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病人需要做肝移植
原则上,当各种急性或慢性肝病用其他内外科方法无法治愈,预计在短期内(6-12个月)无法避免死亡者均是肝移植的适应症。
起初肝移植仅是一个挽救生命的过程,而现在,随着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肝移植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死亡率显著下降,术后存活率和存活时间不断提高。
因此,肝脏病变所产生的症状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时,也成为肝移植的主要适应症之一。
近年来原位肝移植所治疗的疾病病种不断扩大,迄今为止,据不完全统计肝移植已被成功用于60多种肝脏疾病的治疗,依据疾病的性质,可概括分为:终末期肝硬化疾病、肝脏恶性疾病、先天性代谢疾病和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肝移植术前要做好什么准备
当患者首次前往移植中心求诊还未被列入肝移植受者名单之前,必须接受全面的医学评估。包括:患者的社会心理、经济状况、全身情况、其他疾病对肝移植受体的影响、患者肝脏病变程度及对机体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此外,还需要对那些可能在围手术期以及肝移植后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些疾病和并发症进行重点评估,如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肝细胞肝癌、门静脉血栓、心肺肾疾病等等。
术前检查:评估各脏器,排除禁忌症
肝移植术前应进行全身性系统检查,便于对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评估,心理精神状态的评估,营养状况评估以及感染性疾病评估。判断肝移植术后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严格选择手术时机。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常规检查、特殊检查和个体化检查这三类。
常规检查:血液、尿液、粪便、痰液检查,以及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腹部B超检查。
特殊检查:肝脏彩色超声和腹部磁共振或CT血管成像,以及胆道系统的磁共振成像。
个体化检查:根据初步检查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更深入的检查,如乙肝患者加作HBV-DNA和病毒耐药变异株的检查;原有心肺疾患者选择性加作肺功能测定、超声心动图、冠脉造影、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
术后护理:防排斥,延长生存期
肝移植术后,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绝不可轻信他人的劝告更改或停药;掌握服药的剂量、时间、次数、方法。
由于术后3~6个月影响移植肝脏长期存活和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时刻,因此,这时期患者需要服用大剂量的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这时往往抵抗力较低,容易发生感染等;
另一方面,在这个时期,患者机体对移植进入体内的肝脏的免疫反应最强,易发生急性排斥。
除了术后药物巩固治疗,患者康复出院后,还需自我护理,即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劳累,但并不意味着整天卧床休息,而是适当活动,随着身体的日渐康复,患者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
肝移植术后多久可随访
肝病患者在移植术后的前半年,每月随访1次。移植术后后半年,每2月随访1次。移植术后第二年,每3月随访1次;移植术后第三年,每年随访1~2次。
更多人在看致癌物!这些肉与砒霜、乙肝病毒为伍!
HBV-DNA检测报告看得懂,你应该知道的一二三四!
“转氨酶”认知六大误区
午休对于乙肝病人的重要性
枸杞不是人人都能吃,三大副作用要了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