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让开快让开”,医院急诊室的走廊里,推过来一个20岁的女孩,神志不清、眼睛发黄,被急匆匆的送到手术室。
了解后得知,该女孩叫莉莉(化名),今年20岁,是一名大学生,随行的室友告诉医生说:“莉莉有轻微白癜风,中午吃过药大约15分钟”,开始浑身乏力、皮肤发黄、肚子也慢慢鼓了起来,甚至连眼角都开始流黄水,这才赶紧叫了救护车。
医生了解后得知,莉莉吃的药是在附近小诊所上拿的,医生发现莉莉吃的中西混合药,混在一起产生了不良反应,这才导致莉莉患上了急性肝功能衰竭,体内很多垃圾、毒素都无法及时排出,还引起了脑水肿。
经过分析,莉莉再这样发展下去死亡率高达90%,需要赶紧进行肝脏移植才能挽回生命,最终花费了50万,进行了肝脏移植,才挽回了女孩的生命。
肝脏损伤严重后,身体会发出3个“求救信号”
1、经常乏力
大多数肝癌患者会出现经常乏力的症状,病情的严重程度,乏力的感觉也会有所不同。
生理性乏力可能是由于最近工作过于劳累,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休息来改善,但是肝癌患者若经常感觉到乏力,并且休息、补觉也很难改善。
肝癌发生后,肝脏的功能就会被削弱,此时肝脏的合成能力就会严重下降,导致体内胆碱酯酶含量逐渐降低,从而导致肌肉、神经间的结合出现障碍,常常表现出乏力。
2、右上腹疼痛
在肝癌患者中,右上腹疼痛也很常见,而且这种症状只有在肿瘤变得很严重时才会出现。
肝位于人体右上腹,出现疼痛后,很可能是肝细胞已经癌化。
肝癌发生后,肝脏会肿大很多,此时肝包膜会被肝脏影响到继而出现痛感。
3、巩膜发黄
巩膜是眼睛的眼白部分,眼睛发黄是一种异常现象,主要因肝脏病变引起了黄疸。
肝癌发生后,肝脏代谢能力急剧下降,导致体内胆红素水平飙升,引发黄疸,出现巩膜发黄症状。
除了滥用药物,还有2种食物,伤肝不浅
1、霉变食物
以谷物为例,如:玉米、苹果、花生、等。粮食丰收后通常都会进行储藏,储藏时间过长,容易受潮还会出现发霉的现象,此时就会滋生出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菌毒素是一种毒性极高的真菌毒素,被列为“一级致癌物”,人体一旦摄入黄曲霉菌毒素,就会严重中毒,增加细胞癌变的可能性。
2、腌制食品
不建议经常食用腌制食品,这种食品也含有致癌物。
在腌制类食品中,蔬菜更常见,如:咸菜、泡菜、腌辣椒、腌黄瓜等。
大多数蔬菜含有硝酸盐,它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是经过长期腌制后,硝酸盐会逐渐氧化生成亚硝酸盐,这种成分经肝脏代谢,分解后会生成硝酸铵,对肝脏有害,诱发肝细胞癌变。
排毒、养肝坚持做好2件事
1、饭后咀嚼-麦桑曲素
2、定期检查
肝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器官,它没有痛感神经,早期一旦出现病变,我们难以察觉,因此,定期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每年检查一次肝B超、肝功能、可有效地避免肝病恶化,此外,对有基础肝病的患者,可适当多做检查,半年一次比较合适。
参考文献:
吴莉,黄曲霉毒素与肝癌的发展关系,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6(1):28。
张亮,肝病患者的十大常见症状,养生杂志,.11.14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