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已过,夏天的感觉越来越浓,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又陷入了减肥的“老大难”呢?
减肥,几乎是现代人无时无刻不在提及的话题。近年的肥胖相关数据也令人瞠目结舌——根据年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最新数据,目前中国的成人中已经有超过50%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
是否肥胖的主要依据是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m)的平方),BMI为18.5-23.9为正常,BMI≥24为超重,BMI为24-26.9为偏胖,BMI为27-29.9为肥胖,BMI≥30为重度肥胖,BMI≥40为极重度肥胖。
赶紧悄悄做个自测吧!
01
什么是代餐?
“吃代餐饼干、不节食、不运动就能减肥。”近年来,代餐产品层出不穷,在年轻群体中掀起一股“代餐热”。那么,究竟什么是代餐呢?
代餐概念起源于欧美,以当前来看代餐市场所涉及的主要细分领域包括体重管理、代餐零食、便携正餐。
从广义上来说:是用于代替正餐食用的所有包装型,如各种冲调食品、速食食品、小包装零食、乳制品等。从狭义上来说:是用于某种特定功能需求(如减脂塑身、快速进食),通过优化产品配方级产品形态来满足要求的产品。
02
代餐为何能迅速崛起?
一方面,中国人肥胖率提升,而随着居民消费可支配收入提升,人们的健康管理意识也愈发强烈,因此开始对体重管理产品的需求开始提升。另一方面,食品生产的工艺不断进步,代餐类产品不断迭代,加上知名跨界企业的入局,也使得代餐供给增加。
于是,在供需两侧的推动下,中国代餐市场不断不断壮大。以代餐粉为例,据19年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联合发布的首份代餐粉行业白皮书显示,我国代餐粉市场呈现强劲的上升势头,并保持逐年30%以上的增长率。有专家预测,预计到年,代餐市场需求规模将从目前的60亿元增长到亿元。
目前网售的代餐粉中,销量最好的是五谷粉,以及主打减肥瘦身功能的青汁粉和代餐奶昔。可见,不少人购买代餐粉的主要动机是减肥瘦身,其次才是养生。
”
从今年某购物网站的数据来看,80%以上的代餐粉购买者为女性,18-30岁的购买者占70%以上;从职业分类开看,公司职员占40%左右,学生占比超20%。
03
亟待规范化发展
但由于代餐产品种类繁多,且行业仍存在缺乏行业强制标准、虚假宣传、微商渠道销售假货等乱象,导致行业野蛮生长,让无数消费者因为吃“无保障”的代餐视频,对身体造成了损害。
有报道称,年2月,为减肥吃了半个多月的代餐粉和代餐饼干后,宁波市某23岁女孩肝功能衰竭,不得不接受肝移植手术。
此问题的出现暴露了政策监管方面的不足。目前国内和国际上对代餐产品都没有出台专门的质量监管措施,仅有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可做参考。根据该团标,代餐应严格区分“代餐食品”和“部分代餐食品”,且对于每餐代餐食品所提供的能量、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必须含有的成分,都有详细数据指标。然而,去年深圳市消委会发布的一份轻食代餐粉比较试验报告显示,在10款代餐粉中,部分产品的营养素指标并没有达到最低要求。同时,由于该团标只是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指导意见,并非强制性标准,因此在商家的宣传中,消费者很难对其进行辨别。
据了解,我国市场上的代餐食品大多依照固体饮料、糕点等普通食品及运动营养食品(特殊膳食用食品)形式生产加工。由于缺乏相关的行业标准,代餐产品在生产时只需要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即可,而针对产品的减肥等功效并没有明确的数据标准,部分产品存在配方不科学的问题。
除此之外,目前部分代餐产品的宣传游走在医学与食品之间,用一些模棱两可的概念给消费者洗脑。如年,湖北平台共接收涉及代餐食品的投诉45件,同比增幅为80%。投诉主要反映的就是代餐食品虚假宣传、虚标营养成分。
因此,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权威性行业标准,是国内代餐行业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在代餐食品进入一个成长期,规范化问题是需要重点考虑的。这是行业需要,也是对消费者负责。只有规范化,才能让整个行业进入专业化、品牌化阶段。
事实上,完善代餐类产品质量标准也是消费者极为看重的地方。来自艾媒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超六成受访用户认为代餐行业需要完善代餐类产品质量标准,并加强对线上代餐食品经营的准入审核监管。此外,提高代餐消费者对产品真伪的辨别能力以及监管机构及时曝光行业不法行为也尤为重要。
说到底,代餐减肥的本质是减少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但想要减肥更有效果,你也可以双管齐下,减少热点摄入的同时,通过运动增加热量消耗,这样会加大热量差,更有利于减肥。
而且运动还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并且还能促进肠胃蠕动,排除体内垃圾,帮助身体代谢,让减肥效果更加显著。
注:
[1]《中国食品报》(年8月27日3版)
[2]《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