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敢冒ldquo感冒药rdquo之

患者***,中年女性,47岁,因腹痛4小时,伴恶心呕吐1次入院。病人病史简单,近期有咽部不适,声嘶3天,无咳嗽、咳痰,无发热,无鼻塞、流涕等不适。此次入院因在家自行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后感上腹部疼痛,以剑突下疼痛明显,伴有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多,无咖啡色液体。查体:无发热,血压、心率均正常。心肺听诊阴性。腹平软,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余墨菲氏征、麦氏征均正常。

追问病史,病人未诉有“阿莫西林”过敏史。有“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病史。患者因感冒自行在家服用“氨咖黄敏胶囊、阿莫西林胶囊、蒲地蓝消炎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

入院完善全腹部CT、电子胃镜、心电图、乙肝两对半、丙肝抗体、戊肝抗体、丁肝抗体、甲肝抗体、自身免疫肝炎检查均正常。肝功能结果示:AST/ALT2.2,ALTU/L、ASTU/L、GGTU/L、ALPU/L。治疗上予以甘利欣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护肝、降酶,熊去氧胆酸片促进胆汁排泄。

治疗期间动态复查肝功能指标:如下图

AST/ALT

ALT(U/L)

AST(U/L)

GGT(U/L)

ALP(U/L)

总胆红素(umol/L)

直接胆红素(umol/L)

总胆汁酸(umol/L)

04.23

2.2↑

-

-

-

04.24

1.2

29↑

23.3↑

.73↑

04.25

0.7↓

-

7.5↑

29.63↑

04.26

0.4↓

-

-

13.53↑

04.27

0.2↓

57↑

-

-

-

05.02

1

47↑

47↑

-

-

-

06.01

-

20.8

23.3

55.7

69.3

-

-

-

特点:病人的转氨酶、碱性磷酸酶、r-谷氨酰转肽酶均升高,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的升高与转氨酶升高无关,不考虑胆酶分离。

分析:患者中年女性,急性起病,起病前有“上感”病史,无长期饮酒史,自行服用“氨咖黄敏胶囊、阿莫西林胶囊、蒲地蓝消炎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而氨加黄敏胶囊服用剂量过大,3粒一日三次服用2天。检查结果肝功能转氨酶均升高明显,转氨酶升高,提示有急性肝功能受损。众所周知,肝功能受损原因很多,大致分为“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特色病毒入侵所致肝功能异常、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该病人无饮酒史,各病毒性肝炎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炎抗体均正常,近期有服用“感冒药”病史,而“氨加黄敏胶囊”内含有大剂量“对乙酰氨基酚”,服用剂量多大可致肝功能受损甚至衰竭。停服“氨加黄敏胶囊”后予以护肝、降酶治疗后转氨酶均能降至正常,所以支持“药物性肝炎”诊断。

总结:能引起肝功能衰竭的药物有:毒蘑菇中的鹅膏毒素、百草枯、氯仿、对乙酰氨基酚、有机化合物、混合中药、抗肿瘤药物等均会引起肝功能衰竭。

药物所致肝功能受损分三大型:肝细胞型、胆汁淤积型、混合型。

1、肝细胞型:ALT/ALP比值大于5,则考虑为肝细胞型损伤。常见的药物有毒蘑菇中的鹅膏毒肽,常见的化疗药物有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伊马替尼、卡莫司汀及大剂量的甲氨蝶呤导致的肝功能受损均考虑为肝细胞型。

2、胆汁淤积型:ALT/ALP比值小于2,则考虑为胆汁淤积型损伤。常见的药物有混合中药,氟尿嘧啶、培他滨、伊立替康、吡柔比星、索拉非尼等。

3、混合型:ALT/ALP比值在2-5之间者,考虑为混合型的肝功能损伤。上述所提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百草枯导致肝功能衰竭均为混合型肝功能损伤。常见的化疗药物有厄洛替尼、多西他赛、奥沙利铂、阿糖胞苷等。

治疗:1、首先是停服致肝功能受损的药物。

2、可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可清除多种自由基,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3、甘利欣注射液及还原型谷胱甘肽均可保护肝细胞达到降低转氨酶的效果。

4、激素适用于超敏或自身免疫征象明显,或者是停用使用肝损伤药物后转氨酶及指标均为下降者或者是进一步恶化者。

5、异甘草酸镁:是一种肝细胞保护剂,治疗急性肝细胞型或混合型的肝功能损伤者。

6、胆汁淤积者可同时使用熊去氧胆酸片。可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内的重吸收和降低胆固醇向胆汁中的分泌,从而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胆固醇接受逐渐溶解,有助于改善胆红素的指标。

7、血液透析可达到很好的疗效。

以上简单的介绍了药物性肝炎的分型及治疗,最后,劝诫大家,服用感冒药时,请规范服用,某些感冒药内含有大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若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则会导致肝功能受损甚至肝功能衰竭。所以,请大家切勿冒“感冒药”之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yz/9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