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学科专业西方经济学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经济学的西方经济学专业,明天开始就要介绍法学啦~

往期推荐

金融学

金融硕士

应用统计硕士

(点击标题可链接到原文)

历年招生情况

这里给大家介绍了武汉各大高校和几所有代表性的招收西方经济学的学校,需要注意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大学招生人数是放在理论经济学大类中招生的哦~

部分院校参考书

武汉大学

初试参考书:

1.西方经济学编写组:《西方经济学》(上、下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年;

2.N.格里高利·曼昆著:《经济学原理》(上、下册),中文版,机械工业出版社,年版;

3.王元璋著:《政治经济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年版。

复试参考书:

1.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N?格里高科?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

3.谭崇台:《发展经济学》,山西经济出版社,年;

4.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华中科技大学

(以当时书店最新版本为准)

1.[美]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六版)。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美]曼昆,宏观经济学,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3.达摩达尔·N·古扎拉蒂、唐·C·波特著,费剑平译:计量经济学基础(第五版,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王少平、杨继生等主编:计量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作者: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微观经济学》作者:卢现祥,经济科学出版社

3.《政治经济学》作者:朱巧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湖北大学

初试参考书: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复试参考书:

《发展经济学概论》,谭崇台,武汉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中央财经大学

1.《宏观经济学》[美]N·格里高利·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美]哈尔·R·范里安著,费方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3.《政治经济学》逄锦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六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微观经济学》(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美]罗伯特·S·平狄克,丹尼尔·L·鲁宾费尔德著,高远等译

2.《宏观经济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美]多恩布什,费希

尔,斯塔兹著,王志伟译

3.《西方经济学》(第六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高鸿业

吉林财经大学

1.《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宏观部分)》(第七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年;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编写组,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上海财经大学

1.《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第9版),范里安,上海人民出版社

2.《宏观经济学》(第7版),曼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巴罗,上海人民出版社

南京大学

初试参考书目:

1.《宏观经济学教程》沈坤荣、耿强、韩剑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年6月第3版

2.《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第六版)刘厚俊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3.《微观经济学》梁东黎、刘东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4.《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9版)》(中英文皆可)WalterNicholson著,北京大学出版社或《微观经济理论-基本原理与扩展(第10版)》(中英文皆可)WalterNicholson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复试参考书目:

1.《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蒋自强、史晋川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

2.《政治经济学》(第四版)逄锦聚、洪银兴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部分院校初试大纲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理论经济学所有专业考试内容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经济学综合,因此考理论经济学其他专业也可参考此大纲。

经济学综合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一、考试性质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是我校所有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必考的专业基础课。其考试要求达到高等学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较好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二)答题时间;分钟

(三)各部分内容的考试比例

微观经济学50分

宏观经济学50分

计量经济学50分

(四)题型比例

微观经济学:选择题(单选)约5分、判断题(并说明理由)约10分、计算题约15分、问答题(2题,每题10分)约20分。

宏观经济学:选择题(单选)约5分、判断题(并说明理由)约10分、计算题约15分、问答题(2题,每题10分)约20分。

计量经济学:判断题(15分)、计算题(35分)。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

一、微观经济学

(一)消费者理论

预算集及性质,预算线及其变动,计价物,税收、补贴和配给。

消费者偏好,关于偏好的假设,弱偏好集,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及解释。

效用函数,序数效用,基数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与边际替代率的关系。

消费者最优选择,需求束,需求函数,税收类型的选择。

正常商品,低档商品,收入提供曲线,恩格尔曲线,普通商品,吉芬商品,价格提供曲线,需求曲线,替代与互补,反需求函数。

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斯勒茨基方程,需求总变动的构成,变动率,需求法则,斯勒茨基替代效应与希克斯替代效应,补偿需求曲线。

或有消费计划,期望效用函数,厌恶风险,偏好风险,风险中性。

消费者剩余及其解释,消费者剩余的变化,补偿变化,等价变化,生产者剩余及其变化,计算得利和损失。

(二)市场

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曲线,需求价格弹性,收益及其与弹性的关系,边际收益及其与弹性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

