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闺蜜大半夜打电话来问孩子发烧到底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经WHO推荐的、日常广泛使用的两种经典口服退烧药,老少皆宜、经济实惠、使用安全性高。两者药理作用有相近之处,但又有明显差别,我们日常应该如何进行科学使用呢?
那么,我们先了解一下发烧问题吧,发烧,又称发热。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一般认为人体当口腔温度高于37.5℃,腋窝温度高于37℃,或一日之间体温相差在1℃以上,即为发烧。发烧是疾病进展过程中的重要临床症状表现,可由多种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引起。
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机制,一种症状表现。
发烧时体温升高,有些病源微生物活性和繁殖就会变得不那么活跃。而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性则显著增强,包括白细胞计数增加,吞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增强等。发烧是人体进化获得的一种对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入侵的有益的保护性机制,对人体是有利的。
通常,测量体温未超过38.5℃时,不推荐马上服用退烧药。应尽量用物理降温的方式来减少不适感。但尽管采用物理降温仍需警惕超高温,当体温超过38.5℃时,或肛温大于41.5℃,或口温大于40℃,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特别是儿童。当出现高烧时,应及时看医生做出病因查找和对症治疗。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一样的吗?
布洛芬(Ibuprofen),和萘普生一样属于芳基丙酸类解热镇痛药,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当,对血小板功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延长出血时间,但在常规治疗剂量使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耐受性与对乙酰氨基酚相似。
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Paracetamol),又称醋氨酚、扑热息痛,Panadol、Tylenol、Fortolin等都是这类药物,为苯胺类解热镇痛药,其解热、镇痛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类似,但抗炎作用极弱(可能与药物对机体不同酶的敏感性差异有关),对凝血机制无影响。对乙酰氨基酚毒副作用少,较易耐受,是一种比较安全的退热药,很多复方制剂的感冒药里都有它的存在。
它们的退热效果一样吗?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都属于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镇痛的作用,达到使发热者退热、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等作用,但对体温正常者是没有影响的,不会使其体温降低。
两者的退热效果是相似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相对而言,单次剂量的布洛芬退热作用相对较强,降温维持时间相对较长,但对乙酰氨基酚体温下降的速度在口服后半小时比布洛芬更明显。
如何正确选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
1.为什么2个月以下儿童不宜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是对乙酰氨基酚在体内生物转化的主要途径。这条途径在婴儿出生数周后形成,因此对乙酰氨基酚只能用于2个月以上的儿童。
2.痛经患者优先选用布洛芬
原发性痛经与疾病无关,是子宫内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多引起的,痛经患者首选布洛芬。
因为前列腺素在经期最初2天合成量最多,痛经患者应在月经前2天服药。
3.用法用量和用药交待
对乙酰氨基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小,可餐前服用;布洛芬的胃肠道反应较大,应随餐或餐后服用。
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副作用有什么不同?
1.布洛芬的副作用
主要为消化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5%),与食物同服,可减轻其胃肠道刺激。
这些不良反应包括消化不良、胃灼热感、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饱腹感等,一般都较轻微。另外,出现胃溃疡和消化道出血者不足1%,出现头痛、嗜睡、眩晕、耳鸣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者约1%~3%。其他少见的不良反应有下肢水肿、肾功能不全、皮疹、支气管哮喘、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等。
2.对乙酰氨基酚的不良反应
主要是反复多次的应用,超剂量所致,同时由于混合了病毒感染的因素,易引起肝炎。
如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常规治疗剂量仅偶见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不良反应,少数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但若治疗剂量的反复多次使用,尤其是高剂量长期用药,可引起肝转氨酶增高,但未见肝功能衰竭和死亡的报道;超剂量使用可导致肝功能明显异常,有造成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报道。
妊娠期可以服用布洛芬吗?
妊娠期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妊娠期应避免服用布洛芬:
妊娠头12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阿司匹林、塞来昔布等),可能会导致先天性心脏缺陷。
妊娠头24周服用布洛芬,可能会使女性胎儿的卵泡数量减少。
妊娠29周后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导致胎儿动脉导管过早封闭。
年10月15日FDA发布最新警示信息:
怀孕20周及以后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否则可能会导致未出生婴儿罕见但严重的肾脏问题。
往期推荐
化痰药到底怎么选?乙酰半胱氨酸还是氨溴索?什么?排宿便就是排毒?错!你真的错了女子伤春,肝气郁结是根由炸鸡、啤酒、饮料…关于痛风那些事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丸——名字相似,作用不同上火下寒体质,原来是这里堵住了!是什么力量快速摧毁了中国孩子的体质?葡萄干别干吃!这样泡一下,秒变强心剂、止咳药!酱油、蚝油、胡椒粉…要不要放冰箱?手掌上这块肉,一看就知道你身体好不好!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手上一奇穴,让你肝血充足眼睛亮,颈、肩、腰的毛病它都管用痧是什么?结节是什么?癌是什么?免疫力越强越好?未必!保持稳健更重要!不痛不痒查出肺癌?手上3种标记,癌症已到中晚期!“吃得越饱,死得越早”,真的假的?吃腐乳会致癌,是健康“杀手”?这些意想不到的好处,可别错过~猪油到底对身体好还是坏?别争了,真相来了!复方感冒灵vs感冒灵,区别在这里空腹绝对不能吃的食物,再饿也要忍住!科普喝酸奶助消化?错了!这么喝可能还会增肥
每10人至少2个甲状腺异常!关于甲状腺疾病,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临床上,早死的人大都脾胃虚,为什么?面部起皮,手足干燥,冬季各种“干”咋调理?喝酒就脸红的人,是能喝还是不能喝?史上最全体检报告漫画解读!速速收藏!孩子流鼻血,身体在告诉我们什么?合理用药|这6类常见药不要用热水服用!现代女人为啥百病缠身?女人的万病之源到底是什么?37条厨房窍门,每一条都太实用了鱼刺卡在喉咙里,喝醋吞饭都没用,教你一招让鱼刺自己跑出来!孩子的食品里有这两个字,千万别买!坑钱又坑娃!一目了然!一图读懂血常规赶都赶不走的“寒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