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胆明目?民间有吃鱼胆可清热解毒、止咳平喘、清肝明目的说法。
日前,宁波北仑市民谢先生就因听信这些说法,生吞鱼胆,结果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
白酒+鱼胆
家住柴桥的市民谢先生从市场买了条草鱼准备煮了吃,在杀鱼的过程中想起有偏方说鱼胆吃了能降火,他就就着白酒把鱼胆生吞了下去。
谢先生说:“当时一直有点上火,以为吃了之后降火的,就是听说过这个说法。”
恶心呕吐、身体乏力
生吃鱼胆之后,谢先生不但火气没有降下来,还出现了恶心呕吐、身体乏力等症状。起先谢先生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到小诊所配了些药,两天病情越来越严重,医院做了化验。
经检查谢先生出现肝功能损害,正常人的肝酶是40~50U/L,他的已经超过U/L,超过正常数据40多倍,同时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症状。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
医院肾内科吴复泉:“是非常危险,一个人小便都排不出来,那整个吃进去的毒素、水分就排不出来,会影响脏器、肺各个器官,考虑当时毛病非常重,就让他入住我们的重症监护室,住了大概一个礼拜左右。”
小小鱼胆也可致命
吴复泉介绍,鱼胆胆汁内所含的氢氰酸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不论生吞、煮熟或泡酒,有毒成分都不会被破坏。青鱼、草鱼、白鲢、鲈、鲤鱼胆中含有的胆汁毒素,能损害人体肝、肾,使其变性坏死。
吴复泉说:“它最主要的毒素成分就是胆汁酸,鱼胆的胆汁酸对人体有剧毒,是非常毒的毒素,它影响着肝功能和肾功能,影响着这两个重要的脏器,厉害的话很多人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生命。”
新闻多一点一生病,你是不是经常会想到用偏方?但是您知道吗?有很多常见的“偏方”不仅不能治病,还有危险。
下面我们就根据危险程度,列出了那些熟悉的骗人“偏方”,最后一个最危险!
流鼻血时仰头举手危险系数:★★☆☆☆
或许小时候长辈就教过你,流鼻血时,把头往后仰,举起手来,哪个鼻孔出血就举哪一边的手(亦有说举另一侧手)。
实际在这个姿势下,不仅没有止血,还会将血液吞咽到食道和胃肠,刺激胃肠黏膜。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入气管及肺内,堵塞气道,导致危险!
至于抬手,手臂与鼻子不是在一条血管上,这样做只是多此一举。
正确做法:捏紧患侧鼻翼当孩子流鼻血时,应该让他坐下,头略向前倾,然后用冷毛巾敷在头部或在脖子上围一条冰毛巾或湿毛巾止血,或者在流鼻血的鼻孔中塞上一团小棉球,然后捏紧患侧鼻翼。母乳涂脸治湿疹
危险系数:★★☆☆☆
湿疹真称得上是小婴儿的“流行病”了,有人说,挤两滴母乳涂到宝宝脸上就好了,老家都是这么做的。
医师说,生湿疹的宝宝皮肤屏障已经受损,再涂以母乳,只会使皮疹愈发严重。
推荐方法:麻油专家推荐的靠谱偏方几乎没有,倒是生活习惯要多多注意:太阳少晒,衣服少穿,如果有湿疹污垢堆积在头皮上,可以用麻油,橄榄油来剥脱。服珍珠粉养颜
危险系数:★★★☆☆
珍珠粉属于凉性药物,只有燥热体质的人才适合内服珍珠粉,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女性属于寒性体质,如果长期服用珍珠粉,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四肢发冷、面色蜡黄等寒邪伤正的症状。另外,体质偏寒、胃寒和结石症患者,也不适合服用珍珠粉。所以在服用珍珠粉前,一定要先寻医就诊确定是否可以内服。
另外,珍珠入药内服,必须经过炮制加工,将其研磨为如面粉一样的极细粉末,否则可能对脏腑,特别是脾胃产生损害。
腹泻吃大蒜危险系数:★★★☆☆
在急性腹泻期是不能吃一些刺激性食物的,包括大蒜,尤其是生蒜。吃大蒜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杀菌防腹泻,但是应该在未病之时服用。相反,当你已经处于腹泻状态,如果再进食大蒜等辛辣食品,可能加重对肠壁的刺激,从而加重腹泻。
正确方法用茶叶一包,大蒜一头煮水,一口气喝下去,腹泻很快就好了。特别提醒,如果脱水了,医院,以防休克。藿香正气水抹肚脐退烧危险系数:★★★☆☆
专家表示,藿香正气水治疗发烧可能是利用其含有的45%-50%酒精即乙醇的散热降温作用,但并不主张此方法用于小孩,会对小孩的皮肤产生刺激,可能会引起过敏性皮炎或过敏性休克。
特别提示,用酒精含量高的白酒退烧更可怕。酒精挥发时能迅速带走热量,确实能起到降温作用,但是小孩子的皮肤娇嫩,酒精容易通过皮肤进入孩子的血液,孩子就像“喝醉”了。大量酒精进入血液,就会造成脑及脑膜充血水肿,致使孩子因呼吸麻痹、重度缺氧而死亡。
推荐偏方:物理退烧38.5°是用药的临界点,还没到这个临界值最好先用物理退烧。
0~1岁儿童——温水擦浴:38℃以下的低热可用温水擦浴,擦洗孩子的四肢、颈部、腋下和腹股沟利于降温。也可采用额头贴敷退热贴或凉毛巾等降温,多饮温开水。高热不退时不可“捂汗”。
1岁以上儿童——捏脊刮痧:推拿捏脊,就是从孩子的尾椎骨的位置到第七颈椎的大椎穴处,挰起表层皮肤,像搓擀面杖一样由下至上推捏,六遍即可。同样部位刮痧也可,由颈部往脊椎方向刮,力度不宜太大,因为小孩的耐受力比较小。(低头摸到的颈椎突起的最高处便是第七颈椎,突下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鱼刺卡喉,喝醋吞饭团
危险系数:★★★★☆
吃鱼被鱼刺卡住,很多人就会喝醋或者吞饭团。殊不知,这两种方法不仅不管用,还很危险。
医生表示,鱼刺本来卡在喉咙部位可以轻易取出,吞食了饭团或馒头后,可能会导致其陷到肉里,刺伤喉咙,这时取刺将更加困难。
对于想通过喝醋软化鱼刺的办法,基本上起不到软化鱼刺的效果,即使能够软化,要软化很久才能把鱼刺全都软化完。
正确方法:咳嗽呕吐发现刺卡了,赶紧用力咳嗽,如不见效再用手指刺激舌根部,通过呕吐把鱼刺冲出来。还可用纱布、薄棉布裹住食指,擦拭上腭,将鱼刺取出。
如果这些方法还不奏效,医院,花几十元大夫就可以轻轻帮你夹出来了。
偏方随便乱用真会出大问题!
提醒身边的人吧!
来源:健康时报
编辑:晓灰灰
猜你喜欢:
每年的这个时候,长兴人最关心的肯定是这笔钱!你能拿到多少?
上下学时段堵成一锅粥!长兴学校周边违法停车现象,你怎么看?
长兴6个村惊艳全省!周末一日游,约吗?
10次以上违法行为未处理?车牌号已公布,长兴这些车主请注意,交警叔叔喊你去报到!
长按识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