供给曲线,市场供给曲线,竞争市场,均衡价格,经济均衡,税收对均衡的影响,税收的额外净损失,帕累托效率。

(三)生产、成本论

生产要素,生产集,生产函数,等产量线,技术的特征,边际产品及其递减规律,技术替代率,长期生产,短期生产,规模报酬及类型。

利润,机会成本,不变要素,可变要素,准不变要素,短期利润最大化,长期利润最大化,边际产品价值,要素需求曲线,利润最大化和规模报酬的关系。

成本最小化,有条件的要素需求,规模报酬与成本函数的关系,长期成本函数,短期成本函数,不变成本,准不变成本,沉没成本。

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边际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的关系。

(四)市场结构

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竞争厂商的供给决策,厂商短期供给曲线,利润与生产者剩余,厂商长期供给曲线。

短期行业供给,短期行业均衡,长期行业供给,长期行业均衡,零利润的含义,经济租金。

垄断,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成本加成定价,垄断的低效率,额外净损失,造成垄断的原因,自然垄断,最低效率规模,卡特尔。

价格歧视及三种类型,搭售,两部收费制,垄断竞争,产品差异化。

要素市场,边际产品收益,买方垄断,上游垄断,下游垄断。

寡头垄断,价格领导者,价格追随者,产量领导者,产量追随者,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古诺模型,伯特兰竞争模型,串谋,卡特尔。

博弈论,收益矩阵,占优策略,纳什均衡,纯策略,混合策略,囚徒困境,重复博弈,序贯博弈。

最优反应,协调博弈,零和博弈,鹰鸽博弈,承诺博弈,讨价还价模型。

(五)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埃奇沃思方框图,帕累托有效配置,契约曲线,超额需求,瓦尔拉斯均衡,瓦尔拉斯法则,均衡与效率,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及含义,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及含义。

鲁滨逊·克鲁索经济,生产与福利经济学定理,生产可能性集合,生产可能性边界,边际转换率。

(六)福利经济学

社会偏好,不可能性定理,社会福利函数,效用可能性及和,等福利线,平等配置,公平配置。

消费外部效应,生产外部效应,科斯定理。

公共物品及提供问题,搭便车问题,不同水平的公共物品,投票机制,克拉克税。

不对称信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激励体系。

二、宏观经济学

(一)导论

1.宏观经济学概述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模型的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灵活价格与粘性价格,经济的衰退与萧条,真实GDP与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市场出清与失衡,经济周期,宏观经济政策。

2.宏观经济变量的度量

GDP的定义、度量方法及构成,真实GDP、名义GDP及GDP缩减指数,国民收入账户及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的计算,消费、投资、政府支出与净出口的含义及主要构成,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及其与GDP缩减指数在计算上的差别,劳动力、劳动参与率、失业率及其计算,劳动供给、劳动需求与劳动力市场均衡,奥肯定律。

(二)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

1.国民收入的生产与分配

总量生产函数、生产要素与产出,规模报酬不变、递增和递减,要素的边际产品及其递减规律,完全竞争市场与要素价格,真实工资与资本的真实租赁价格,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消费函数与边际消费倾向,真实利率与名义利率,国民储蓄、公共储蓄与私人储蓄,可贷资金市场及其均衡条件,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

2.失业

自然失业率及其与离职率和找到工作的概率之间的关系,摩擦性失业、等待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自愿失业与非自愿失业,最低工资法、工会与效率工资假说对等待性失业的影响,结构变动和失业救济金对摩擦性失业的影响,长期失业者,如何解释美国和欧洲的失业数据。

3.货币与通货膨胀

货币及其主要功能,法定货币与商品货币,通货膨胀与恶性通货膨胀,货币供给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及其公开市场业务,现钞、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宏观经济学中对货币的划分(M0、M1、M2等),货币数量论,真实货币余额,货币需求函数,货币流通速度,铸币税,费雪方程与费雪效应,事前与事后真实利率,磨鞋底成本与菜单成本,货币中性与古典二分法,真实变量和名义变量,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

4.开放经济

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量,贸易余额、贸易盈余与贸易赤字,小国开放经济,名义与真实汇率,购买力平价假说,世界利率,汇率及其标价方法,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

(三)长期增长理论

1.新古典增长理论

储蓄率及其在索洛增长模型中对产出水平和资本存量的影响,稳态及其计算,人口增长率对总产出与人均产出的影响,黄金法则的资本水平及其计算,调整储蓄率达到黄金稳态时消费和产出的动态调整过程。

