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宝
医院肝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重庆市名中医、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重庆市第三批学术技术带头人、第二批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重庆市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先进典型人物,任重庆医科大学、贵阳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主任,成都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内科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负责人,重庆市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刘华宝主任牵头和参与完成国家级课题4项,重庆市科委、重庆市卫健委等科研课题10余项,主持指导院内制剂“柔肝宝颗粒、柴胡甘露合剂”研发,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SCI4篇,CSCD10篇。主编参编教材等专著22册。
学术任职
岐黄薪火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肝胆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温病病分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肝胆病药物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肝病专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委会主任委员。
学术渊源
岐黄薪火
刘华宝中医肝病学术思维源于西苑,受关、尚等医家影响。仍感所学尚浅,难以治病救人,每虑于此,常难安卧,遂溯源经典,广采百家,思而解惑,悟而创新,渐有所获。深耕王旭高、秦伯未和关幼波之论,聆听陆广莘、周仲英之理,随诊孙光荣、王灵台之实践,探究近60位肝病大家治验,证融于西学,悟同而存异。
学术创新
岐黄薪火
一
基础研究
创“肝脾两脏一体,门静脉系肝脏属中医之脾”新论,属脏腑理论研究的新篇章。基于此论,深入探讨气机理论,提出“肝为气之治”新说,构建以肝为中心的“气机升降图”,诠释了生长化收藏和生长壮老已的规律。明确脾主升清止于“膻中”,参与宗气形成。
二
病因研究
1、瘀血理论:关于瘀血致病因素的新观点,将瘀血划分“轻、中、重”三度,活血化瘀分“轻、中、重”三剂。确定姜春华之软肝缩脾汤为化瘀中剂。对于相关活血化瘀中药作出了明确划分。
2、伏毒疫邪:HBV属“伏毒疫邪”,因HBV嗜肝特性,致病特性为“三同三易”,故具“体阴用阳”之性。
三
临床研究
1、构建了鼓胀尿闭证和鼓胀腹痛证及其证治规律。
2、创“一分阳气,一分气化,一分生机,升太阴厥阴之阳,降太阴厥阴之阴”的温阳化气法新思路,治疗顽固性腹水。
3、悟“胆无补法”之源,启奇恒之府疾病新治。
4、以“肝脾两脏一体”理论指导,创燮理体用、燮理气机、和络逐瘀治疗肝硬化。
5、“肝脾两脏一体,门静脉系肝脏属中医之脾”,开急黄(肝功能衰竭)的分期治疗。初期治脾兼肝,急性进展期治肝兼脾,平台期肝脾兼顾,恢复期治脾兼肝。
四
用药经验
1、肿瘤治疗用药经验: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如食道癌:重用威灵仙、韭菜籽等,肺癌重用守宫、僵蚕,脑胶质瘤和脑部肿瘤重用僵蚕、藁本和石菖蒲等,胆囊癌重用郁金、黄芩、白芍和莪术等,肝癌重用守宫、没药等。肠癌重用红藤、败酱草等。甲状腺癌重用枳壳等。
2、肝硬化:补肝气以黄芪、西洋参和菌灵芝为主,黄芪补而有升,菌灵芝补而走脾,西洋参乃体阴用阳之品,量轻合肝之主动、主升、主生之性。活血化瘀丹参、桃仁以性平求和,莪术、土鳖虫和水蛭量小达逐。柴防芩藜升清降浊,升而有平,平中有降,升降平而达和。即理体用、燮理气机、和络逐瘀。
3、食管胃底静脉重度曲张:选用白芨、三七、大黄,重用仙鹤草、紫草。
4、顽固性腹水:升麻、柴胡,桂枝、干姜,猪苓、泽泻达升太阴厥阴之阳,降太阴厥阴之阴之效。
临床思维
岐黄薪火
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核心,与现代医学相互证同存异,先整体辩证,再局部辩证,推导疾病病机演变规律,结合临床精准用药辩证。
临床擅长
岐黄薪火
