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时代
那21世纪就是细胞治疗的时代”
——GeorgeDaley
年全国恶性肿瘤
新发病例数.4万例
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
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1]
原发性肝癌每年新发85.4万例
我国约占全球的55%
每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81万例
我国约为42.2万例
我国是全球肝硬化
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在中国,各类肝病患者约4亿人
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
少数为酒精性肝硬化
肝硬化
肝硬化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常见病、疑难病。最常见的是由慢性乙肝、丙肝、脂肪肝和乙醇中毒发展而来。[2]
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弥漫性增生、再生结节形成等,最终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
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继发感染、腹水、癌变等并发症。
肝硬化是因组织结构紊乱而导致肝功能障碍,属于肝病发展的后期疾病。
而且肝硬化的下一步进展便是肝癌,因此需要受到格外的重视。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万例,占23.5%
慢性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万例,占2.5%
酒精性肝病万例,占15.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亿例,占50.0%
其他肝病万例,占3.9%
干细胞治疗肝硬化
年,日本学者Alison、Theise、Korbling等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肝实质细胞分化的潜能。
在治疗肝硬化的过程中,临床使用的干细胞多为间充质干细胞,它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3]
在一定的微环境中,间充质干细胞可被诱导分化为肝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骨骼肌细胞等。
间充质干细胞可来源于脐带、脂肪、外周血等。[4]
作用原理
①直接分化:在肝脏损伤微环境的影响下分化为肝细胞。
②旁分泌效应:分泌不同水平的细胞因子相互影响,表现出抗炎症反应的作用,并激活肝内的干细胞,促进肝细胞再生。
③细胞融合:直接与干细胞融合,进而启动细胞的增殖过程。
④降解细胞外基质:减轻肝纤维化。
⑤间充质干细胞不仅能分化为肝细胞,而且在体内具有免疫调节的功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和损伤。
肝硬化临床研究
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我国自年开始致力于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实际应用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5]
包括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药物性肝硬化、血吸虫性肝硬化等,均经明确肝硬化诊断,排除肝脏恶性肿瘤。
随着病例的增多,在肝硬化的不同阶段均可采用干细胞移植治疗。
在肝硬化早期和中期,肝功能损害不明显,此时进行干细胞移植其意义在于逆转肝硬化程度,减轻肝组织的损害。
肝硬化晚期到肝功能衰竭,通过移植具有分化增殖能力的干细胞,使其在体内分化成肝细胞,可代偿部分肝功能。[6]
干细胞技术使临床上一些损伤、退变、衰老等疑难病症得到有效治疗,让人类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更将成为继传统治疗、病变组织切除、移植修补等治疗方法之后的一种促使细胞、组织甚至器官再生的新疗法。[7]
参考文献
[1]《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
[2]CzajaMJ,WeinerFR,TakahashiS,etal,Gammainterferoninhibitscollagendepositioninmurineschistosomiasis.Hepotology,,10:.
[3][4][5]谷涌泉,韩忠朝,付小兵.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M],人民卫生出版社,:-.
[6]KeneMA.GlobalstatusofhepatitisBimmunisationLancet,,():.
[7]潘兴华,何志旭,庞荣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转化医学[J],人民卫生出版社,,1.
●往期回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