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的人,一般有2处黑,2处红,若都没有,说明肝脏还算健康
《黄帝内经》中有提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主藏血,血,养魂;肝有“血海”之称,其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
由此可见,肝脏在人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肝脏不好的人,身体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肝不好的人,一般有“2红2黑”,若一个不占,恭喜肝脏还算健康1、手掌红
手掌发红,尤其是大小鱼际的地方,是肝病的典型表现,这种手掌又被叫做"肝掌"。
肝掌的出现,说明肝功能减退严重,雌激素的代谢灭活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雌激素在体内累积,刺激毛细动脉充血、扩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肝掌。
2、口鼻红
经常莫名的牙龈出血,鼻子出血,这可能是肝癌的早期表现,要引起重视。
肝组织破坏,肝功能衰竭都会引起身体凝血障碍,出现易出血的表现。严重时,还可引起消化道内大范围出血,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面部黑
也就是说,出现肝斑,肝斑是体内毒素堆积太多,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气血运转不通,久而久之,沉着在脸部。
而肝主藏血,肝脏受损后,会导致血脉堵塞、血气不足等,就会出现皮肤粗糙、肝斑、粉刺等症状。
2、指甲黑
如果指甲有深浅宽窄不一的褐色纹路,那么很有可能是有肝病史。
指甲发黑,出现褐色纹路,主要是肝失疏泄的表现。
因为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血不能养爪。
日常6个行为习惯,会加速肝脏“受损”,尽量避免1、饮食过“重”
这里的“重”,指的是重口味,即高油、高盐的饮食。
高油的食物,通常热量较高,会导致肝脏内脂肪含量增加,进一步加重脂肪肝的发生;
另外,肝病患者在食盐方面也应该严格控制用量,尤其是腹水患者,如果吃过多口味重、刺激性食物,很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
2、抑郁
中医看来,肝主疏泄,其志在怒。也就是说,肝脏,喜舒畅,而恶抑郁。
像发怒、抑郁、情绪激动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肝火旺盛,出现口角生疮、脸长肝斑,月经不调等现象。
3、嗜酒
酒精是导致疾病和过早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
研究发现,一年内,即使每天仅饮用一杯酒,也会使罹患23种与酒精相关疾病的风险,增加0.5%!
而嗜酒,最伤的就是肝脏。酒精摄入体内产生乙醛,乙醛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可以加速肝细胞死亡,影响肝细胞的自我修复。
4、夜宵
吃宵夜,会加重肝脏负担,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脂肪肝。
此外,太晚吃宵夜,不利于消化,会影响睡眠,睡眠不好,又进一步危害肝脏健康。
所以,肝脏不好的人,一定要减少吃宵夜的习惯,切莫贪嘴。
5、睡眠不足
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
经常熬夜的人,既会导致睡眠不足,身体抵抗力下降,又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
而对本身就有肝脏疾病的人来讲,已受损的肝细胞将难以修复,并有加剧恶化,甚至引发肝癌的可能。
6、隔夜食物
隔夜食物,一般是指,放置时间超过10小时以上的食物。
这类食物,在存储的时候,容易受到二次污染,损害身体健康;
另外,也容易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产生黄曲霉毒素。其是导致肝脏细胞坏死,肝脏病变的一大诱因!
所以,日常生活中,在不浪费大量粮食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吃隔夜食物。
肝不好的人,做好4件事,肝脏慢慢变健康1、常按肝俞穴
位置: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肝脏也。俞,输也。
肝俞,名意指肝脏的水湿风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常按此穴,有疏肝利胆,理气明目等功效。
2、养肝茶饮
发酵奶汁草,泡水喝,有益肝脏健康。
奶汁草,十分常见,其根茎,具有很好的护肝作用,将其洗净,发酵后,制成茶,泡水喝,可降低寒性,对于肝脏健康,十分有益。
中医认为,奶汁草,入肝经,擅长排肝毒,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都是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奶汁草的根,含有的甾醇类物质,能够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此外,其有效成分,还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增强肝脏的再生能力。
3、减少熬夜
肝脏是重要的排毒器官,如果经常熬夜,会使体内血液得不到净化,久而久之,体内环境变差,各脏器功能也会出现问题。
而晚上11点到凌晨3点,是肝胆经当令的时间,在此时,需要熟睡或是休息。否则全身血液不能回流到肝脏,毒素排不出去,肝脏负担就会加重。
上夜班的人,不能在此时睡觉,营养方面就一定要跟得上。
4、养肝心情
肝喜条达,条达,即舒展、条畅、通达之意。
也就是说,肝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的特性,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宛如春天的树木生长那样条达舒畅,充满生机。
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宽心,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这样才是肝脏喜欢的状态。
有这样一份养肝“心情”,肝脏才会保持最佳的状态,身体自然健康。
喜欢本篇,欢迎点赞分享
图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