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5日,湖北区域主管、区域安全经理、区域各项目经理召开项目经理例会,会上对各项安全规定和落地动作进行逐项梳理,包括EHS安全事故学习宣讲、IBS项目施工队资质核查、网优项目塔工安全管理、车辆使用安全规范等内容。根据据近期湖北夏季频现的马蜂,会议特别研究了应对措施。对全线外场员工做出如下要求:
Step1:所有外出人员需额外配置深色的长袖长裤以便遮住身体;
Step2:从离开车辆进入现场开始必须佩戴安全头盔以便遮挡住头部;
Step3:抵达工作现场后,必须使用望远镜观察现场环境;
Step4:各项目给外场人员配备神色魔术头巾(淘宝可购)以套头式佩戴法保护住脖颈和面部;
Step5::观察塔体没有蜂窝鸟窝后塔工方可登塔,要求塔工登上操作平台后首先确认平台、天线背后夹角、避雷针底部防水箱等位置是否有蜂巢鸟巢后再决定是否作业;
Step6:如若发现蜂巢,切忌自行处理,务必停止作业通知消防部门处理完后方可恢复作业;
Step7:各项目更新之前急救箱内的急救药品,同时给外场人员配备上述的《季德胜蛇药片》。
马蜂的防治
一般大家在野外遇到的马蜂蜂类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马蜂又称为“胡蜂”、“蚂蜂”或“马蜂”,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马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人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一般气温在12~13℃时,马蜂出蛰活动,16~18℃时开始筑巢,秋后气温降至6~10℃时越冬。春季中午气温高时活动最勤,夏季中午炎热,常暂停活动。晚间归巢不动。有喜光习性。风力在3级以上时停止活动。相对温度在60~70%时最适于活动,雨天停止外出。马蜂嗜食甜性物质。在米范围内,马蜂可明确辨认方向,顺利返巢,超过米则常迷途忘返。
马蜂的毒素分溶血毒和神经毒2类,可引起人肝、肾等脏器的功能衰竭,特别是蜇到人血管上有生命之忧,过敏体质的人危险。马蜂毒刺上无毒腺盖,可对人发动多次袭击或蜇人。中毒表现:马蜂螫后受螫皮肤立刻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瘀点和皮肤坏死;眼睛被螫时疼痛剧烈,流泪,红肿,可以发生角膜溃疡。全身症状有头晕、头痛、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血压升高等,以上症状一般在数小时至数天内消失;严重者可有嗜睡、全身水肿、少尿、昏迷、溶血、心肌炎、肝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休克。部分对蜂毒过敏者可表现为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
马蜂袭人的原因
1.气候:由于气候变暖,特别是平均温度升高,使越冬马蜂数量增加;
2.生态:林地面积的增加,昆虫种群数量增加,为马蜂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同时营造的大面积的经济林如柿子、梨、杏等,为马蜂取水提供了便利;
3.人为伤亡:人中绝大多数是主动攻击蜂巢时遭到报复;使用的化妆品中有与马蜂信息素近似的成分;饮酒的人易受到马蜂的攻击。
马蜂的预防
①注意不要惊扰马蜂,出门带帽子。
②庭院要经常修剪树木,翻松土壤,减少马蜂筑巢的机会,房前屋后避免栽种多汁植物,减少马蜂进入宅院的机会。
③不要在村庄附近养蜜蜂。
④不应在空旷地方摆放没有掩盖的糖类食物及饮品,以免马蜂集结。
⑤化妆品内含的化学合成物质和气味往往模仿天然花香,容易招蜂,出行前不要饮酒、使用化妆品。
⑥马蜂是色盲,零星几只蜂在身边飞舞骚扰时不必理会;蜂停落在头上、肩上时,轻轻抖落即可,不要拍打。
⑦被蜂群攻击,应尽快用衣物包裹暴露部位,可蹲伏不动,不要迅速奔跑,更不要反复扑打。
⑧野外作业时应观察周边环境,避免惊扰蜂巢,在马蜂分布密集区作业要穿深色长衣裤防护。
⑨野外调查时如遇见单飞的马蜂在周围盘旋,表示你已接近它的警戒范围,绝不要挥赶或骚扰它,也不要距离很近观察马蜂,要尽快离开,以免它发出讯息招来群蜂攻击。⑩在人类活动区附近发现马蜂巢穴,没有完善的防护装备切勿自行摘巢,报告消防部门处理。野外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紧急处理
马蜂腹部毒针刺入皮肤即注入毒液。中毒后引起局部组织坏死,过敏性体质的人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肝功能衰竭。若是马蜂蜇伤,要立即检查蜇伤处,挤出毒液,涂抹食醋中和毒液,还可涂皮炎平、南通蛇药、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紫花地丁捣烂外敷,重伤可用0.1%肾上腺素0.5ml皮下注射或息斯敏等抗过敏药物;局部剧痛者,可用0.1%利多卡因或0.5%—1%普鲁卡因局部封闭。重症在伤口近心端扎止血带,每隔15分钟放松一次,结扎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医院就诊。
总结
发现马蜂,不要招惹;
发现蜂巢,拨打;
万一被蛰,送医治疗。
安全第一,金质交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