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院胰腺中心每周一早晨7点准时开展1小时的科内业务学习,主要形式包括:1.专题讲座,由本科室医师根据近期基础或临床上的热点,查阅文献,结合本科室的病例和实际情况,进行相关专题的阐述和讨论,旨在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2.读书报告,由胰腺中心研究生进行的JournalClub形式的学术交流,对本学科前沿的研究热点进行综述,旨在提高研究生的文献阅读能力,推动胰腺中心科研工作的开展,鼓励学术交流。
本期讲者:
周鑫硕士研究生根据其演讲稿总结
肝脓肿(liverabscess)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感染入侵肝脏后,因未及时处理或未正确处理而形成的脓肿,称为肝脓肿。根据其病因可分为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真菌性肝脓肿等类型。
肝脓肿的流行病学
随着人口老龄化、胆系疾病、糖尿病的总体发病率增高,以及抗生素的滥用等问题,近年来肝脓肿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总体的病死率为10%,复发率4.3%!
细菌性肝脓肿(Bacterialliverabsces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肝脓肿类型。其致病菌可经胆道系统、肝动脉、门静脉、临近脏器等入侵肝脏,在过去的30年里,西方国家肝脓肿的病原菌仍以大肠埃希菌和链球菌为主,而在亚洲国家克雷伯菌属已逐渐成为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病原体,甚至超过了80%!!!
肝脓肿的诊断
1、临床表现:发热(弛张热)、乏力、右上腹痛、肝区叩痛、恶心、腹泻、黄疸、肝大等。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可发生侵袭综合征,包括眼内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坏死性筋膜炎等,发生率约3%-7%。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贫血、白细胞升高等。
3、影像学检查:
(1)B超:首选。典型表现:低或无回声,“网格样”结构;不典型表现:中低等回声,病灶内偏强团状回声。
(2)CT:最常用。典型表现:环靶征;不典型表现:蜂窝征、延迟强化征、花瓣征等。
(3)MRI:最准确。典型表现: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逐渐强化
4、诊断性穿刺:对影像学检查不能确诊,又高度怀疑肝脓肿的患者,可行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若抽到脓液则可确诊,若未抽到脓液则行组织活检。
肝脓肿的治疗
1、内科保守治疗:包括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对有糖尿病的患者有效的控制血糖等。
2、穿刺引流:
优点: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重复性等
适应征:(1)经药物治疗后体温不能被控制(2)液化明显,脓肿壁形成(3)直径3cm(4)凝血功能正常,但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治疗
禁忌症:(1)已破溃造成腹膜炎或破入胸腔形成脓胸(2)并发胆道出血、胆道梗阻和急性梗阻性黄疸(3)性质不明或同时合并肝硬化腹水、肝癌或肝内胆管结石等。
注意事项:(1)穿刺点在脓肿低点(2)穿刺途径要避开大血管、胆囊及胆管、胃肠道、膈肌(3)穿刺肝组织距离尽量短(4)对于单发肝脓肿,可选择置管引流;对于10cm的巨大囊肿,可选择置双管引流或持续低负压吸引;对于多发肝脓肿,可选择先大后小穿刺引流;对于蜂窝状肝脓肿,穿刺过程中导丝可尽量扭转,有利于破坏分隔,以便引流;对于重症肝脓肿,及早进行外科干预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3、外科手术治疗:
适应症:(1)穿刺引流效果欠佳或失败者(2)肿瘤可能或诊断不明确者(3)原发疾病需要开腹处理者(4)脓肿已破溃
手术方式:带蒂大网膜填塞术、腹腔镜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肝叶切除术等。
肝脓肿为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整体的疾病过程为一个高消耗的过程,治疗目前首选经B超或CT引导下穿刺引流,同时应积极的改善全身情况,而对于重症肝脓肿患者应尽早外科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联系我们
每周二上午(东院):中山北路号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中山北路号
南京医院东院
2号楼11楼41区胰腺中心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