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外国人起的爆款中文名,我看傻了

如何防止白癜风的复发 http://m.39.net/disease/a_5397092.html
作者

槽值小妹来源

槽值(ID:caozhi)前一阵,利路修又上了热搜。不过,这次是因为他的“真实身份”,受到了质疑。要参加中国本土制作的选秀,就自然逃不过向大众解释中文名涵义的一关:“我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是为了节目新起的……”但利老师的糊弄还是敌不过网友强大的侦查能力,粉丝们顺着网线抽丝剥茧,很快得到了解答。原来,利路修这个名字来自谷歌翻译机翻的“鲁路修”,后者是利老师最爱的动漫人物。利老师,你这中文名起的,有点敷衍。

01

外国人起名有多好笑

稍微了解一下外国人起中文名的现状,就知道利路修这个名字已经实属体面。毕竟,还有海量的外国人将自己命名为:高富帅、闯红灯、西红柿、小龙虾......图片来源:bilibili隔壁老外总结一下外国人的糊弄式起名套路,那就是借用知名人物或著名角色的姓名。一般来讲,能被看中的人物或角色,或多或少都和起名者本身有着些许联系,比如喜好相近、习惯相似、甚至是肤色相同。古风圈名人一直深受外国友人们的青睐,为其起名大业提供大量灵感来源。热爱中国功夫的叫李小龙,身材丰腴圆润的叫杨玉环,崇拜大将风范的叫刘邦,喜欢古典乐器的叫昭君……撒贝宁的妻子就是文艺圈顶流“李白”,《星光大道》的参赛选手Annie的中文名则是才子唐伯虎。路上随机抽选几个黑皮肤的外国男人聊天,大概率就可以认识一个李逵,附赠一个包青天。当然搭讪外国人不仅能认识名人、明星,还能见识行走的名牌,比如这位大哥就自信满满地介绍自己的中文名是法拉,法拉利的法拉。另一个被外国人灵活运用的起名套路,就是谐音。初级版的谐音,就是姓氏加上“英译中”,比如赵马克、王鲍勃、冯托尼。百家姓赵钱孙李周吴郑王随机选取一个搭配组合一下,就能收获一个简单大方的中文名。稍微高档一点的进阶版则是本名谐音“碰瓷”名人。德国汉学家克里斯托弗·哈布斯迈尔(ChristophHarbsmeier),中文名何莫邪,就是Harbsmeier的谐音。不知道他的妻子中文名是不是叫干将。抛开外文本名的限制,外国人的谐音中文名就更加搞笑放飞。一位外国人Jayme在中国拍了一则很有趣的街采视频,准备了十个谐音中文名让外国友人们挑选。于是就出现了“闻起来很香”的“石珍香”。喜欢星星的男孩贾星星。以及“看起来很酷”的范剑。一对外国情侣,男生叫司马当,女生叫霍玛伊,乍一看好像终于有外国人起了个正常的中文名,可拼起来才发现人家的CP是“死马当活马医”。中文汉字认识得少没关系,直抒胸臆就是外国人最爱的表达方式。要给别人留下“我很厉害”的印象,那就直接叫“好厉害”。“爱漂亮没有终点”,那干脆就叫“爱美丽”。立志做个懂得回馈社会的人,那就叫“活雷锋”好了。只要和我的意愿匹配,万物皆可成为我的名字当然也有一些完全放飞的抽象派,让人很难从起名者的意图中抿出什么逻辑。谁也不知道当中文名起成“激烈的海胆”与“屠龙麦粒花”时,外国友人脑子里到底想的是什么。还有彰显俏皮可爱的少女风“小蝴蝶”。这位小蝴蝶同学一定不明白,为什么班主任鲜少点名他上课发言,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可爱的姓名能轻轻松松赐他一款长达三年的校园“社死”。这些千奇百怪的中文名着实让人脚趾抠地。但比起有的外国人起着起着直接“给自己人起没了”,一点尴尬还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某综艺节目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乌龙,海外选手“米卡和马庆怜”连在一起介绍,会发现有一个人消失了。“米卡和,马庆怜。”(应该是“米卡、和马、庆怜”。)“三个人的电影,他却没有姓名”那么问题来了,外国人为什么在起中文名这个领域上如此随性,他们是真的不在乎自己叫什么吗?

