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经验交流丨I型酪氨酸血症患儿活体肝移植围

皮肤科医生刘军连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6675150647229913&wfr=spider&for=pc

论文引用格式

杨文鹤,张梁,薛富善,等.Ⅰ型酪氨酸血症患儿活体肝移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J/CD].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15(3):-.

酪氨酸血症;肝移植;麻醉;围手术期管理

遗传性酪氨酸血症(hereditarytyrosinemia,HT)是一种相对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上一般可分为三型:(1)Ⅰ型(HT-1),以肝、肾和神经系统损害为主,有进展为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倾向并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2)Ⅱ型(HT-2),以眼症为主,如畏光、结膜充血和继发角膜溃疡,可同时存在智力和发育障碍;(3)Ⅲ型(HT-3),一般无明显症状,可存在轻度发育迟滞或共济失调。其中HT-1最常见,文献报道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一,为延胡索酰乙酰乙酸水解酶(fumarylacetoacetatehydrolase,FAH)基因突变所致,使酪氨酸及其相关代谢产物堆积,导致肝功能衰竭并可同时伴有肾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如未接受规范治疗,病死率较高。目前HT-1患儿的内科治疗主要依赖新生儿期筛查的早期发现,并尽早接受尼替西农治疗以阻断有害代谢产物的生成,以及低酪氨酸、低苯丙氨酸的饮食控制。当疾病进展至终末期肝病阶段,肝移植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由于HT-1患儿易合并肝、心、肾和脑等多器官损伤,同时常伴有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对围手术期麻醉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此类患儿的麻醉与围手术期管理经验仍相对匮乏,因此我们总结HT-1患儿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收集年7月至年10月在首都医科医院接受活体肝移植的5例HT-1患儿临床资料,术前基因检测均诊断为FAH基因突变,供肝为患儿父亲或母亲捐献,供肝保存液均为Celsior液。5例患儿肝移植术前均进行低酪氨酸、低苯丙氨酸饮食控制,其中1例有严重喂养困难。仅1例术前规律服用尼替西农。5例患儿术前血清酪氨酸水平均升高,但均未发生卟啉症样危象,其中1例术前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水平正常。患儿年龄、性别、身高、体质量、术前合并症与AFP水平、供肝类型、肝重、移植物受者体重比率(graftrecipientbodyweightratio,GRWR)、热缺血时间和冷缺血时间等资料详见表1。

1.2麻醉方法

1.2.1麻醉前评估

对HT-1患儿进行系统、全面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器官损伤及其严重程度,其中肝脏、心脏、肾脏、神经系统和生长发育评估是重点。此外,还应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ys/95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