2.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进步率在索洛模型中对人均产出的影响,劳动力的效率,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内生增长理论及其对技术进步的进一步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和索洛余项。

(四)短期波动理论

1.经济波动概述

总需求与总需求冲击,总供给与总供给冲击,货币数量方程与总需求曲线右下倾斜的推导,短期与长期中的总供给曲线。

2.IS-LM模型

凯恩斯的简单国民收入决定图与IS曲线的推导,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与LM曲线的推导,政府支出和税收的乘数效应,实际支出与计划支出,IS-LM模型的计算及基本的政策含义。

3.IS-LM模型的政策含义

从IS-LM模型推导出右下倾斜的总需求曲线,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影响,货币传导机制,庇古效应,债务-通缩理论,价格下降对收入的影响及其机制。

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小国开放型经济中的IS-LM模型,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应,三角不可能定律

5.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及其右上倾斜的理论解释,粘性工资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工人错觉模型,菲利普斯曲线,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自然失业率与迟滞效应。

6.AS-AD模型及其政策含义

AS-AD模型的均衡,外部冲击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AS-AD模型中的货币中性,开放经济的AS-AD模型。

(五)宏观经济政策

1.稳定政策

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内部滞后和外部滞后,卢卡斯批判及其政策含义,先行指标,自动稳定器,时间不一致性,货币主义,政治商业周期,泰勒规则,相机决策和规则决策的比较。

2.政府债务与预算赤字

资本预算,经过周期性调整的预算赤字,李嘉图等价命题及其对财政政策有效性的质疑,政府债务与预算赤字的经济影响,遗赠动机。

(六)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1.消费理论

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跨时预算约束,贴现,边际替代率,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生命周期假说,预防性储蓄,持久收入假说,持久收入与暂时收入,借贷约束,随机游走假说,及时享乐假说。

2.投资理论

企业固定投资、家庭住房投资和存货投资,新古典投资模型,折旧,资本的真实成本,净投资,公司收入税,投资税收信贷,股票与股票市场,托宾的q理论,融资约束,生产均匀,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存货,避免缺货的动机,半成品,加速数模型。

3.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保证金,%保证金制度,比例保证金制度,金融中介,基础货币,保证金-存款比例,现钞-存款比例,货币乘数,高能货币,公开市场业务,过度准备金,证券投资组合理论,鲍默尔-托宾模型,准货币,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和交易理论。

4.真实商业周期理论

真实商业周期(RBC)理论与新凯恩斯经济学,劳动的跨时替代,总需求的外部性,协调失败理论,劳动储备,新古典经济学,真实商业周期理论对经济波动的根源和传导机制的解释。

三、计量经济学

(一)计量经济学的有关概念

回归的含义、统计关系与确定性关系、回归与因果关系、数据类型及其来源、总体回归函数的概念、样本回归函数的概念、线性的含义、残差和随机干扰项的含义。

(二)经典线性回归模型的估计及假设推断

普通最小二乘法、线性模型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的性质、经典线性回归模型(CLRM)的假设、高斯—马尔科夫定理、判定系数与修正的判定系数的性质及其与样本相关系数的联系、扰动项的正态设定、在扰动项正态性设定下OLS估计量的性质;

t检验、x检验、F检验、置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假设检验、显著性假设研究、均值预测与个值预测、回归结果的评价、过原点回归与不过原点回归的异同、尺度与测量单位对估计的影响;

对数线性模型的特征、半对数模型的特征、倒数模型的特征;

偏回归系数的含义、简单与偏相关系数、偏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模型总的显著性检验;

受约束的最小二乘法、邹至庄检验;

定性变量与虚拟变量的概念、虚拟变量的设置、使用虚拟变量的交互效应、虚拟变量在季节分析、分段线性回归中的应用。

(三)放松经典模型的估计及假设推断

多重共线性的性质、后果、检测(侦查)方法、补救措施;

异方差的性质、后果、检测(侦查)方法、补救措施;

自相关的性质、后果、检测(侦查)方法、补救措施;

模型设定的种类、设定偏误的性质、后果、检测(侦查)方法、补救措施。

补充说明:要求能够运用微宏观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中国的现实经济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理论经济学所有专业考试内容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经济学,因此考理论经济学其他专业也可参考此大纲。

