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英额(-),满族,吉林伯都纳(扶余)正蓝旗人,汉名吴凌云。18岁入伍当兵,在吉林练军先后任骁骑校、防御、参领、营总等职。光绪二十三年(),巴英额考入吉林武备学堂。毕业后,任伯都纳练军统领。翌年,巴英额晋级黑龙江巡警右军统领,补授伯都纳镶白旗佐领。光绪三十二年(),巴英额调任巴彦州防营统领,兼属东兴镇旗营协领,建房盖屋,安家落户。宣统元年(),巴英额调任巡警右路统领,防区西起呼绥,东至汤原,成为东荒驻军总司令。
民国初年,巴英额曾任黑龙江陆军第五路统领、新军旅长,仍在松花江北各县驻防。民国四年()十月,巴英额晋升少将,当了几天督军署高等军事顾问。民国七年(),巴英额调任黑河,先后任临时警备司令、黑河镇守使,兼任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巴英额调任黑河时正是俄国十月革命时期。十月革命的风暴迅速波及到了与黑河一江之隔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布拉戈维申斯克继符拉迪沃斯托克(即海参崴)、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之后,于年1月建立了苏维埃政权。2月1日市工人、士兵、农民代表苏维埃宣布自己为市、州苏维埃政权的最高机构。2月25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州农民代表大会向列宁发了致敬电。但是,阿穆尔州的布尔什维克没有立即摧毁旧的资产阶级政权,即地方自治会。年3月6日,资产阶级和富农反革命上层分子,在日本公使和领事馆的支持下,在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参与下,在加莫夫率领下发动了反革命暴动。反革命武装多人包围了苏维埃执委会大楼,逮捕了远东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克拉斯诺舍科夫和布拉戈维申斯克苏维埃执委会主席穆欣等党政领导人。加莫夫的白军先后占领了电报局、邮局、车站、银行等。苏维埃政权为了避免流血冲突,派代表同白军会谈。加莫夫以互相各自解除武装为骗局,同意停火。当苏维埃政权交出武器的时候,白军却趁机逮捕了苏维埃代表。3月7日,布拉戈维申斯克落入白军手中。布尔什维克领导的红军退至城北的阿斯特拉汉诺夫卡,在海参崴苏维埃政权的增援下,迅速扩军,3月12日红军从阿斯特拉汉诺夫卡沿结雅河向加莫夫的白军主力出击。集结在城市东郊符拉基米洛夫卡的红军也向南推进双方在车站附近激战,红军攻进布市市区,切断了白军之间的联系,白军溃不成军,逃奔黑龙江。3月14日,以加莫夫为首的多名持枪携炮的白匪官兵,在红军的追击下,越过封冻的黑龙江向黑河逃窜。黑河道尹张寿增、镇守使巴英额当即决定封锁江岸,将败逃的白匪集中缴械,共缴炮4门,机关枪2支,大枪七八百支。逃遁我岸的白军不甘心其失败,通过前俄国驻爱辉副领事照会黑河道尹要求返还被缴枪支,黑龙江督军鲍贵卿,按段祺瑞北洋政府意见电令黑河道尹、黑河镇守使“所有扣留枪支,如领事来接洽,可即给还”。对此,张寿增、巴英额表示“黑河冰单冻江,无险可扼,现方与激党接洽,阻其入境,,目前遽行给还,则旧党以我岸为根据地随时过江寻衅,胜利进取,败则遁归,彼时激党反攻我岸,必受其祸”,回绝了鲍贵卿和段祺瑞的命令。大批白匪军流窜到中国东北,他们利用白俄将军霍尔瓦特在哈尔滨任中东路护路军总司令的特殊位置,纠集余党,伺机反扑。此时活动于北满的白匪头子西缅诺夫派白匪军官马洛夫来到黑河,于年5月8日在日本人开设的大和旅馆门前贴出告示,从即日起成立“投戎接待所”,招募流散在中国边境的俄国人入伍当兵。不久,“投戎接待所”又用高薪招募了12名华人。显然这是破坏中国主权的行为。5月9日,黑河镇守使巴英额、黑河道尹张寿增联名电呈黑龙江省督军鲍贵卿,要求督军去电询问在哈的俄护路军总司令霍尔瓦特,让他下令解散这一机关。5月13日鲍贵卿电告巴英额、张寿增,说哈尔滨铁路局总办电称,在黑河张贴布告招兵一事,霍尔瓦特承认是经段祺瑞默许的,但又说公开张贴布告是不妥的。5月30日鲍贵卿又电令巴英额派军官与俄旧党军事机关头目马洛夫交涉,设法取消“投戎接待所”。巴英额接电后即派参谋周康寿、团副姜永胜前往交涉,严令马洛夫撤销布告和“投戎接得所”。6月2日,俄“投戎接待所”宣告解散。俄国阿穆尔地区的白匪头子加莫夫在“投戎接待所”被解散不久,悄悄从哈尔滨窜回黑河。年7月中旬,他偷偷地在黑河西岗日本人房舍内成立了俄军司令部。