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科技的进步,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也使大多数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期待,
尤其是过了60岁以后的人,希望子孙环绕膝下,希望晚年生活能更幸福,希望身体保持在健康的状态,不为子女增加负担,更希望晚年生活能更有质量。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希望寿命变得更长,据相关的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年,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将达到78.岁。
莫言说:“人生四然:来是偶然,去是必然,尽其当然,顺其自然。黄昏是青春短暂的悲伤。当时光碾过青春,我将以快乐注解悲伤。”
在中国,健康又长寿的雅称有古稀之年、鮐背、耋、百岁、喜寿。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又称“悬车之年”“仗国之年”。鮐背:鲐背上斑纹,如同九十岁以上老人有褶皱,故以鲐背指高寿者。耋:称八十岁高寿。百岁:方氏意曰:“人生以百年为期,故百年以期为名”。喜寿:贺人寿诞,贺七十七岁称作“喜寿”;贺八十八岁称作“米寿”。
宋代大诗人陆游曾作诗:
“梦魂南北略万里,
人世短长无百年。
强遣老怀终兀兀,
忽闻归骑已翩翩。”
即使如此,同样百年人生,如果能够健康长寿安享晚年,看尽人世间的繁华,感受过世事的风潮云涌,那一定是大多数人所愿意的。
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健康长寿,不仅古代人对长生不老有渴望,现代人对长寿也有很高的渴求度。
长寿和哪些因素有关?或许和你想得不一样1、寿命与基因有关
有的家族很幸运,有长寿基因,往往后人都比较容易长寿。相反,有的家族则有癌症基因,所以往往容易过早地患病。
2、寿命与疾病有关
如果过早患上了各种疾病,那么我们的寿命肯定会“大打折扣”。这些疾病都会成为“潜在的杀手”,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
、寿命与好习惯有关
在所有影响寿命的因素当中,健康的好习惯是占据最大比重的。那些长寿的人通常都做到了这几个好习惯:它们分别是不喝酒、不吸烟、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和体重合理。
4、寿命与受教育程度有关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他们会定期检查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会随便糟践自己的身体。并且他们有更强的经济实力来让自己过上更有品质保障的生活。
60岁后,进入“长寿关键期”自从过了60岁后,很多老人觉得自己身上问题多了,各种病都找上门了,事实上60—70岁的老人已经到了“长寿关键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曾写道“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也就是说六十岁左右的人筋骨退化、真气衰竭,这个阶段一定要保养好自己的身体,以便延年益寿。
中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苗阳曾介绍:人在60岁左右这个阶段,身体机能变化的很厉害,等到70岁以后会稳定下来,80岁后会再度进入不稳定期。
而现代发表在《自然.医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在4岁、60岁、78岁三个年龄段,衰老会出现量变到质变的转折点,这几个年龄段人体会出现断崖式的衰老。
美国疾控中心曾宣布过一项研讨,数据显现老龄化与美好感之间呈U型联系。简略来说,人在40~50岁时,会有很明显的年岁焦虑,但过了60岁之后,快乐感、美好感会明显提高。
在60~70岁这个阶段,人们已经跨过了年岁焦虑的“坎”,此时是美好快乐的十年,要留意珍惜这段时刻。
那么多走路和多睡觉就一定能长寿吗?世界卫生组织曾经说过: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走路”。
朋友圈推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