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一位27岁的年轻人因为感冒就医,但仅仅入院7天,就因多处脏器衰竭不幸去世。一场看似普通的感冒,为何带走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对此,接诊过这位患者的医生发现,患者此前混吃过量感冒药,疑似因此引起了肝功能衰竭。我们身边的感冒药怎么有如此巨大的副作用?感冒药到底该怎么吃?
点击音频,听详情!
27岁研究生疑因混吃感冒药死亡
据报道,今年年初,年仅27岁的患者小王因感冒就医,此前他已经高热7天,腹泻5天。医生进一步检查时,发现患者全身的肌肉正在溶解,肾、肝功能衰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此后又出现了休克症状,被送进重症监护病房抢救。
由于肝功能严重衰竭,小王停止了呼吸。从入院到最后离世,仅仅只有7天时间。对此,接诊过小王的医院呼吸二科行政副主任李培告诉记者,此前患者告诉她,因为自己体重大,将多种退烧药增大剂量混着吃。医生怀疑,患者本身就有脂肪肝,肝功能弱于常人,大量退烧药中的对乙酰氨基酚最终导致急性爆发性肝损伤。
李培:我们当时就在找肝功能衰竭的原因,就排查到了药物上面,然后就发现她吃过很多种感冒药,还有混着吃的、不按时吃的,比如我们强调的对乙酰氨基酚,两次口服的间隔要拉开4-6个小时,但有时候烧得着急,他就这边吃两颗,那边吃一颗。
过量或混吃感冒药致死案例,以前也曾发生
对乙酰氨基酚,又叫扑热息痛,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因其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和退热,对胃肠道刺激性小,被广泛应用于感冒的辅助治疗,是治疗感冒药物中最常用的成分,约80%的抗感冒药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
近年来,涉及对乙酰氨基酚不良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如果超量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存在肝损害、甚至衰竭的风险。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在过去10年里,全美有超过例因过量服用感冒药而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病例,几位因服用过量退烧药而导致死亡的孩子家长对媒体表示,当初自己只是给孩子吃了感冒药而已:
男1:我只给他吃了很少的药,结果医生问我,到底是给孩子吃了退烧药还是毒蘑菇?我说,就是吃了些退烧药啊。因为他嗓子疼。
女:医生来告诉我,我女儿因为服用过量退烧药而中毒。
男2:但这怎么可能?我是让她按照剂量服用的啊?
随后李培医生在南京大学几百位医学生中做了调查,发现即使学医的学生,在吃感冒药时,很多人并不阅读说明书,也没有仔细研究过药物成分:
后来请他们就在医学生内做小范围调查。南大医学院一起也就是来人,但是竟然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都表示,吃感冒药的时候,真的从来没有看过说明书,也没有在意过里面的成分。
这让李培意识到,普通人对感冒药的认识,严重不足,感冒药和不少中成药里普遍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如果同时用药,很容易造成对乙酰氨基酚过量,这时如果患者有肝脏基础疾病,就会危及健康:
如果说是有肝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就一定要小心。比如说脂肪肝导致肝功能异常,这是其中之一了,那么还有本身就有肝炎的,有肝功能异常的,那么就要小心,还有现在人很常见的胆囊结石,胆道结石,这些也会导致肝功能异常。这些也要小心。
到底应该如何服用感冒药?
这是不是意味着普通人就可以大量服药了呢?李培建议,成年人的对乙酰氨基酚摄入量不能超过每6小时毫克,儿童3岁以下最好不用此类药物,再大一点的孩子,也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药量。
单次剂量不要超过毫克,即便是既往肝脏是没有出现什么问题的,但是也不排除他对药物特别敏感,就是会导致肝脏的这种一过性的肝损。三岁以下的孩子就不太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来退热和对抗感冒症状。那么三岁以上的要按公斤体重按说明书严格地计算来给孩子服用,并且也至少两次服药,间隔超过六个小时会相对安全一点。
患者小王疑因服用过量感冒药后,在坚持了5天后才去看医生,最后抢救无效去世,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每医院呢?李培医生建议,老人和孩子或原本身体就不好的,要尽早就医,普通人如果不太严重,可以按计量服用感冒药缓解症状,好好休息。
抵抗力低下的人群,比如说老人孩子,还有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比如说原来身体状况就不是太好的,那么对于这样的人群,我们其实是担心就是病毒性感冒导致抵抗力下降,继发细菌感染。所以还是建议免疫力低下的,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或者孩子尽早求医。
来源:中国之声
央广记者:任梦岩、景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