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

为选拔优秀本科生攻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研究生,按照“考试科学,

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原则,特制订本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经济学考试由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两部分组成,考试内容覆盖了微观经济学和政治

经济学基础理论的主要部分。

考试目的在于测试申请攻读我校经济学硕士学位的本科生对微观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程度,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应

用这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映他们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

和研究的能力。

通过初试考试的考生要达到优秀本科毕业生的要求,以保证被录取之后能够具有较好的

理论基础和科研潜力。

二、考试范围

(一)微观经济学部分

1.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1)均衡价格的概念、形成及变动;

(2)弹性的概念、公式及弹性理论的应用;

(3)政府价格政策对市场供求的影响。

2.消费者行为理论:

(1)效用、边际效用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2)消费者均衡的决定;

(3)消费者剩余;

(4)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5)收入变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及恩格尔曲线;

(6)价格变化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及需求曲线的推导;

(7)吉芬难题;

(8)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3.生产者行为理论:

(1)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与产量的关系、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的确定;

(2)生产的三阶段;

(3)生产者均衡的决定;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5)边际技术替代率48

4.成本理论:

(1)各种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2)机会成本、沉没成本、社会成本;

(3)长期成本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关系

5.完全竞争市场:

(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征;

(2)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

(3)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4)厂商决定产量的原则;

(5)生产者剩余与经济租金;

(6)完全竞争市场与资源配置;

(7)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

6.非完全竞争市场:

(1)完全垄断的市场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2)垄断势力指数与垄断厂商定价法则;

(3)价格歧视;

(4)垄断的社会成本;

(5)垄断竞争与经济效率;

(6)完全垄断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

(7)不同市场组织的经济效率。

7.博弈论:

(1)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2)囚犯困境;

(3)占优策略均衡;

(4)纳什均衡;

(5)非合作博弈的发展。

8.生产要素市场及其价格的决定:

(1)引致需求;

(2)基尼系数;

(3)诺伦兹曲线;

(4)边际收益产量;

(5)欧拉定理

9.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1)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

(2)经济效率的判断标准;

(3)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

(4)生产可能性曲线;

(5)契约曲线;

(6)边际转换率。

10.信息经济学:

(1)不完全信息和激励机制设计;

(2)信息不完全条件下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特定的政策或制度安排说明它们与不完全信息之间的关系;

(3)败德行为与逆向选择;激励机制设计。

11.外部性与公共产品:

(1)外部性的机理与解决思路、公共产品的供求问题以及相应的决策规则;

(2)外部性、产权与科斯定理等有关理论;分析公共产品最优数量的决定;

(3)外部性与非帕累托最优配置、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方法;(4)非帕累托最优配置、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最优数量的决定。

(二)政治经济学部分

1.政治经济学概述:

(1)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及其发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和发展。

2.商品与货币:

(1)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2)商品;

(3)货币;

(4)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3.剩余价值的生产:

(1)货币转化为资本;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3)资本主义工资。

4.资本积累:

(1)社会再生产;

(2)资本积累;

(3)资本原始积累。

5.资本的流通过程:

(1)单个资本的循环;

(2)单个资本的周转;

(3)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4)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6.资本主义分配:

(1)平均利润与生产价格;

(2)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3)借贷资本和利息

(4)资本主义地租。

三、考试形式

采取闭卷及笔试的方式进行;考试时间为分钟;满分为分;分值比例为:微观

经济学60%、政治经济学40%。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所有专业考试内容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经济学,因此考理论经济学其他专业也可参考此大纲。

经济学

一、微观部分

1.消费者选择理论:偏好、效用、优化选择与需求、斯勒茨基方程、跨期选择、不确定

性、消费者剩余

2.生产者理论: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与厂商供给

3.市场结构理论:完全竞争市场、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均衡与效率、垄断市场、寡头

垄断市场、要素市场理论

4.对策论(博弈论):战略式博弈、扩展式博弈、纳什均衡、重复博弈

.一般均衡理论:交换经济、生产经济中的一般均衡、交换经济中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

理、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6.公共品、外部性和信息

二、宏观部分

1.宏观经济指标

2.经济增长理论: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3.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4.总需求理论: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模型与总需求、财政、货币政策与总需

