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市面上的重疾产品越来越多,有很多产品都可以保障上百种的重疾,产品不断升级是件好事,但包含的病种越多就代表这款产品越好吗?这也是很多朋友在选择重疾险时容易陷入纠结的地方。
目前各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不仅包含了行业统一规定的25种常见重大疾病,一些产品还涵盖了形形色色的罕见大病,有的产品保障病种甚至达种。大家都很重视重疾病种的数量,无非就是想用一份重疾险解决所有问题,这也难怪很多朋友在挑选重疾险产品的时候会陷入误区。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关于重疾险种类的问题:
重疾险保哪些重大疾病?
重疾保80种和种区别大吗?
预算充足可选重疾+轻症双重保障
重疾险是给付型产品,如果得了保险公司规定的疾病,并且达到了相应的严重程度,就会直接给你一笔钱,而这笔钱是拿去治疗还是用来其他消费都可以,属于“损失补偿险”。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统一规定了25种最高发的重大疾病。
以下重疾由中国保险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制定了规范定义的疾病:
恶性肿瘤(常见的恶性肿瘤有:鼻咽癌、肺癌、食管癌和贲门癌、胃癌、原发性肝癌、大肠癌、乳腺癌、恶性淋巴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要器官移植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肾脏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肝移植、骨髓移植)、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尿毒症)、多个肢体缺失、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良性脑肿瘤、慢性肝功能衰竭失代、脑炎后遗症、深度昏迷、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心脏辨膜手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严重脑损伤、严重帕金森病、严重Ⅲ度烧伤、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严重运动神经元病、语言能力丧失、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主动脉手术。
这25种常见重疾,患病比例可以达到95%。在国内任何一家保险公司购买重疾产品,最核心的25种重大疾病病种及其相关定义都是一样的。行业协会规定的25种疾病是每一款重疾险必保内容,只有增加这25种疾病以外的病种,才可以由各家保险公司在设计重疾产品时自行定义。比如,某款重疾产品保障80种重疾,拆分开来理解就是:行业协会规定25种重疾+55种自定义重疾。
购买重疾险的目的是为了有效转移风险,但面对种类繁杂的重疾产品,朋友们真的很容易陷入纠结之中。比如目前市场上,一家保险公司的重疾险保80种,另一家保险公司就出个保种的,那么购买保险的时候,真的是疾病种类越多越好吗?
保障的疾病种类多,并不等于患病的总概率大。根据保险公司的理赔数据显示:发病率最高的就是恶性肿瘤,约占76%;心血管类疾病,约占12%;脑中风后遗症,约占4%。也就是说重大疾病必保的前6种疾病,占了所有重疾理赔的80%-90%以上。
前6种高发重疾包括:
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名动脉搭桥术和终末期肾病。
对于绝大多数的朋友来说,患上超过这25种重疾之外的其他重疾概率很小,因为这些疾病是非常罕见的,发生率极低。保险公司以疾病种类多而全来做宣传,更多的目的是增加营销噱头,吸引消费者来买自家的产品,而性价比却不一定高。多出来的病种,大部分都是25种重疾里衍生出来的,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基本的25种疾病就可以满足健康保障需求,多出几十种重大疾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作用。当然,所涵盖疾病数量越多,获得保障越全面,但相应的也会增加一定的保费。
所以,不是说种重疾就一定比80种好,在配置保险时,更应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