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且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更应是其天职,但林森浩仅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不满,为泄愤,即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蓄意向饮水机内投放剧毒化学品,故意杀死无辜的被害人,漠视他人生命。林森浩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犯罪后果特别严重,属罪刑极其严重,论罪应当依法判处死刑。记者:本案复核过程中,辩护律师曾经提出了一些辩护意见。对于这些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是如何审查及判断的?法官:辩护律师提出,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开始对黄洋尿样未检出二甲基亚硝胺,而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却在从司鉴所调取的黄洋尿样中检出二甲基亚硝胺,两家鉴定机构对黄洋尿样的检验结果相互矛盾。最高法审查认为,物鉴中心从黄洋尿样中检出二甲基亚硝胺,与林森浩在饮水机投放二甲基亚硝胺,后黄洋从该饮水机接水饮用后中毒死亡的事实能相互印证,且司鉴所相关鉴定人员在侦查阶段的证言已对前后两次检验结果的差异作出了合理解释。该证言经一审当庭质证,一、二审法院均予采信,故对辩护律师的该项辩护意见依法不予采纳。(新华社)最高法还原事实真相昨日,最高人民法院审理本案的主审法官就公众关心的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法官: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确认,被告人林森浩与被害人黄洋分别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级硕士研究生,同住一间宿舍。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年3月31日下午,林森浩设法从医院影像医学实验室取出其此前存放于此处的、内装有剩余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原液的试剂瓶和注射器。当日17时50分许,林森浩趁宿舍无人之机,将试剂瓶和注射器内的二甲基亚硝胺原液投入该室饮水机内。4月1日9时许,黄洋从饮水机接水饮用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医院就诊。此后数日,医院就诊,且病情趋重,转至重症监护室救治。4月12日零时许,公安机关确定林森浩有作案嫌疑并对其传唤后,林森浩才如实供述了其向饮水机投放二甲基亚硝胺的事实。4月16日,黄洋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黄洋系因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新闻回顾黄洋2013年4月,复旦大学医学院发生一起投毒案件,致在校研究生黄洋死亡,经侦查确认投毒者系黄洋同寝室同学林森浩。本案因发生于大学校园等原因而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 最高人民法院经复核确认:被告人林森浩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黄洋不满,决意采用投放毒物的方式加害黄洋。2013年3月31日下午,林森浩以取物为借口,从他人处借得钥匙后,进入医院11号楼204影像医学实验室,取出其于2011年参与医学动物实验后存放于此处的、内装有剩余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原液的试剂瓶和注射器,并装入一个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中带离该室。当日17时50分许,林森浩携带上述物品回到421室,趁无人之机,将试剂瓶和注射器内的二甲基亚硝胺原液投入该室饮水机内,后将试剂瓶等物装入黄色医疗废弃物袋,丢弃于宿舍楼外的垃圾桶内。4月1日9时许,黄洋在421室从该饮水机接水饮用后,出现呕吐等症状,即于医院就诊。4月2日下午,医院就诊,经检验发现肝功能受损,遂留院观察。4月3日下午,黄洋病情趋重,转至该院重症监护室救治。林森浩在此后直至4月11日,包括在接受公安人员调查询问时,始终未说出实情。4月12日零时许,公安机关确定林森浩有作案嫌疑并对其传唤后,林森浩才如实供述了其向421室饮水机投放二甲基亚硝胺的事实。4月16日,黄洋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黄洋系因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林森浩明知二甲基亚硝胺系剧毒化学品且有严重危害性,而向饮水机内投放大剂量的二甲基亚硝胺原液,致被害人接水饮用后中毒。在被害人入院特别是转入重症监护室救治期间,林森浩仍刻意隐瞒真相,编造谎言,杀人故意明显,且实施了以投放毒物为手段的杀人行为,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林森浩仅因日常琐事对被害人不满,即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医学知识,蓄意采取隐蔽的手法,向饮水机内投放剧毒化学品,杀死无辜被害人,犯罪情节特别恶劣,属罪行极其严重,应依法惩处。林森浩归案后始终如实供述犯罪事实,认罪态度好,但不足以对其从宽处罚。第一审判决、第二审裁定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据此,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核准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维持第一审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林森浩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刑事裁定。来源:
综合新华网、中国青年报、新京报等
新安晚报安徽网编辑丫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