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感谢你们了,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一位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紧紧握着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李晓岚主任的双手哽咽着,泪水从眼眶里打转,最终还是情不自禁的掉落下来!
时间回到年7月15日晚21:50……一阵急促的电医院重症医学科一病区,通过电话那头焦急的语气,值班医生付珊珊了解到有一名33岁的孕妇因妊娠期血栓性微血管病,急性肝肾功能衰竭急需转入重症医学科一病区进行紧急血液净化治疗,为了患者能尽早进行治疗,当班护理人员迅速做出反应,短短几分钟内就将病床及床旁仪器设施准备完毕。
随后,监护室外门铃响起,沉重的推车声以及家属的哭泣声、呼唤声夹杂而来,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医护人员迅速从急诊科医生及家属手中接过躺有患者的平车推入监护室。
“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已出现意识模糊,赶紧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快!快!”付珊珊医生与当班护士开启了与死神赛跑的模式。此时,科室李晓岚主任和王爱田副主医院,参加并指导抢救。“患者情况怎么样了?”两位主任焦急的问道。“患者病情严重,全身重度水肿,无尿,子痫,高度怀疑妊娠相关血栓性微血管病(TMA)。”两位主任以最快速度为患者留置了血透双腔管,并建立了锁骨下中心静脉通路。夜班护理组长陈秀奇同时将血液净化管路安装完毕,开始紧急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经过紧张有序的抢救治疗,濒临死亡的危重患者病情终于趋于平稳。此时的天已经蒙蒙亮了……
“患者才33岁,正直青春年华,我们要举全科之力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李晓岚主任面色凝重的说。在全科医护人员的不断努力下,连续进行了7次血浆交换,CRRT治疗后,果然不负众望,不到五天的时间,患者便恢复了意识并顺利脱掉呼吸机拔除了气管插管,肝肾功能也恢复正常,一周后尿量恢复停止了血滤治疗。
随着病情进一步好转,患者能够自己在床上用餐、看书,恢复了自理能力,气色也一天比一天好,笑容洋溢在了脸上。两周时间内,患者从危重症到重症到恢复自理能力,医院重症医学科对于抢救急危重患者的能力与实力。在重症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患者最终成功转入普通病房。
医院重症医学科从建科起始终秉承对生命负责,为患者护航的治疗理念,打造了一支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重症医护团队。多年来,科室人员积极学习国内外前沿医学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用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医疗技术,书写了一段又一段生命的奇迹!
-END-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