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HOUCLINIC来源协和周大夫聊健康
得了甲亢,能怀孕吗?怀孕期间发生甲亢能服药吗?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这些知识只作为大家了解,不作为具体疾病的指导,不要对号入座,医院就诊。我们分两个部分来讨论:
怀孕前已诊断甲亢
根据美国年甲亢治疗的指南,如果由格雷夫氏病(Graves)引起的甲亢,经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稳定后,并且有计划妊娠的,给出如下建议:
患者妊娠前可以考虑根治性治疗,意思就是可以考虑碘或手术治疗,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口服药不算根治性治疗,因为停药复发率还是很高的。
可以尝试怀孕前转为丙硫氧嘧啶(PTU)治疗
一旦被确诊妊娠转为丙硫氧嘧啶(PTU)治疗
甲亢轻者可以考虑停药,监测甲状腺功能。
但是这些建议的推荐级别比较低,相关的证据级别也不高,但是可以作为参考。医生和患者共同讨论,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怀孕之后发现甲亢
如果怀孕之后发现甲亢,除非很轻的甲亢可以密切观察。一般是需要治疗的。因为甲亢不治疗,甲亢可以加重,如果严重可以导致甲亢危象,也可以引起孕妇的早产、流产、妊高症等,特别是甲亢危象是有生命危险的。
妊娠后甲亢主要是药物治疗,妊娠不是口服药的禁忌证,但是口服药对胎儿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作为患者需要了解。目前治疗甲亢的药主要是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少量通过胎盘,PTU因为与蛋白结合率高,通过胎盘的量少一些,但并不等于它不通过胎盘。
我这里主要讲对胎儿的影响,其它可见历史文章。甲巯咪唑(MMI)和丙硫氧嘧啶(PTU)可通过胎盘有可能导致胎儿甲减、胎儿甲状腺肿、新生儿甲减等。甲巯咪唑(MMI)还有致胎儿畸形的报道,如头皮缺损、真皮发育不良等。
妊娠合并甲亢,如何用药
目前妊娠合并甲亢的患者首选是药物治疗,目前的指南建议孕早期(前3个月):选择应用丙硫氧嘧啶治疗,中后期换用甲巯咪唑治疗。因为甲巯咪唑通过胎盘虽然多,但对肝脏的损害比丙硫氧嘧啶少。
有读者问:为什么早期不用甲巯咪唑呢,这是因为甲巯咪唑更容易引起胎儿畸形,虽然很少见,但是有这种可能。
个人观点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通过胎盘,都可能会有致畸作用,虽然我们强调了甲巯咪唑(MMI)的致畸作用,但丙硫氧嘧啶也是有这种可能性的,只是几率更低。如果药物用的量很少,比如说只用维持量,整个孕期用一种药物也是可以的。
甲亢治疗: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临床应用5要点作者李靳来源内分泌时间
甲亢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治疗,I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抗甲状腺药物主要为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两种药物有什么区别呢?本文从两药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特征、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方便临床合理选择药物。
作用机制
两药均抑制甲状腺内过氧化物酶系统,阻断甲状腺中的碘氧化为活性碘,从而防止酪氨酸碘化,起到抗甲状腺效果[1-2]。
大剂量丙硫氧嘧啶还能抑制外周组织中T4向T3转化[3],因此甲状腺危象的患者首选丙硫氧嘧啶,首次口服或者经胃管注入~mg,以后每次mg,每4小时口服[4]。
药代动力学特征
甲巯咪唑
丙硫氧嘧啶
达峰时间(h)
1~2
2
半衰期(h)
3~6
1~2
持续时间(h)
24
6~8
在甲状腺内浓度
高
低
对甲状腺素抑制效果
10倍
1倍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疗效取决于其在甲状腺内的浓度、持续时间及半衰期,虽然甲巯咪唑半衰期3~6h,但是其在甲状腺内作用可达24h,且浓度高,同时有研究表明[3]给予甲巯咪唑后3~6h甲状腺内药物浓度与给药后17~20h没有区别。因此甲巯咪唑可一天一次给药。
丙硫氧嘧啶半衰期只有1~2h,其持续时间6~8h,但在甲状腺素内浓度远低于甲巯咪唑,因此丙硫氧嘧啶一般使用多次给药法。
剂量及疗程
特殊人群
1.儿童用药
2.妊娠期
在妊娠期用药中,FDA对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分类均为D类,均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但是药物通过胎盘量及药物本身对孕妇、胎儿产生不良反应多少有别。
研究表明[8],在生理pH下,丙硫氧嘧啶蛋白结合率高,而甲巯咪唑蛋白结合率低,因此丙硫氧嘧啶透过胎盘量少于甲巯咪唑。
在不良反应发面:丙硫氧嘧啶可能导致肝脏损害,甚至导致急性致死性肝功能衰竭,且丙硫氧嘧啶所致肝脏毒性显著高于甲巯咪唑。
因此在妊娠早期首选丙硫氧嘧啶,并密切监测肝功能。在妊娠中晚期首选甲巯咪唑。
孕妇血清中TSH在妊娠期间几乎监测不到,另有文献报道母体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达到正常时,胎儿的TSH已经升高[9],因此孕妇血清中FT4是甲亢控制的主要监测指标。
3.哺乳期
由于丙硫氧嘧啶具有肝脏毒性且不良反应后果较为严重,因此哺乳期母亲首选甲巯咪唑。
《中国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10]推荐甲巯咪唑的剂量20~30mg/天,对于母亲和婴儿都是安全的。若对甲巯咪唑存在过敏或者耐药,推荐使用药丙硫氧嘧啶,剂量mg/天也是安全的。
考虑到甲巯咪唑血药浓度高峰与哺乳时间的关系,推荐甲巯咪唑分次给药,不仅可以减少药物峰值浓度可能对婴儿产生的影响,而且兼顾母亲对药物的需求[10-12]。
不良反应
甲巯咪唑与丙硫氧嘧啶均可产生皮疹、发热、皮肤瘙痒、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中毒性肝炎、血管炎等,但是甲巯咪唑不良反应是剂量依赖性的;丙硫氧嘧啶是非剂量依赖性的[13]。
知识延伸:甲亢缓解:停药一年,血清TSH和甲状腺激素正常。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复发率大约在50%,75%患者在停药后的3个月复发。
河北医院内分泌科团队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
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