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报告单里面的项目大体上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胆红素,第二类是蛋白,第三类是肝酶(不单单是转氨酶)。
胆红素提示的是肝脏的分解和解毒功能
蛋白的值检查的是肝脏的合成功能和营养状况
肝酶往往是肝损害的一些标志物。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
ALT是最敏感肝损害指标,1%的肝细胞发生坏死时,血清ALT水平可升高40IU以上,ALT升高程度通常与肝损伤程度成正比。
但是,当肝损伤严重到一定程度时,大量的肝细胞坏死会使得ALT成为“无源之水”,反而迅速下降,因为没有更多的肝细胞可破坏并释放谷丙转氨酶了。
与此同时,总肝红素却持续升高,出现所谓的“胆酶分离”现象,这种总胆红素升高而谷丙转氨酶反而下降的反常现象,是严重肝病的象征。
AST并不像ALT那样在肝脏中的活性那么高,其活性最高的器官是心脏,在骨骼中也有较高水平。
所以,有时AST会高于ALT,这种情况下,不单要考虑肝的问题,还要考虑是否有其他脏器的损害。
不过,由于AST更多的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如果在肝病发作过程中,AST明显升高甚至高于ALT,也可能说明肝功能破坏严重,要引起重视。
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
胆红素代谢的指标,反映的是肝脏的解毒、分解等功能,包括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这两者的总和称为总胆红素。
有时候,患者拿着化验单,看到里面两个胆红素后面有上升的箭头,会惊慌地说:“怎么三项中两项都升高?”其实升高的只是直接或间接胆红素中的项。在病毒性肝炎发作的时候,有可能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都升高,这样总胆红素当然也是升高的。
黃疸依据病因,有溶血性黃疸、肝细胞性黄疸和阻塞性黄疸之分。每种黄疸的表现都不一样,必须要结合其他的检查来判断具体的病因是什么。
总胆汁酸
这是个容易被忽略的指标!
健康人的周围血液中血清胆汁酸含量极微,当肝细胞损害或肝内、外胆管阻塞时,胆汁酸代谢会出现异常,总胆汁酸会升高。
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时,胆汁酸明显升高,特别是肝硬化、肝癌时总胆汁酸的升高率达95%以上。
还有一个需要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