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医感染科收治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前些日子,她吃了一条已经腐烂却没舍得扔掉的带鱼,本以为没什么事,结果过了十几天,老太太的胃口越来越差,皮肤也越来越黄,最后竟出现神志不清的状况。邻居发现后赶紧联系老医院,检查后发现老人患上了由戊肝引起的爆发性肝衰竭。医护人员迅速为老太太进行急救,输了很多血浆后,老太太神志转清,病情渐渐稳定了。随后,医院通过双向转诊将老太医院接受进一步的人工肝治疗。
一条带鱼又怎么会引发危及性命的戊肝呢?
“戊肝,即戊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较易感染的传染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每年大约有万人感染戊肝,近几年来其发病率甚至已超越甲肝,在成人急性肝炎中位居首位。”医院感染科主任潘红英介绍,大部分戊肝都是吃出来的,即食用了带有戊肝病毒且未煮熟的肉类、海鲜等食物导致的感染。
春季,是戊肝的高发季节。潘主任介绍,戊肝病毒存在于我们触手可及的任何角落,它的潜伏期一般为10到60天,刚开始会有恶心呕吐、乏力、发热等症状。随着病情加重,还会出现黄疸,甚至是重症肝炎导致的肝昏迷。因此,如果吃了不干净的食物并出现了不明原因的皮肤、巩膜发黄现象,就要引起重视了。
“戊肝来势凶险,且容易病从口入,不健康不卫生的生活习惯都有可能感染上戊肝。”潘红英主任强调,注意饮食卫生十分重要。此外,一旦出现了上述症状,医院感染科进行专业治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