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之所以“谈肝色变”、会存在“肝炎歧视”,除了缘于对肝癌的恐惧心理外,主要是因为肝功能衰竭预后不佳。肝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50%~70%。慢加急肝功能衰竭患者病死率可达80%以上,慢性肝功能衰竭年生存率也仅为50%。一般而言,年龄较小、治疗及时、肝细胞再生佳、无并发症者病死率较低;老年、肝功能基础差者,预后则差。人工肝、肝移植的疗法均提高了肝功能衰竭患者的存活率。需要强调的时,一旦患者出现“三高”表现,应立即送医。越早接受治疗,患者预后就越好,千万不要以各种理由延误治疗。
肝病患者作为自己体内肝脏这一“大型综合工厂”的“CEO(首席执行官)”,要避免肠道感染、药物、酒精等对肝脏细胞这种“员工”的损害,要调整好身心状态以维护中枢神经系统对肝脏的“高层管理”,要避免大吃大喝、体内异常代谢造成肝脏“来料过多、负担过重”的局面,要讲究有规律地作息以确保肝脏“定期维护保养”。值得指出的是,当患者感到极度疲乏时,千万不能再勉强自己继续工作与劳累而增加肝脏负担,必须让身心得到绝对地休息。这样,保持肝脏“工厂”有条不紊地运行就不会发生肝功能衰竭,使患者免遭厄运。
作者:
高蕾,主任医师、全军肝病中心副主任、安徽医科大学与徐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全国肝病科普咨询专家、全国疑难和重症肝病协作组全国委员、南京军区传染病专业组委员、南京市感染病学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暨第三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年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年于南京医科大学传染病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从事传染病方面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30年,掌握常见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熟知本专业相关疾病的最新诊治进展和研究动态。对各类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遗传性肝病、肝炎肝硬化腹水和肝脏良、恶性肿瘤,尤其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江苏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军队重点项目等课题并获多项成果奖,其中《人工肝及生物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和《核苷(酸)类似物抗乙肝病毒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对策的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重型肝炎分型分期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辩征施治传染病学》、《实用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操作手册》、《内科学手册》等专著的编写。发表医学科研论文40余篇。
擅长疾病:对各类肝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胆汁淤积性肝病、药物性肝损害、遗传性肝病、肝炎肝硬化腹水和肝脏良、恶性肿瘤,尤其对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出诊时间:每周三全天,周六上午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