5.总供给理论:粘性工资模型、价格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菲利

普斯曲线与总供给

6.开放经济:国际收支、汇率、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小国开放经济、国际利差

7.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

8.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9.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理论经济学所有专业考试内容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三+经济学一,因此考理论经济学其他专业也可参考此大纲。

经济学一

一、考核目标

经济学(一)的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理论经济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掌握和再现学科的有关范畴、原理和规律。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运用有关理论辨析、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

3.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主要范围

政治经济学部分:(90分)

(一)导论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经济规律;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商品与货币

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的关系,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的数理分析;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

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局部劳动和总体劳动,创造价值的劳动,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是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形式与本质特征;

资本的本质,把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当代劳资关系。

(四)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积累的实质、原因和后果,影响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

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失业现象;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五)资本循环与周转

资本循环及其职能形式,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态的片面性,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和意义,生产资本两种划分的区别;

固定资本磨损及其成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六)社会总资本在生产与经济危机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具体表现和周期性,固定资本更新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

(七)剩余价值的分配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的决定因素,市场价格,平均利润下降规律;价值转形理论

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获得途径,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股份资本和股票价格;

虚拟资本及其与实际资本的关系、虚拟资本的作用;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土地价格及其变动趋势;空间生产与租金理论;

(八)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

垄断的形成,垄断组织,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原因与性质;

经济全球化以及表现、动因,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二重性。

(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与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

(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其基本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及其特征,要素价格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规则,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意义,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逻辑和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农户经营的利弊,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户经营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农户的经济行为。

(十二)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政府进行再分配的原因以及再分配的功能;

经济发展与收入差距;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分配制度改革和分配关系的调整,当前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重点和政策取向,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以初次分配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

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功能,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优化开放结构;服务贸易;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内陆开放在新一轮对外开放中的战略地位,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十四)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通货紧缩及其影响;转型经济中的就业;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其关系;

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健全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创新。

(十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制度因素的重要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体制转变的关系;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和区别;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机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特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新发展格局。

西方经济学部分(60分)

(一)消费者行为

1、掌握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原则,推导收入提供曲线和价格提供曲线,推导需求函数和曲线。

2、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能计算和画出正常品、一般低档品和吉芬商品希克斯分解。

3、应用:掌握完全替代、完全互补和科布-道格拉斯偏好下的消费者需求和价格效应分解,能解释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能理解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二)生产者行为

1、长期和短期的生产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2、长期和短期的成本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3、理解成本最小化和产量最大化的基本原则和条件。

4、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和原则,长期和短期的供给曲线。

(三)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福利和效率

1、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局部均衡,掌握均衡价格、产量的概念和计算、能理解均衡的变动,能掌握弹性的概念和计算。

2、理解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概念,能计算各种剩余和进行相应的分析。

3、理解完全竞争市场一般均衡的概念,掌握帕累托最优的基本含义,掌握埃奇沃思图的分析方法,理解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4、能运用上述概念和方法分析税收、补贴、关税等实际经济现象对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影响。

(四)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与效率

1、掌握垄断厂商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自然垄断的特点;垄断厂商的均衡原则和图形、计算;垄断厂商的效率评价和福利损失;自然垄断厂商的管制;价格歧视行为。

2、垄断竞争厂商的特点,长期和短期的均衡、效率评价。

3、寡头厂商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卡特尔模型、古诺模型、伯特兰模型、斯塔克伯格模型、斯威齐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和计算。

4、理解博弈论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掌握占优策略和占优策略均衡,掌握纳什均衡,理解囚徒困境等经典博弈模型,理解动态博弈的基本思想。

(五)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均衡与效率

1、掌握外部性的含义和表现,理解外部性的效率,掌握外部性的治理方法、理解科斯定理。

2、理解排他性(非排他性)、竞争性(非竞争性)的含义,掌握物品的分类,并能举出实际例子。

3、理解公共物品的概念及产生的问题,理解共有资源概念及产生的问题。

(六)不对称信息市场的均衡与效率

1、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不对称,举出不同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例子。

2、掌握逆向选择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什么是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

3、掌握道德风险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解决道德风险的基本方法。

(七)要素市场的均衡与效率

1、掌握要素需求的概念、特点,要素需求曲线的形成。

2、掌握要素供给的概念、特点,要素供给曲线的形成。

3、掌握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理解垄断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4、掌握劳动市场、资本市场的一些基本特征。