1、代偿期肝硬化:属中医药治疗最有效的病种之一,在该病种的治疗研究和用药方面,肝病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失代偿期肝硬化及其并发症:中医药对稳定肝功能和降低门静脉高压有显著疗效。尤其在预防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预防门静脉血栓形成,阻滞和延缓肝硬化进展为肝癌,升高血小板计数,治疗顽固性腹水等方面优势明显。
3、肝癌:高分化肝癌,纯中医疗效显著,中低分化肝癌中西医结合,疗效明显。预防肝癌肺转移、骨转移和肾上腺转移,术后复发,中医药优势明显,中医药治疗晚期肝癌,已达成中西共识。
此外,气机理论为先导,制定专病专方专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肺系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癌有特效。
学术传承
岐黄薪火
刘华宝非常重视中医肝病团队建设和传承工作,肝病科每位医院的肝病医生,通过亲自传授和点拨,真正做到了“传道、授业、解惑”,即明医、明德、明理、明术、明业。培养博士后和硕士研究生以及科室医生共60多人,他们已经在医教研方面成为了骨干人才。区县的学生中有人成长为了当地名医。因传承精华深受同道尊重,因守正创新海内知己知名。
1、重基础,勤学习:刘华宝特别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感悟和融汇贯通。每周三上午,亲自对中医基础理论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进行讲解和解读,发散科室同道和学生的思维,同时提出自己在相关问题的观点。如“肝脾两脏一体,门静脉系肝脏属中医之脾”,通过经典溯源,各家学术思想解读、临床经验继承,结合现代医学理论,详实给予阐述。同时结合自己的临床病例,谈自己的临床思维过程。刘华宝经常告诫学生,学习经典理论和中医药学相关理论,不要求一天读多少页书,一天记忆,理解,感悟一段文字或一句话的真实内容,日积月累,就能收获满满。
2、重实践,著疗效:刘华宝非常重视临床实践,诊治每位患者,都会仔细询问病情,认真做好望闻切诊,作出精准辨证,精准遣方用药。从整体辨证、局部辩证,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现代中药药理,给出精准用药。曾有一位女性患者,大量腹水,在我院他科就诊,后转诊至刘华宝处,通过详细的病史追述和查体,给出了明确的诊断,患者得到了及时治疗。类似相关病例较多。刘华宝告诫学生,医者,一明德、二明理、三仁术。对疾病的中西诊断必须清楚,对疾病的病理演变规律必须认真思考,由此产生的方案或许收效。
3、重经典,求创新: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是教育学生守正,回归到经典和各家理论就是去芜存菁的认知过程,结合现代医学,必然产生新的认知。从肝主敷和,肝主疏泄,结合肝体阴用阳以及肝主动主升之性,提出“肝为气之治”新说。即肝对全身气机具有治理调节作用。结合肝脾理论,又明确提出脾主升清和肺吸入清气终止部位即为膻中,参与宗气生成。对“大气下陷”及其他相关理论都能作出明确的诠释。刘华宝中医肝病团队和他本人一起正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感悟,证同存异,创新新时代新中医。
肝胆相照
岐黄薪火
1、十年一剑:刘华宝在行医的路上走了33年,我们见到听到病人对其评价:态度好,疗效好,总想着为病人节约钱。三十而立,刘华宝医术在坊间流传,面对大量肝硬化,肝癌及其它内科癌的患者,学术更严谨,医术更精益求精,态度更端正,疗效更好。肝病科肝癌存活十年,五年以上的患者比比皆是。尤其是纯中医治疗成功的10多例患者,已达3年以上,看到他们行走的精气神,听到他们豁达的声音,刘华宝就更加勉励自己多看多读多学,一朝为医,终身磨剑,斩去病魔,患者获益。
2、性命相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能听到患者和刘华宝交流,“我把这几十斤交给你了。这是怎样一份信赖!刘华宝深知有些患者病情严重,但为了给患者活下去的希望,面对这份信赖,刘华宝几乎翻遍了中药大辞和相关文献,继承学习了国内60名肝病名家的学术思想和名方,终有所获,活人很多。渐而形成了独特的思辨诊疗模式和临床用药规律。刘华宝与患者真实实现了用心交流,用爱沟通,肝胆相照,性命相托。无论多累多苦,刘华宝总是诙谐的说:肝为罴极之本,病人更累;身患重疾,四方求医,病人更苦。
3、肝胆相照:肝胆相照,肝胆以絡相系,以膜相连,相互絡属,就是刘华宝和患者关系的写照。刘华宝的电话、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