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8dz)
指导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感染病科教授杨东亮
慢性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肝脏炎症,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或肝衰竭等终末期肝病,威胁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抗病毒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目前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有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长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是控制慢性乙肝进展的关键,绝大部分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后,乙肝病毒的复制能得到长期抑制,肝细胞炎性坏死及纤维化能得到减轻,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能得以延缓和减少,生存时间得以延长,部分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能被彻底清除。
完全治愈乙肝难乙肝病毒感染人肝细胞后,病毒复制中间体cccDNA(共价闭合环状DNA)可进入肝细胞核,并以cccDNA为模板复制出子代病毒。干扰素和核苷酸类药物均可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但是不能彻底清除cccDNA。所以,目前的抗病毒治疗很难完全治愈慢性乙肝。
5%左右的患者在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可以彻底清除血液中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达到功能性治愈。这是最为理想的结果。
退而求其次,部分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使乙肝病毒DNA不可测、乙肝病毒e抗原消失并出现抗体、转氨酶正常。
再退一步,接受规范的治疗,大部分患者的乙肝病毒复制可以得到持久抑制。如果患者已经发展为肝硬化失代偿甚至肝癌,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和加重,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
《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第2版)》上市啦!想要购书的读者,可以扫描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说明书患者要多了解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