(八)GDP和价格指数

1、GDP指标的定义;GDP指标的缺陷;GDP指标的各种相关指标定义;GDP的三种核算方法。

2、CPI指标的定义;PPI、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关系;CPI、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九)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

1、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函数;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的内涵。

2、投资需求函数。

3、两部门经济体系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乘数原理。

4、三部门经济体系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平衡预算原理。

(十)扩大的凯恩斯主义模型

1、IS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IS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IS曲线的经济含义。

2、LM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LM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LM曲线的经济含义;LM曲线的有效范围。

3、IS-LM模型的经济含义。

4、运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变动效果;运用IS-LM模型解释货币政策变动效果。

(十一)一般的凯恩斯主义模型

1、总需求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总需求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总需求曲线的经济含义。

2、总供给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总供给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总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总供给曲线的有效性区间。

3、AD-AS模型的经济含义。

4、运用AD-AS模型解释总需求政策变动效果;运用AD-AS模型解释总供给政策变动效果。

(十二)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1、收支变动原理的含义;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公债原理。

2、财政政策的效力分析:政策时滞;利益集团的阻挠;预期因素的影响;挤占效应。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法定准备率的含义和功能;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和功能;再贴现率的含义和功能。

4、货币政策的效力分析: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的弹性;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弹性;投资乘数;萧条时期的货币政策效力分析。

(十三)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问题

1、失业的含义;失业的类型;“奥肯定律”。

2、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效应。

3、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安全区域;反失业和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4、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率;索洛增长模型及其核心概念;经济增长的核算方程。

(十四)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模型

1、汇率的定义;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

2、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IS-LM-BP模型的含义。

3、运用IS-LM-BP模型解释宏观经济政策。

(十五)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1、理解和掌握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和主要的政策建议

2、理解和掌握新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主要思想和主要的政策建议。

初试真题

年武汉大学经济学基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部分(分)

1.厂商亏损为何继续生产。(20分)

2.失业长短期原因,宏观经济里长短期重要性。(20分)

3.索罗模型持平资本和实际投资的考察,重点区分概念。(20分)

4.IS、LM简单计算。(20分)

5.垄断厂商定价考察,消费者剩余无谓损失的计算。(20分)

政治经济学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社会劳动;

2.绝对地租。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

生产资料所有制重要性。

三、论述题(每小题25分,共计25分)

论述价值,价格,生产价格,垄断价格关系。

年武汉大学经济学基本理论

一、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问MR=MC时,是否一定能实现利润最大化,分四个小问题,其中还涉及P<AVC的停产条件。

2.问为什么二战后,美国有较高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然而德国日本有较高的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增长率。

3.问为什么商品输出总是等于资本输出。

4.问总供给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的联系与区别。

5.给了一个具体的卢卡斯总供给曲线,和一个通过数量方程变形而来的总需求曲线,有好几个小问,考理性预期,货币数量论,以及理性预期对经济波动的长短期影响。

二、综合原理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考产权不明晰时的公地悲剧,涉及博弈论,外部性,有十个小问,总分20分。

2.考实际工资的决定因素,以及我国实际工资水平为何低于发达国家,涉及资本-劳动比的提高。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60分)

1.为什么价值规律可以自动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

2.为什么说土地经营权的资本主义私人垄断是极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3.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原因。

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①一致同意规则

②市场机制

③外部性

④资本

⑤劳动二重性

二、简答题

1、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

2、规模收益变动规律及其原因

3、劳动供给曲线可能向后翻折的原因

4、辨析: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特征,那么要素边际技术替代率不变。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6、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影响因素。

三、计算题

1.某垄断厂商分别在两个分隔的市场销售商品。两个市场反应的反需求函数分别为:P1=-Q1,P2=-Q2,成本C=0.5Q2,其中Q=Q1+Q2。

(1)若采用歧视定价,该厂商应如何定价?

(2)若不能采用歧视定价,该厂商如何定价?