几天后,旧俄领事又提出索还大枪的要求。对此,巴英额派人前往加莫夫司令部质问,白匪军官苏拉阔夫狡辩说,加莫夫已去哈尔滨,此处不过是“收留俄国难民的账房”。8月20日,从黑河对岸溃逃到中国的白俄代表朱尔罗夫斯基去齐齐哈尔会见鲍贵卿,以霍尔瓦特名义声称,既然中国已参加协约国干涉军出兵海参崴,黑河道尹、黑河镇守使就应交还武器,同时还要求将从哈尔滨发出的大批枪支弹药运往黑河。张寿增、巴英额顶着中国北洋政府已参与协约国干涉俄国远东的巨大压力,一边坚持黑河边防的中立立场,不许俄白匪官兵在黑河有任何军事行动;另一方面断然拒绝俄白匪向黑河运送武器的要求。自年下半年起,由于协约国出兵干涉和反革命军队的进攻,俄远东局势急转直下,先后建立的革命政权被白军扑灭。年9月18日,俄国阿穆尔地区的苏维埃政府作了战略转移,将红军有组织地撤往结雅河上游。集结在黑河的俄国白匪官兵和日本驻黑河的“自卫团”于当日清晨乘渡轮过江。黑河道尹、镇守使最担心的战斗没有发生。但是,白匪军和日本干涉军在黑龙江两岸的军事行动却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也直接威胁了侨居俄岸的中国居民及中国边境的安全。巴英额在任黑河镇守使时,根据档案记载还做了这样两件事情:一是组织领导建设了海兰公园;二是筹款建设了武庙屯关帝庙。海兰公园的前身是黑河公园,又称道立公园。民国二年(),爱辉县知事谢泰钧根据民意,为改善人民的生活,计划在当时的爱辉县公署所在地建爱辉公园一处,并在黑河观察使所在地、商业日渐繁荣的黑河建公园一处,经过同各界人士商讨,认为在黑龙江边的道南堂所领地(即今王肃公园处)最为相宜。经查,此地为三江会馆已领毛荒32亩4分6厘。经与三江会馆业主协商,业主情愿将此地无偿捐给官家为建设公园之用。考虑到三江会馆利益,当时在这块荒地只划出长20丈、宽15丈一块,其余仍为三江会馆建屋之地。公园从建设到竣工用了4年的时间,在公园里建有房屋3所,桥3座。他们是:洋式板房1所,长8沙申(沙申为俄计量单位),宽4沙申,高4尺半,檐厦长与大房同宽1沙申半,高3尺半,房盖5分板两行,外墙加板条裹墙错缝;大房1所,后面添接檐厦,宽、长式样与前一个样房一样;板房餐室1所,宽长各三3沙申,接连厨房宽2沙申;木桥1座,长25沙申,宽1沙申,桥上十字花木栏式,刷色油;又一座木桥长15沙申,宽1沙申,桥上木栏高1尺半,十字花式,刷色油;第三座木桥长12沙申,宽1沙申,桥上木栏十字花式,刷色油。民国七年(),上任不久的黑河镇守使巴英额即对原黑河公园(道立公园)重新建设,并改名为海兰公园。该公园占地2万平方米。园内设有戏楼、凉亭、秋千、球场、木制花杖及大门,有两条10米宽的水沟,沟内可泛轻舟。景色宜人,供游人游玩。武庙又称关帝庙,是供奉关羽的庙。关羽字云长,三国时蜀汉大将。宋以前关羽的地位并不显赫,最高不过是汉寿亭侯,宋以后被历代君王加封,特别是《三国演义》小说诞生后,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古代第一将,被称为武王、武圣人,与文王、文圣人孔子并肩而立。黑河地处边境与俄为邻,边防最为紧要。为了鼓励尚武精神,作为黑河镇守使、陆军第三混成旅旅长,黑河最高军事长官的巴英额积极组织筹建关帝庙。民国九年(),他巡视爱辉、呼玛、漠河边防,借机督令黑河道所属各县衙、商会为修建关帝庙捐款,当年就募捐了大洋元。黑河关帝庙,原名武庙,位于黑河市武庙屯(屯因庙得名),俗称东大庙。年(民国十年)道教龙门派道士何理金由辽宁千山无量观来黑河办教建庙。在黑河镇守使巴英额、黑河商界鼎力赞助下,于当年9月9日建成。何理金充第一任住持,有道士8、9名。黑河关帝庙占地10余亩,由武庙、娘娘庙、龙王庙组成,正殿武庙,东殿娘娘庙,西殿龙王庙。庙舍青砖琉璃瓦,雕梁漆柱,飞檐斗拱。庙脊镶有钢叉及狮、鱼、鹤等飞禽走兽图形。四周红砖围墙,南面设一大门,称山门,山门两侧各有一小门。娘娘庙、龙王庙南面与山门并列各设一门,称娘娘殿门、龙王殿门。山门内,正殿前设有牌楼,牌楼两侧分设钟楼、鼓楼。院内苍松、丁香、李树杂植。院西北侧设有道士居室。室内待客间,挂有巴英额照片。正殿供关羽、岳飞灵位,初期挂有关羽、岳飞绣像,后改为泥塑像,心、肝、脾、肺皆用白银铸成。正殿内朱红漆柱上书有“岳穆尽忠万古流传,关圣桃园义气千秋”。年1月,马占山取代巴英额出任黑河警备司令。同年,巴英额改任滨江关监督,驻哈尔滨。“九一八”事变后,日伪当局派人劝说巴英额出任军政部长,被巴英额拒绝。年7月10日,巴英额在哈尔滨寓所病逝。本文摘自《爱辉古今名人传》一书
编辑:于瑶监制:张立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