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臂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的放射性疼痛。是多种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分为根性、干性坐骨神经痛。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越来越常见的疾病。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3大原因
1、机械性压迫:腰椎间盘突出、脊椎肿瘤等都能压迫坐骨神经而产生疼痛。压迫因素是90%患者坐骨神经痛的病因,最常见于腰椎间盘突出。
2、牵涉痛:肛门周围疾病、髋关节炎和腰骶关节炎反射引起坐骨神经痛。
3、神经炎:铅中毒、酒精中毒、糖尿病、维生素B1缺乏、病毒感染都能引起坐骨神经炎,而导致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急性期如何处理?
1、应针对病因治疗。腰椎间盘脱出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1-2周常可使症状稳定。
2、对症治疗,疼痛可用扑热息痛加可待因30mg,3-4次/d,以及其他非甾体类镇痛药,如异丁苯乙酸、萘普生等。肌肉痉挛可用安定5-10mg口服,3次/d;或环苯扎林10mg口服,3次/d,可能有效。
3、严重病例可用地塞米松10-15mg/d,静脉滴注,7-10天;一般可口服泼尼松10mg,每日3-4次,10-14次为一疗程。也可用1%-2%普鲁卡因或加泼尼松龙各1ml椎旁封闭。可配合针灸和理疗,保守疗法多可缓解。疗效不佳时可用骨盆牵引或泼尼送龙硬脊膜外注射,个别无效或慢性复发病例可考虑手术治疗。
坐骨神经痛的运动疗法
一、左右摆腿。站立位,双手扶墙,轮流向左右方向摆腿,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二、交替直腿上抬运动。仰卧位,轮流将左、右腿伸直后抬起,经常锻炼可逐渐提高抬举角度,这是比较有效果的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三、踏自行车运动。仰卧位,两下肢像骑车般轮番踩踏,踩踏幅度可逐渐增加。
四、正坐举腿。坐位,两腿紧靠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患腿未必抬得很高,坚持锻炼后患腿的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五、平坐推腿。坐位,足跟着地,足尖跷起,两手平放大腿上,随即向前弯腰,两手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会收到良好的坐骨神经痛的治疗的效果。
六、蹲跳。双手扶凳,左腿屈膝下蹲,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防止风寒湿邪的侵袭是坐骨神经痛的预防的重点,冬季要防寒保暖,夏季不贪凉,应避免自然风、电扇和空调直接吹风,并且空调室与外界温度相差不宜太大。同时也要做到纠正不良姿势和体位,采用正确睡眠姿势。
此外劳逸结合,适量运动,也是能够做到坐骨神经痛的预防。特别是中老年人,机体各种机能出现老化,运动适量,可增加腰背肌力,维持脊柱平衡,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增强体力,延缓退化。在饮食方面做到平衡处理也是坐骨神经痛的预防方法,在主食上,除了细粮,最好能搭配一些粗粮,多喝牛奶,适量喝点黄酒和葡萄酒可促进血液循环。少吃肥腻、油炸、辛辣和生冷食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