2、共有3个社会部门,投入资本总额0亿元。各个部门资本有机构成分别为9:1、7:3、5:5;固定资本占总资本比例分别为:90%、70%、50%,都平均可使用10年;流动资本年周转1次;剩余价值率%。

(1)求各个部门所费资本总额

(2)求各个部门利润率

(3)求社会平均利润率

(4求各个部门产品生产价格总额

四、论述题

1、分析在短期和长期内理性厂商如何组织生产,以实现资源最优配置。

2、简述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过程。并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每个4分,总24分)

1.市场信号筛选

2.边际技术替代递减规律

3.经济租金

4.自然垄断

5.极差地租

6.资本有机构成

二、简答题(每个10分,总60分)

1.资本积累,资本集聚和资本集中区别

2.规模报酬含义,变动规律及变动原因

3.有哪些有效的资源配置手段或方式解决外部性问题?

4.给出一个博弈支付表(全部字母)(高鸿业五版页支付矩阵表高度类似,就是把里面的数改为abcdefgh)

(1)若(上,左)为占优策略均衡,问各字母应满足什么关系?

(2)条件同上为纳什均衡,问应满足什么关系?

(3)占优策略均衡一定纳什均衡吗?为什么?

(4)在什么情况下,纯占优策略均衡不存在?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完全成为垄断者后,在要素市场上,该厂商的市场要素使用为可变数量,为什么该垄断者的要素使用不是原来的各厂商所有的生产使用要素之和?

6.马克思讲到:剩余价值既在流通中产生,又不在流通中产生,为什么?

三、计算题(微观14分,政经12分,总26分)

微观:生产要素市场中利润最大化及w

(Y产量=6+7.75F—2F^3,w=60+F,P=10,其中F为劳力数量)(数字记得不太准了哈)

政经:扩大再生产的计算(书上的那个)

四、论述题:(每道20分,总40分)

1.高峰时段,电力市场出现电力供给不足,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同时电力公司利润受到影响,请用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解决电力问题?

2.个别资本运动和社会资本运动的异同

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综合

一、为什么说计件工资是资本主义最有利的种工资形式?(10分)

二、资本主义经济为什么会产生贫困问题?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当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有哪些导致贫困问题的新现象?(每问5分,共10分)

三、产业预付资本0亿,资本有机构成4:1,所用资本等于所费资本。商业预付资本亿,其中50%用于购买产业资本商品,15%运输费用(资本有机构成2:1),25%保管费用(资本有机构成4:1),纯粹流通费用15%。剩余价值率都是%。

求:1平均利润率(3分)

2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4分)

3产业部门出厂价格和商业部门最终零售价(4分)

4有多少剩余价值从产业部门流向商业部门(4分)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内容?如何完善和发展?(15分)

微观:

一、两个消费者两个产品的经济。Ua(x1,x2)=X1-x2^2x2/4+X2Ub=x2x2^2/2+X1X1价格pX2价格1,初始禀赋都是垄断厂商生产1的不变成本c。市场上有N个A类消费者和N个B类消费者。求均衡产量和价格,当垄断厂商也为2提供产品时,c满足什么条件(15分

二、生产函数y=x1+min(x2,x3),要素价格w1,W2,w3求成本函数(10分)

三、问接效用函数为v(p)+m,企业利润函数π(p)假设连续可导。对v(p)+π(P)求最大化,结果是否使社会总福利最优化(10分)

四、三个厂商,需求函数P=60-QQ=q1+q2+q3成本为0。

1求古诺均衡.

2企业2和企业3合并,求均衡产量和价格,是否给三个企业带来好处

3卡特尔解。(15分)

宏观

一、菲利普斯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关系(10分)

二、泰勒规则下的动态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与传统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的原因有何不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何差异?(15分)

三、索罗模型很常规的题目,不写具体数字了

(1)推导有技术进步的动态资本积累方程,

(2)求稳态k,求黄金律k(3)为达到黄金律该如何做?(15分)

四、8年金融危机以来,很多国家出现实际利率为负的现象,用可贷资金模型解释(10分)

年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综合

政治经济学

一、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是什么?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什么?

二、什么是资本积累?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哪些?

三、就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来说明资本家集团是怎样一起剥削工人的。

四、如何正确理解“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

宏观经济学

五、当政府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时,运用结合IS—LM曲线分析以下两种政策的结果:保持利率水平不变,央行不增加货币供给

六、含有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不好打公式

七、对于劳动力供给,凯恩斯是如何批判古典经济学的?

