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儿童白癜风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2727.html医院订阅哦!白大褂、听诊器、手术台……对大多人而言,医生的世界,是那么地冰冷与理性。而事实上,他们却是穿着最圣洁的衣服救死扶伤,做着最有温度的事。躺在病床上的每一个人,身体都连着各种导线和管子,另一头连接着多种监测设备,显示屏上红绿色的数字、曲线不断交替变化,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最常见的一幕。进到这里,就意味着病情危重、命悬一线了。危急、危重,家属不可随意探视,特殊的使命和封闭的环境让ICU成为了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也让它的存在变得更为神秘。医院,问起门诊在哪,大多人都可以指一个方向;但问起ICU,许多人就不知晓了。每一天,医院ICU主任胡炜和他的团队,就是在这样一道“神秘防线”上与死神交战、赛跑,坚守着生死之门。周一早上7点半,胡炜准时出现在ICU。马上,他就要去查房了。昨天新转进了两个病人病情还不稳定,下午又有一个病人可以转去病房了。他需要都去了解一遍,看看情况是否都还稳定。“宝宝很健康,你放心,自己感觉身体如何?”胡炜对新妈妈小新安抚道。前天,小新孕32周入院,被确诊为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因为这种病死亡率极高,需及早终止妊娠,所以在入院后2小时内产科医生就为其进行了剖腹产术,顺利诞下一健康男婴。但小新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急性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十分危急。在转入ICU后,胡炜马上为其安排进行血浆置换及CRRT清除体内有害物、纠正凝血功能异常及防治肝衰、肾衰等并发症。可没过多久,小新就出现腹腔压力增高、血压下降,腹腔大出血了!情况危急,胡炜马上联系专家会诊抢救。直到输了足足2万毫升血,做了4次血浆置换,小新的情况渐渐稳定,胡炜才松了口气。他说,市一是杭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所以市一ICU的危重孕产妇也特别多。在ICU他已经待了14年了,生老病死看了很多。但每次看到危重孕产妇或是年轻人,还是会特别揪心。因为,他们年轻,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一旦有个三长两短,对家人的打击都是巨大的。他和他的团队,都深谙自己的责任。“感觉怎么样啊?不要紧张,没事的。”对于每一位有意识的患者,胡炜都会一边耐心地俯身询问,一边细致地检查,并露出招牌笑容。他说,到了ICU,就说明患者已经没有退路了。除了严密细致的监护,对患者的心理安慰和鼓励显得更为重要。今天ICU总共住了20位患者,胡炜和同事一圈查房下来花了近三个小时。今年6月,他被授予了“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全省共名。当记者问到是如何做到时,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是:这是团队努力的结果,我只是作为代表接受了这个荣誉罢了。ICU里的每一个人,每日工作都如同在“高压线”上行走。看似每天都需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其实都积累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枝末节上。在每一张病床前,都坐着一个护士,正是他们24小时监护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对刚收进来的术后患者,在前2小时每隔15分钟就要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对病情平稳的,每1小时就要记录一次生命体征及护理内容,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拍背、按摩受压处,每4小时测量体温……在每一个护士的胸前或者手腕上,都戴着一块表,因为他们的工作细碎而又必须严密。因为ICU实行的是家属无陪护制度,所以每位患者从打针、吃药到吃喝拉撒等生活料理都由护士负责。“这儿的病人,有的是急诊送来的,有的从事故现场送来的,经常会碰到大小便失禁,或者浑身血污的情况。”胡炜说,科室里很多护士都是90后小姑娘,在家里都不一定这么伺候过自己的父母,但在这里从未说过一个“不”字。6号床的王先生刚接受完手术被转入了ICU,麻醉刚刚醒来,人一直在抖动,护士彭俏俏马上来到床前。因为还不能开口说话,护士马上拿出了ICU特有的“交流神器”。这是科室里的护士们为了更好地与病人交流,特别绘制的。是不是想吐痰?饿了吗?插管的确会有些不舒服……所有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情况,都被用简单的图示和文字表现了出来,再配以护士的肢体语言,不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马上就懂了。11点半到下午1点半,理论上是午休时间。可是对ICU的医护人员来说,午休绝对是“奢侈品”。“ICU的每个病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单元,病情复杂、变化快、突发情况多是最大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密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zy/6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