0

这些名字真的是瞎起的吗?

虽然外国人起中文名确实一不小心就会翻车,引发一连群嘲。但看起来如此扯的荒谬姓名,却真的没有一个是随便起的。台湾当地媒体对在台学习的留学生进行了一次中文名调查,总结了外国人起华语名的几点规律,其中最直观的就是音译加寓意。成功的中文名讲究两点:要在保留乡土本名的亲切感的同时,增添东方文化的美好祝福。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Simen,此“Simen”通过一番改造将不再是机翻直译的“烂大街”西蒙,而是摇身一变成为“希望和结盟”的“希盟”。一瞬间立意这方面就拔高了再比如这位学生Antonio,其中文名音译得更是“有理有据”。他选择有着平安寓意的“安”作为姓氏,而自己又远离家乡前往遥远的东方求学,于是用中文名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生动形象地成为:安东翼——安全飞来东方。更高级的起名方法是在包含音译、寓意的同时,匹配上自己的职业追求,并兼顾“信达雅”。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KristoferSchipper施舟人的本姓Schipper读音与中国姓氏“施”发音相近,同时Schipper在荷兰语中理解为船长,与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汉语中,舟人还蕴含着以舟渡人的美好含义,与汉学家贯通中西的职业使命与追求不谋而合。《卫报》还上专门出了一篇文章,为起名字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外国人们提供学术性指导。其中详实地划分了步骤:第一步明确目标;第二步选择姓氏;第三步简化后缀......俨然把起中文名当成一项严谨的“研究”。试问谁人看了不说一句:外国人起名字,太拼了。

03

为什么外国人爱起中文名?

最早的时候,起中文名是西方汉学家们的“专利”。年初,美国人约翰·金·费尔班克来到中国,他将起中文名作为自己融入中国社会的首件大事,邀请好友梁思成给自己命名为费正清,开启了他成为“头号中国通”的第一步。在此之后,很多海外的政客们在来访中国前,都会着手给自己安排起中文名。澳大利亚前总理KevinRudd为自己取名陆克文;美国前驻华大使JonHuntsman取名为洪博培;前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AllenRomburg的中国名字叫“容安澜”……外媒分析到,政客们以中文名及其寓意作为橄榄枝,表达对中国的友好,也意图在文化的接纳与融合中拉近与中国的政治关系。从政界开始,经济人士、娱乐产业,越来越多的海外名人加入到起中文名、中文昵称的行列中。其实就像中国人起外国名也频繁翻车一样,我们在面对陌生语境时也会不可避免地跳入一个又一个坑,犯很多啼笑皆非的错。但无论外国人还是中国人,初逢一个未知新世界的喜悦,和拥抱别国文化时那股笨拙的热忱和真诚,都是相同的。图片来源:知乎

slumbers化繁为简,我们会发现起个名字这件事,初衷也许真的很简单。就像外国家族传统的起名方式,Jack的儿子叫Jackson,孙子沿袭曾祖父的名字叫Tom一样,外国人们会选择自己崇敬、认可,并且以其为榜样的中国形象作为中文名。叫李逵的人除了身型与肤色,其实更希望的是在生活中如李逵一般豪迈英气。叫李小龙的人除了热爱中国功夫,其实更佩服李小龙身上那份硬朗与骨气。“语言只是一种工具,通过它我们的意愿和思想就得到交流,它是我们灵魂的解释者。”所以,当你在路上遇到一个金发碧眼的司徒报国,或者结识一位黑得发亮的新朋友李逵时,不必为他的名字感到震撼。毕竟,起一个中文名还只是他的一个初体验,对于中华文化的探索之路才刚刚开始。参考文献:[1]北京晚报,最懂中国的外国人,都起了什么中文名?,,1[]TVBSNEWS外國人怎取名?諧音、挑字,拚好念又特殊,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zy/894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