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院预留号源、医院为慢性病患者开具长处方、开设晚间门诊……近段时间以来,在增城区医院就医能感受到明显的变化。这是增城区积极推进国家《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落地落实的表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更好的诊疗服务和就医体验。▲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推动优质预约号源下沉基层挂专家号一直是求医的难题。依托医联体建设,增城区基层医疗机构也能为医院专科门诊预约服务。广州市妇医院、医院、医院等1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妇幼联盟合作协议,组成广州市妇幼联盟(增城区)。目前,市妇儿中心增城院区实现院内患者服务平台HIS系统与市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分级诊疗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完善预约挂号和线上缴费功能,为增城区妇幼联盟内基层医疗机构预留10%—30%的专家门诊号源。各镇街基层医疗机构医生可通过市分级诊疗信息系统为有需要的患者提前预约市妇儿中心增城院区及市妇儿中心其他院区的专家号源。医院与辖区医院挂牌成立医疗合作单位。作为医疗合作的重要部分,医院专家教授定期到医院出诊,为广大居民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与专业健康咨询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随着群众就医需求的提高,医院也急需提升医疗服务水平,针对农村群众外出就医不方便的情况,医院一方面强化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另一方面推进全科和专科协调发展。医院负责周边近10万村民的医疗保障,年诊疗达30余万人次,今年进一步强化眼耳鼻喉科、内科等建设,积极创建特色科室。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广东医院眼科和耳鼻喉科专家的指导下,医院眼耳鼻喉科的年手术量超过例,为村民解决各类眼耳鼻喉常见病及疑难病。在医院新住院大楼6楼的眼耳鼻喉科有42张床位,住了不少眼耳鼻喉科病人。该科主任罗焕然正用裂隙灯给68岁的陈阿婆检查眼睛手术后的情况。“我周一做了胬肉手术,现在看得清了,医生技术很好。”陈阿婆点赞道。据介绍,在医院,医保报销比例较大,像陈阿婆的胬肉手术,医保报销后,个人仅需支付元左右。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医院还弹性安排午间门诊、晚间门诊,满足上班、上学等不同人群的就医需求,并保障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医院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合理调配人力、医院医院坐诊等方式,保障每天各科室均有高级职称为主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门急诊服务,尤其是每周五均有眼科专家到院坐诊、查房和指导手术。优化慢性病管理服务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医院就诊,增加了出行和就医成本。随着便民措施的落实,增城区医院实施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长期处方服务,为病情稳定的慢病患者开具4-12周长期处方,并逐步扩大慢病病种范围,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27种均可以开具长期处方。其中,医院在确保信息真实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下,对行动不便的慢病签约患者,经患者本人授权后可由家属代开药、取药。同时各医院创新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进一步优化慢病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固定时间地点上门履约,家庭医生每周固定半天时间到村卫生站或村(居)委会,为有需要的签约居民随访服务;家庭医生团队开展重点人群体检和高血压糖尿病下乡随访时会携带药箱,为有需要的“老高糖”重点人群开具处方并发药;家庭医生团队与签约居民建立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zlgsj/11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