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野生蘑菇,退退退

北京儿童医院看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9056770.html

自从进入高温多雨的季节,野蘑菇生长旺盛,同时也进入了野蘑菇中毒的高发时期。毒蘑菇误食后极易引发恶心、呕吐、腹泻、产生幻觉甚至死亡。

近日,浙江一夫妻在山上采了一些野生蘑菇,当天傍晚食用。没想到,隔天凌晨4点,他们就出现腹泻、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于是被紧急就医。

医生初步判断,该蘑菇含有“鹅膏毒素”,可引起肝功能衰竭及脏器损伤。幸好就医及时,未危及生命。

野蘑菇的毒性有哪些

1

胃肠炎型

此类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多在进食后半小时至6小时内发病,病人伴剧烈恶心、呕吐及阵发性腹痛,腹痛以上腹部为主

2

神经精神型

多在进食后1~6小时发病,除消化道症状外,还有明显神经兴奋现象,如流涎、流泪、大量出汗、瞳孔缩小等

3

溶血型

进食后,导致红细胞大量被破坏,主要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4

肝肾损害型

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随后出现肝肾中毒性损伤,病情凶险复杂,病死率高,是我国毒蘑菇中毒死亡的主要类型

5

类光过敏型

潜伏期较长,身体暴露部位见光后出现明显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

6

横纹肌溶解型

横纹肌溶解型一般在进食后15分钟~2小时内发病,早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6小时后出现全身无力、疼痛、血尿或酱油色尿等横纹肌溶解综合征表现,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这些错误说法要知晓

野蘑菇有毒品种繁多,光凭肉眼和经验,很难有效区分是否有毒。民间还存在很多对野蘑菇是否有毒的认识误区:

鲜艳的毒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菌是毒蘑菇。

长在潮湿处或家禽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错!干净的树下一样可以长毒蘑菇,比如鹅膏、口蘑、红菇中一些有毒种类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毒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

错!“银针验毒”是小说和电视情节,可以验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为生物碱,不能与银器发生化学反应,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有分泌物或受伤变色的蘑菇有毒

错!有不少毒蘑菇受伤后,不分泌乳汁,也不变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体并变色。

被虫叮咬过的蘑菇没有毒

错!许多剧毒的鹅膏成熟后同样会生蛆、生虫。

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环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错!许多毒蘑菇看起来很普通,比如剧毒的毒粉褶蕈。

毒蘑菇水一泡就变浑,无毒的泡在水里是清澈的

错!变浑是因为蘑菇含有浆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无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会变浑。

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

错!根据颜色与形状不能简单区别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颜色鲜艳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纹鹅膏菌是毒蘑菇。

毒蘑菇做熟就没有毒了

错!毒蘑菇毒素毒性稳定且耐热,一般烹调方法根本无法破坏,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姜等,也不能破坏毒素。

我以前年年在这棵树上采蘑菇都没有毒,这次也没有问题

错!曾经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为他们年年在同一棵树采同一种蘑菇,从来没有出现问题,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蘑菇出现了毒素,造成这一惨剧。

浙江省较为常见的毒蘑菇

毒蘑菇中毒最快10分钟发病,最慢潜伏24小时。

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肝肾损害),其中以肝肾损害型最为严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死亡率极高。

下面介绍几种我省较为常见的毒蘑菇:

误食毒蘑菇如何急救?

立即催吐

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用手指抠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呕吐。可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但患者如果出现昏迷,则不宜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立即送医

立即拨打紧急送医救治。最好携带剩余蘑菇样品,以备鉴定蘑菇的种类,确定有效的治疗措施和判断预后。

凡食用过同样蘑菇者,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就医检查。

吃最野的蘑菇,住最贵的ICU。野蘑菇中毒无特效药,对健康损害严重,甚至致死。光从外观也无法区分是否有毒。因此预防野蘑菇中毒的最好的方法就是:

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

来源:健康杭州、安徽疾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yy/100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