八、什么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什么是供给拉动型通货膨胀?微观经济学

九、假设古诺模型中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厂商,证明市场需求曲线在均衡点的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2

十、u(x,y)=√(xy)(手机不会打根号),X的价格为10,Y的价格为5,财富为。1.用边际替代率来判断效用函数是否是拟凸性的2.计算均衡点3.如果对每单位X产品征收全部由消费者承担的5元的税,则用来补偿原有均衡效用的补偿收入为多少?

十一、厂商生产要素有关计算十二、小王小李共用一台电脑,一个音乐库,小李下载X1首歌,小王下载X2首歌,每首歌下载成本为一元,则小王小李共有的音乐库音乐数量为X1+X2。小李的效用函数在u=ln(X1+Y1),小王的效用函数在u=ln(X1+Y1)

1.当小王下载量给定为X2时,求小李的最优选择

2.当小李的下载量给定为X1时,求小王的最优选择

3.记忆不清

4.帕累托,考福利

年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30*1=30分)

二、判断题(20*1=20分)

三、计算分析题

1、消费者效用函数:U=min(x1+x2,2x2),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p2,收入为m

(1)画出U=2时的无差异曲线

(2)当p1=?,p2=?,求x1(m),x2(m)

(3)什么情况下只消费商品2

(本题是唯一的10分,后面都是15分。考题很基础)

2.厂商生产函数为F={min(2x1,x2)+x3}^(1/2),要素价格为(w1,w2.w3)=(1,?,6),产品价格为?

(1)短期内要素3的使用量固定为6单位,求厂商短期要素x1,x2条件要素需求函数,成本函数和厂商利润.

(2)期内三种要素均可变,求厂商期各要素条件要素需求函数,成本函数和利润

(3)若生产最终产品价格为p,求厂商期供给函数

(近年连续3-4年的考点)

3.若效用函数为U=Inx1+x2,商品1,2的价格为x1=?,x2=2,若商品1的价格变为p1=?,p2仍为2,求补偿变化、等价变化、消费者剩余变化

4.在一个只有两个消费者、两种商品的经济中,消费者1的效用函数为U=x(1^2)x2,初始禀赋为,(w1,w2)=(?,?);消费者2的效用函数为U=,初始禀赋为(w1,w2)=(?,?)

(1)写出竞争均衡的定义,并写出相应的数学条件

(2)求出均衡时相对价格和各要素配置情况

5.生产函数为Y=F(K,(1-u)EL)

(1)发生自然灾害,资本存量减半,人员无伤亡,求短期和向期过度时的影响

(2)?

(3)求出资本黄金律是的储蓄率s,并说明s和u的关系

6.蒙代尔弗菜明模型,小型开放经济,世界利率为r

(1)画图说明若为浮动汇率制度,求世界利率上升时对该国产出Y,汇率e,净出口NX的影响。

(2)画图说明若为固定汇率制度,求世界利率上升对该国产出Y,汇率e,净出口NX的影响。

(3)说明什么因素会使世界利率上升。

7.AD-AS模型,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

(1)短期内的影响

(2)

(3)若发生流动性陷阱,货市扩张对产出还会造成影响吗?央行因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流动性陷阱?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一

一、辨析题

辨析:极差地租是由土地私有权垄断产生。

二、简答

(一)资本主义生产中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二)根据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所需条件讨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转型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论述

(一)根据十九届全会简报,论述如何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分)

(二)结合产业政策谈论如何实现关键领域、重点行业的前沿技术和关键技术的创新。(20分)

西经部分

六、已知需求曲线Q=-P,供给曲线Q=2P.

1、求均衡价格均衡产量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及总剩余。

2、政府限制价格P=20请问是供给短缺还是供给过剩?短缺或过剩多少?

3、价格管制的无畏损失是多少?

七、竞争性厂商的产品价格为4,劳动L为3,资本K为2,投入成本生产。

1、生产函数Q=2L+4K,求利润最大化时的需求投入量,产量和利润。

2、若厂商生产函数为Q=min(2L,4k),求利润最大化时的需求投入量,产量和利润。

3、若该厂商生产函数为Q=2L*4K,求利润最大化时的需求投入量,产量和利润。

八、

1.利用IS--LM模型推导AD-AS曲线

2.解释为什么价格水平变化会引起产品需求变化。

3.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时,用简单系数表达IS曲线的移动程度。在凯恩斯极端供给模型下政府

购买支出增加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幅度。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ys/54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