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吃货们期待的《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第四集《养》播出了,大安仁美食“草药炖猪脚”被作为该集开篇大菜率先出场。
为什么?舌尖3第四集《养》开篇大菜为什么会是安仁的草药炖猪脚?
食疗并用的中华药膳文化博大精深,安仁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仁草药炖猪脚开食养文化之先河
安仁草药炖猪脚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炎帝神农氏带8名随从到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教化百姓农耕,他发现安仁百姓面黄肌瘦,膝盖骨奇大,咳嗽吐血等风湿症状,便带着随从和村民到山上采回增骨风、搜骨风、满山香、九节兰、鸡血藤、黄花倒水莲、吊马礅等草药,洗尽泥沙,放入沙锅里熬成汤给村民们喝,村民喝了草药汤后病症有所减轻。尔后,神农帝又让村民打来野猪、野鸡与草药熬汤喝的药效更佳。于是,家家户户都知道采草药熬汤喝。后来,人们慢慢地习惯以猪脚、红枣、黑豆、鸡蛋等兑付草药熬汤,药效更好,俗称“安仁草药猪脚汤”,又有“天下第一汤”之称。
《安仁县志》记载,安仁本地人在春分节后家家户户熬草药汤喝滋补身体的习俗已有多年的历史。近现代人推崇的食补养生在安仁已延续千年。
“食养”文化在安仁群众基础深且广
自古以来,安仁就以中草药交易著称,流传着“药不到安仁不齐,药不到安仁不灵,郎中不到安仁不出名”的千古佳话。
安仁人说:“百草都是药,只要你用得着”。安仁人大多识药、善用药,懂得根据自己情况配药。所以每年的“赶分社”都会出现满大街的草药和争相购买的人群,安仁“赶分社”红火千年经久不衰。
每年的春分期间,安仁县四十多万人口同时喝草药炖猪脚汤,还有周边十几个县市,甚至广东、广西、湖北、河南、四川、新疆等省,乃至东南亚地区的客人也不远千里,年年专程到安仁买草药熬猪脚汤喝以祛湿健体,喝安仁草药猪脚汤的人数之多,世界罕见。
年,安仁万人同品“草药炖猪脚汤”成功申报大世界基尼斯记录。
用安仁草药炖猪脚作为
舌尖3《养》的开篇大菜
高
实在是高
小编
舌尖3《养》摄制组“请收下小编的膝盖”另外,可不要以为安仁只有草药炖猪脚哦:
安仁抖辣椒
安仁抖辣子是最经典的一道名菜了。只要是安仁的人听到这道菜的时候,都赞不绝口,拍手叫好。乡亲们吃惯了这道菜,总感觉“午无抖辣子不饱,晚无抖辣子不安”。
安仁粐汤
安仁粐汤的制作工序颇为简单却讲究原生态。先准备好肉抹、鸡蛋、花生、芝麻,及葱花、掏碎的胡椒粉等佐料,烧开水,将薯粉(淀粉)用水搅化于碗中,倒入锅内,搅拌三五下,再将化散蛋花倒入其中,顺方向搅拌。紧接着,将肉末倒入,顺势搅拌两三下。加入精盐、胡椒粉,盛于汤碗中,将花生末,葱花,及枸杞撒于面上。
安仁头碗
“安仁头碗”用头号大碗装菜,酒席上头一个上桌的菜。据说,安仁头碗最初是秋后农民为庆祝丰收所创的一道菜,以后在清代、民国时期,安仁凡是婚嫁、丧葬、寿辰、“满月”等酒席第一碗必是这道“安仁头碗”,寓意丰盛、圆满。
盐辣椒
盐辣子做起来简单。夏末秋初清晨,将一颗颗长约二至三寸饱满的无虫蛀的青辣椒带露水摘下来,洗净沥干水晾干,用小刀将其剖开一半,将辣籽取去,把事先准备好的佐料,如香椿叶、芝麻等和上适量的盐,或干脆就用粉盐塞进辣椒肚子里,然后用盛具盛上,沤上一昼夜后,用竹篾席(或水泥板上)一个个摊开曝晒干。晒干的盐辣子通体雪白,中指大小。晒干了的盐辣子用薄膜袋子或石灰坛子收藏,可以久贮不变质。
鸡婆糕
据说,鸡婆糕也是神农传授的。神农下乡采药,来到一农家讨水喝,看见这家主妇正在做米糕,于是坐下来帮忙。神农顺手捏了几个鸡、鸭、鹅等动物形象,竟使得这家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从此以后,安仁人年年都要在元宵节这天做鸡婆糕,以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安仁琢鸡婆历经沧桑岁月,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内涵。身具美学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民俗学价值等。它孕育了安仁一代代艺术家,其中著名动物雕塑艺术家周轻鼎与国际陶艺大师周国桢、著名画家东方人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的艺术起步都源于少时与其父母亲学琢鸡婆糕。
安仁美食太多,无法一一列举,总之:
吃货来安仁
错不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