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肝豆状核变性昨天今天明天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http://m.39.net/pf/a_5059031.html
概述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名Wilson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疾病,致病基因为ATP7B,编码一种铜转运P型ATP酶。该酶功能减弱或丧失导致血清铜蓝蛋白合成减少以及胆道排铜障碍导致体内的铜离子在肝、脑等处沉积。肝豆状核变性在欧美人群中发病率为1~3/10万,基因携带率为1/90,而其在东亚国家,如中国、日本和韩国发病率更高,韩国报告发病率达1/,我国台湾报告基因携带率为3/,香港估计发病率为1/,内地尚无相关流行病学资料,但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发病率可能更高。该病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主要表现为肝脏疾病和肝硬化、精神症状、角膜色素环(K-F环)以及肝硬化相关急性溶血发作等。Wilson病不仅于儿童和年轻人中发病,可以在任何年龄发病。

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王共强

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肝豆状核变性于年首先由Wilson医生报道,至今年。此为一种以青少年为主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是先天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在年以前,本病因无有效疗法,患者生存时间平均4.8年,自从应用化学疗法以来,预后颇有改观。年,肝豆状核变性致病基因ATP7B被定位于13q14.3,共有21个外显子,编码P型ATP酶,N-末端有6个铜结合位点。

Wilson医生和他报道的患者

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近年基因诊断技术发展很快,DNA全序列分析已经变得简便、快速,价格下降,阳性率显著增加,已经商业化。基因诊断是无创、准确的诊断技术,发现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即可确诊。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治疗的早晚、发现本病时肝脏的情况以及肝脏疾病进展的快慢。本病如能及早治疗,症状(特别是神经症状)可能停止发展或获得缓解。因此对于患者的同胞兄弟在出现症状之前,应从早进行检查,治疗越早,预后将越佳。

目前,肝豆状核变性是少数可治疗性遗传疾病之一,治疗手段主要包括饮食控制、药物治疗和肝脏移植等。若能早期诊断,早期启动低铜饮食和排铜治疗,患者可实现疾病缓解,并可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和与正常人近似的生存期,无须肝移植。

目前用于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包括青霉胺、曲恩汀、四硫钼酸铵及锌剂等。在西方国家,曲恩汀已经有取代青霉胺首选药物地位的趋势,但该药在我国尚未应用。目前在我国,青霉胺、二巯丁二酸、锌剂联合肝豆汤中西结合方法是目前疗效最好的排铜药物。

目前原位肝移植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5年,最长生存时间为20年。而且肝移植不能完全替代驱铜治疗,很多患者在肝移植后仍需要低铜饮食以及驱铜治疗。

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目前研究显示甲烷氧化菌素在肝豆状核变性的急性期取得不错效果,有效防止肝细胞死亡,预防肝功能衰竭。甲烷氧化菌素可有效结合肝细胞中过量的铜,在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这种遗传性疾病的实验中表现出优于现有药物的特性。与现有药物相比,甲烷氧化菌素还能在肝细胞已因铜堆积造成严重损伤的情况下,在数天内清除肝细胞中过多的铜,防止肝功能衰竭。希望这一发现可以改善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现状。由于目前研究尚且在大鼠模型的试验阶段,甲烷氧化菌素真正应用到临床人体上尚需时日。

近年来,在基于临床症状及表现的诊断之外,基因测序逐渐被应用于肝豆状核变性的辅助诊断,因此引发了其在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方面的热点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yy/97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