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凭形态辨别毒性不可靠不食用野蘑菇才是避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较好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江南进入梅雨季,蘑菇大量繁殖。7月7日,医院获悉,入夏以来,该院急诊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毒学组组长张劲松教授陆续接到近10起省内各地毒蘑菇中毒病例的会诊,南京、苏州、淮安、宿迁等地的老百姓纷纷中招。张劲松表示,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方法识别蘑菇是否有毒。不采、不食野生蘑菇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我国已报道种毒蘑菇

  口舌尝鲜,有可能肠胃受罪,还有可能丢了性命。前不久,在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陈作红教授进行形态学鉴定后,张劲松团队对病人生物样本以及蘑菇样本毒检分析发现,多例患者均明确为误食剧毒类型的鹅膏菌。

  这类鹅膏菌含有鹅膏毒肽等毒素,这些毒素在人体内的“杀伤力”往往不低。南京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孙昊介绍:“含鹅膏毒肽的毒蘑菇,如肉褐鳞环柄菇,可以造成严重的肝脏功能损害;含2-氨基-4、5-二乙烯酸等毒素的毒蘑菇,如欧式鹅膏菌,可以造成肾小管损伤,从而引发肾功能损害甚至衰竭。”她说,前不久,江苏淮安一位患者,吃了肉褐鳞环柄菇,结果发生严重肝功能衰竭,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无独有偶,7月5日,医院急诊中心抢救室也接收了一位食用毒蘑菇中毒的患者。这位男性患者57岁,在南京老山风景区游玩时,自行采摘了一些野生蘑菇食用,第二天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第三天出现了无尿症状,医院后被确诊为食用了欧式鹅膏菌而中毒,患上“鹅膏肾毒性综合征”并造成肝功能损伤。

  据中国疾控中心年发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已知的毒蘑菇超过种,我国已经报道的有种。我国蘑菇中毒发病集中在每年6—10月,全年均有发生。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是我国毒蘑菇中毒的重灾区。

  一种蘑菇可能含有多种毒素

  专家表示,不同种类蘑菇生长习性不同,含有的毒素不同。不同的毒素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不同,作用的靶器官不同,引起效应类型和程度也不同。

  而且,一种蘑菇可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也可存在于多种蘑菇中。同一种蘑菇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部位的毒素含量也不尽相同。这些特点使得蘑菇中毒临床表现多样,导致的健康危害结果也大不相同。

  目前,已知的蘑菇中毒,可以引发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横纹肌溶解、溶血、胃肠炎、神经精神症、光敏性皮炎等症状。

  “云南地区多见的球基鹅膏、黄粉末牛肝菌等,吃了之后,会出现头晕、幻视等精神症状,甚至出现‘小人跳舞’的幻觉。”孙昊说。

  食用会引发神经精神型疾病的毒蘑菇,进食者多在进食后15分钟至2小时内发病,除有消化道症状外,还会出现瞳孔缩小、多汗、流涎、兴奋、视物模糊、幻觉、步态蹒跚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视觉畸变、狂躁、沮丧、焦虑、被害妄想等症状。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发布的“年中国蘑菇中毒事件报告”,全国17个省份报告了起蘑菇中毒事件,共计人中毒,造成22人死亡,涉及70种毒蘑菇,22例死亡病例中有20例是由急性肝损害型(含鹅膏肽类毒素)的毒蘑菇引起的。

  借助专业仪器才能精准识毒

  如何辨认各类蘑菇“是敌是友”?孙昊介绍,即使是经验十分丰富的生物学家,往往也需要借助实验室专业仪器才能进行精准鉴别。而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来辨识,是很难准确识别毒蘑菇的。

  “我们常说同时‘戴帽、穿裙、穿鞋’的蘑菇不要采。”孙昊说,这指的是有菌盖、菌环、菌托,这类蘑菇多为鹅膏属,而鹅膏属的蘑菇大多含毒或含剧毒。但没菌托和菌环的蘑菇也可能有毒。

  “任何形态、种类的野生蘑菇均不要食用,50克新鲜有毒蘑菇即可致死,蘑菇中含有的鹅膏毒肽耐高温,常规烹煮模式不能破坏毒素。”张劲松提醒,一个蘑菇里面可能混合多种毒素,一旦误食了野蘑菇,一般在进食后6到12小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经对症处理消化道症状可能会获得缓解,但此时切不可轻视,因为这可能是含有鹅膏毒肽的毒蕈“假愈期”的表现,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期。如果食用野蘑菇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头痛、麻痹等可疑症状,应立即到医疗机构就诊,切莫延误治疗。

本文由“食品科学杂志”转载,文章来源于科技日报;记者金凤通讯员王鲁闽吴倪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查看相关信息。

近期刊登热点

糖尿病患者趋年轻化专家强调个性化治疗、源头管理血糖中芬合作研究揭示燕麦及黑麦麸对健康的益处中高考期间饮食安全消费提示小暑习俗知多少?民间流行“食新”、吃藕“无糖食品”真的无糖吗吃饭快慢关乎健康新研究发现:食品添加剂二氧化钛或导致结肠炎国外研究发现:脂肪肝或与缺铁有关一日三餐怎么吃出健康?八大饮食建议来了夏天少喝饮料但这些理由不成立最脏蔬果排行榜出炉!你吃的果蔬真的洗干净了吗?鱼油能改善皮肤炎症反应最新研究:“模拟禁食”饮食或有助于乳腺癌化疗陈君石:预包装食品不会传播新冠肺炎薯片加工环节能传播病毒吗?食品专家:不必过度担心专家称食物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但或被污染,进口生鲜可正常购买食用你知道无机盐对人体有多重要吗?疫情之下,“慎生食”应成共识北京市专家找到西瓜变甜关键基因研究表明维生素K或有益老年人健康三文鱼可感染新冠病毒?专家解读:污染≠感染新冠病毒不可能感染鱼类从新发地买的菜还能吃吗?海鲜还能买吗?乳铁蛋白可缓解脑中风冰箱不是保险箱!食品安全"五要点"让你安全过夏天!保鲜果蔬如何有效使用植物精油"疫情期肥胖"如何解?酸的水果维生素C含量就高?不一定!警惕!毒蘑菇中毒高发季到了

为进一步促进动物源食品科学的发展,带动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的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在成功召开“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宁波)”的基础上,将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于年10月22-23日在西宁共同举办“年动物源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研讨会将就肉、水产、禽蛋、乳制品等动物源食品科学基础研究、现代化加工技术,贮藏、保鲜及运输,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营养及风味成分分析,副产物综合利用,法律、法规及发展政策等方面的重大理论研究展开深入探讨,交流和借鉴国外经验,为广大食品科研工作者和生产者提供新的思路,指明发展方向。

在此,我们诚挚的邀请您出席本次国际研讨会,共聚人脉、共享资源、共谋发展!

长按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zlgsj/6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