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作者:王芳
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曲民歌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歌声像晋西北的黄土地一样,沧桑而朴实,苍凉而旷放。
黄河歌王辛礼生
山西是民歌大省,尤以河曲和左权的民歌又最具特色。而说起河曲民歌,绕不过去的一个人物,就是人称“黄河歌王”的辛礼生。
辛礼生出生于河曲县辛家坪村。村口有一块牌子,上有辛礼生的大幅照片,仔细看,是他代言了村里的老酒香山酒。香山酒厂在香山寺下,香山寺坐落在村边的半山上。传说香山寺所在的辛家坪村,是西汉刘邦的嫔妃薄姬生活过的地方。
香山寺走进辛礼生家的院子,只见院子正中一棵海红果树,海红果是河曲很有名的水果,当地人用来作酒和饮料,当然红果也是孩子们的最爱。就在院子里的海红果树下,辛礼生接受了《映像》记者的采访。
辛礼生家院内的海红果树年出生的辛礼生嗓子天生的好,他说这是老天给的。除了天赋基因外,黄河的波涛和晋西北的空旷也给了他练嗓的舞台。很小的时候,大约七、八岁的时候,村里大人们的二人台表演,辛礼生一看就会。村中或滩头每每有汉子吼两嗓子“二人台”宣泄心中的苦闷,亦有婆姨对上两曲。黄河岸畔还时常能"嗨吆嗨吆嗨吆……"的船工号子,村外山上也有羊倌会唱"正月里来正月正,五哥放羊……""对坝坝那个圪梁梁上那是个谁……"这些歌儿,辛礼生听了就会,并影响了他一生。
问辛礼生,他唱的歌有没有遗传因素,他说,他应该遗传自母亲,父亲虽然唱得好,但极少唱,父亲平时只管种地,母亲唱得多。遗传加上后天的聪颖。很快,他就红遍十里八乡,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小后生是块唱戏的材料”。到十三四岁时,他已是乡里出色的二人台小演员,加之他能吹会拉,每逢庙会集日,他更是使出十八般武艺把场子闹腾的红火热闹。
说起唱民歌的经历,他回忆说,更多应该是在内蒙学的。
辛礼生兄弟姐妹一共六个,加上父母爷爷奶奶,全家十口人。兵荒马乱的年代,人口太多不是好事,全家吃不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家人开始分散,兄弟里有当兵的,有种地的,到了他,就想着别人都能走西口,自己也能。河对岸的河套地区五原有他的二舅,他背上铺盖卷儿就过了河。
经人介绍,他去一个叫黑柳圪旦的村子给人放羊。二百多只羊,一只羊一年一块钱,一年下来有二百多块钱的进账,谁家的羊谁管饭,他在村民家里轮流吃饭。除了放羊,他还给人放牛、锄地、砍草。放羊的日子,他说是很舒服的日子,每天出去,羊去吃草,他就在空旷的草地上,在蓝天白云下,唱他的歌儿:
妹妹十七哥十八
牵魂线拴在咱一搭搭
羊群群漫下一条洼
拦住头羊咱说两句话
羊群群丢下一道道踪
妹妹和你一条心
为朋友为上放羊汉
山果子山杏吃不完……
他说,在内蒙古的时候,看上一个女孩叫“乌兰口坑”,姑娘很漂亮,大眼睛大辫子,就像歌里唱的小芳。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唱歌,那首《五哥放羊》,不知道唱了多少遍:
六月格里二十三
五哥那个放羊在草滩
头戴那个草帽那个身披蓑衣
怀来中又抱着那个放羊的铲
哎哟哎哎哎哟哎哎哎哎咳哟
怀来中又抱着那个放羊的铲
九月格里秋风凉
五哥那个放羊没有衣裳
小妹妹我有件哎哎小来袄袄
改来一改领那个口你里边儿穿上
那些年,他把能吃的苦都吃尽了,要说收获就是学了许多歌儿,像《挂红灯》《走西口》《打金钱》《拜大年》《听房》《吃醋》《叫大娘》,还有一首《水刮西包头》,辛礼生唱了一辈子。
辛礼生说,起初他听的是二人台,学的也是二人台。二人台诞生在河曲,绝非偶然。“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正是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使河曲民歌感染了更多的酸楚。最著名的河曲民歌便是那首家喻户晓的《走西口》:
哥哥你走西口
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有两句知心话
你要牢牢记心头……
河曲民歌“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它采用比兴、反复、排比、重叠、对称、双关、夸张等手法,抒发生活的喜怒哀乐。旋律简单、优美,音程跳度大,音调高亢、辽阔,节奏比较自由,口语化的装饰音较多,具有鲜明的山歌风味。
从内蒙古回来后,辛礼生赶过马车。那时候的马车就像八十年代的轿车,风光得很。他赶着马车走在黄河岸边,唱着民歌,觉得生活里到处是阳光,他的嗓子高,有人说,他比世界著名的男高音帕瓦罗蒂还高八度,就这么一吼,把大姑娘小媳妇的心吼得痒痒的,他的歌唱得黄河娘娘滩都沸腾了,人们送他外号“胶车红”。
那些年,他去城里的艺校进修过,也在县里的二人台剧团待过。
乡亲们都说,只要一上台,辛礼生就像二十多岁的后生一样,激情四射。有时候真不知道他到底多大岁数。他说,没办法,一辈子就好个这。
辛礼生演唱二人台剧照(任俊文提供)辛礼生表演四块瓦(金玉米视频)
他站在院子里,敲起四块瓦一首一首地唱给我们听:
过罢大年头一天,
我和连成哥哥来拜年,
一进门,把腰弯,
哥哥拜,妹子搀
乃司一呦咳
咱兄妹二人拜的一个什么年。
他唱着,我听着,不知道为什么,他的歌就像一条鱼一样一直往心里游,牵出许多悲伤和悲凉来。
年,山西电视台组织了一个河曲民歌展播,全县选了20个人,他被选上了,《三天路程两天到》,一唱起来,高亢的嗓音裹挟着西北土地上的风霜扑面而来,观众们掌声雷动。他的民歌天赋第一次被省里的专家发现了。
后来,他在北京录制了专辑,《圪梁梁》《三天路程两天到》《水刮西包头》都收录在内。
辛礼生演唱
再之后,原生态民歌成为时尚,他的面前一马平川:
年获秦晋蒙八县旗民歌二人台大赛一等奖;
年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黄河民俗精品文化展播“腾飞吧巨龙黄河”巡回演出金奖及首届全国民歌大赛三等奖;
年获山西省民歌大赛特别贡献奖;
年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农民歌手比赛二等奖,同年获全国电视大赛红豆相思节“情歌大赛”金牌演唱奖;
年获北京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金奖;
年受邀在中央音乐学院讲学并示范演唱河曲民歌。
年2月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曲民歌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他名声越来越大,采访他的人也越来越多,“黄河歌王”的称号也随之誉满全国。
他说,民歌不是死东西,他演唱也从来不用伴奏,总是兴之所至,随兴就来,高高低低的,情绪是即兴的,因为与观众是相通的,节奏和感情是与观众是连在一起的,特别受欢迎。
他也是迄今唯一进入央视十套《人物》栏目的民歌手。
跟他学民歌的人,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他八十大寿,来献花的人就有几十个。他高兴,他唱,他把他的生命融进了黄河边上那悲凉苍劲的民歌里。
舞台上,他是激情澎湃的民歌王,生活里,他是一个农民。他生过病,却用快乐战胜了病魔。而当上天不再给他时光,他能干什么?他说,唱歌,唱河曲民歌。
离开辛家坪时,在辛礼生家院外合影采访结束的时候,他站在家门口送我们,两眼泪汪汪。我们笑着挥手道别,背转身去,我们同来的几个人竟都泪眼迷离。车已经离开河曲好久了,还是沉默,车窗外再没有风景。PICS
选自《映像》年第8期,欲知更多内容可购买本期杂志
如何订购
方法一:邮局订购
邮发代号22~
方法二:直接邮购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