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医院成功为一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施行活体肝移植手术。患者易先生的妻子切肝捐给丈夫,目前易先生的肝脏功能得到恢复。
昨日,记者来到医院肝胆外科,看到躺在床上的易先生仍比较虚弱,而供肝给丈夫的张女士已开始照顾丈夫。今年29岁的张女士称,丈夫9月18日入院时,状态非常差,腹水、黄疸非常严重。如今精神好多了。
“入院后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加急性重症肝炎并肝功能衰竭。患者先后做过6次人工肝治疗,但病情持续加重,处于非常严重的状态。”医院肝胆外科主任黄建钊介绍,慢加急性重型肝炎是非常严重的肝病,具有起病急、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
随后医生建议进行肝移植手术,医院首选心或脑死亡器官捐献者(DCD或DBD)供肝,但是在网上预约登记了1个多月仍无肝源,只得建议家属捐肝,进行活体肝移植。“患者病情已经不能再等下去,只能进行活体肝移植了。”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医师汤可立说。
经过检查,张女士与丈夫配型成功。情况紧急,张女士立即决定捐肝给丈夫。
10月24日,在活体肝移植手术的8个多小时内,依次进行了供肝切取、病肝切除、植肝等手术过程。黄建钊说,因患者凝血功能很差,术中出血较多,且切取的右半供肝出现了胆道变异,所以在手术时增加了不少难度。
手术中,张女士捐献了右半肝脏,8天后顺利出院,并且已经开始照顾丈夫。黄建钊说,正常人留30%的肝脏就能够维持肝脏的正常功能,剩余肝脏术后6个月基本能恢复到正常大小。
据介绍,患者第二天就恢复了神智,目前仅有一点肺部感染,恢复不错。
张女士在病床边守护着丈夫
汤可立称,若是用DCD或DBD供体的肝进行手术,相对简单,而活体肝移植相对困难得多。在切取供肝时既要保证供体剩余的肝脏足够,还要保证植入到患者体内的肝脏能够满足需要。
目前活体肝移植手术该院完成了9例,今年有5例,但重症肝炎并肝功能衰竭的活体肝移植手术该院为首例,在贵州省也是首例。
贵州都市报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