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史上超全当心这些中草药伤害你的肝建议肾

朋友们好!肾病治疗最好的治疗方法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这在我们的临床诊治过程中的体会非常深,也确实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但是,有的医者及病人往往会忽视中药的副作用。只要是“药”就可能有副作用,中药也不例外。肾病朋友或其它疾病正在服用的药物中,不管是中草药、中成药,还是西药,都要经过肝脏代谢及肾脏排泄,因而都有可能对肝脏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然了,只要医生运用得当及合理,影响肝功能的药物肯定只是少数。而有些肾病患者,即使知道可能会引起肝脏损害,但是为了病情治疗的需要,权衡利弊后仍然可以服用必须使用的中草药。

下面来详细谈一谈中草药的肝毒性。

中药药性与肝毒性有一定的关系。我们知道,中药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及归经特性,这些特性与肝毒性有一定的关系:

寒性、热性中药肝毒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平性及无药性的药物;

具有苦味、辛味的药物肝毒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

咸味的药物,目前发现有3种具有肝毒性;

中药归经中以归肝、脾、肾经三类药物的肝毒性较为明显。

从中药有效成分与肝毒性的关系来看则有五类需引起重视。

1、含羟基双稠吡咯啶生物碱类的中药:野百合、千里光、土三七、猫尾草、大白顶草等;

2、含毒皂、萜类的中药:黄药子、川楝子、艾叶、贯众等;

3、含毒性植物蛋白类中药:苍耳子、蓖麻子、油桐子等;

4、含鞣质较多的中药:五倍子、石榴皮、四季青等;

5、毒蕈类。

中药肝毒性的发生在碱类及苷类中药中均较显著。因此,在临床上慎用含萜类药物对于减少肝毒性的发生是有意义的。

上面讲得太笼统,对于肾病朋友来说,只需要知道哪些中草药可能引起肝损伤。

引起肝损害的常用单味中药主要有(必须记住):

黄药子、雷公藤、苍耳子、麻黄、何首乌、苦楝子、川楝子、苍术、金不换、番泻叶、槲寄生等。

虽然这些中药可能会引起肝毒性,但是只要使用得当,停药后多数肝脏损害仍然是可以逆转的。下面重点说一下这几种中草药引起肝脏损害的特点:

1、雷公藤——引起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似急性病毒性肝炎,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尿黄、巩膜黄染等症状,肝脏肿大,有压痛,血清转氨酶升高,胆汁瘀积明显。主要是肝功能损害,同时合并有粒细胞减少。而西药中的雷公藤片较雷公藤多甙片更易引起肝损害。

2、苍耳子——中毒的潜伏期约1—10天。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便秘及头痛头晕、抽搐、嗜睡、烦躁等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症状,继之出现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转氨酶升高及血糖降低,并可出现心、脑、肾等实质脏器的损害及广泛出血,最后死于肝、肾功能或呼吸循环衰竭。发病时间数小时至数天不等。引起重视的是有的儿童服用苍耳子5—6粒即引起中毒。

3、千里光——千里光及其制剂所含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是目前已知的最主要的植物性肝毒成分,其中毒症状表现为:疲乏无力、恶心、呕吐、腹胀、黄疸、尿少、腹水等,还可导致肝癌、肺癌以及畸胎等。

4、麻黄——服用中药麻黄方剂可发生急性肝炎,严重者可引起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另外还在服用麻黄4个月后发展为具有自身免疫特点的暴发性肝炎。

5、鱼胆——口服鱼胆可致急性肝、肾功能损害,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黄疸和转氨酶升高;少尿、无尿、全身浮肿,甚至死亡。鱼胆中毒与鱼胆汁所含的胆酸、胆汁毒素、氰化物及组织胺类物质致敏有关。

6、生首乌——引起肝损害的表现是轻度或中度黄疸,特别是生何首乌用量大导致的中毒性肝病(50-克/天),其发病短,病情急,表现为乏力、纳差、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肝区疼痛、巩膜黄染或中重度黄染、肝脏肿大、转氨酶升高。

7、苦楝子——肝中毒主要表现为:黄疸、肝肿大、肝区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差等消化道症状,伴转氨酶升高,同时可兼见呼吸、神经及循环等系统症状和体征。

8、金不换——长期用作镇静止痛剂,中毒后可表现为发热、乏力、恶心、呕吐、瘙痒、腹痛,体征有黄疸和肝肿大,停药2—3周后逐渐恢复。

9、苍术——含苍术苷的苍术具有显著的肝毒性。苍术中毒可发生致命性的广泛肝坏死,伴有低血糖和肾功能衰竭。

10、番泻叶——常用作缓泻剂,长期服用可引起肝炎。番泻叶所含番泻叶苷、大黄素等有强烈的泻下作用,多服可致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长期服用轻者还导致低血钾,重者导致肝硬化。

11、槲寄生——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哮喘和乳腺癌等可以引起所谓的“槲寄生肝炎”。临床上出现肝炎症状及肝功能异常,停药后症状消失。

12、另外解毒敛疮的外用中草药中含水解型鞣质的药物对肝脏严重损害,这些中草药是:虎杖、地榆、石榴皮、黄沧叶、酸枣根皮、五倍子、桉叶和诃子等。

13、其它的引起的肝毒性的中药尚有(少见,引起重视即可):

砒霜、雄黄、苍耳子、蜈蚣、四叶对、苏铁、四季青、艾叶、蓖麻子、土三七、鸦胆子、白花丹参、农吉利(野百合)、防己、五色梅、丁香、土荆芥、大风子、大白顶草(含千里光生物碱)、天花粉、西门肺草、广豆根、芫花、金粟兰、决明子、贯众、肉豆蔻、白及、青黛、大黄、姜半夏、密陀僧、蒲黄、红茴香、金果榄、猫尾草、大白顶草、常山、乌头、柴胡、黄芩、望江南子、油桐子、红娘子、七叶一枝花、自消容(含野百合碱)、合欢皮、麦角(生服)、芸香、蟾蜍、穿山甲、铜绿、麝草、喜树、老虎泡叶、橡碗等。

如上所述,中药引起肝毒性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中药自身的毒性之外,与医者给药剂量、用药时间等都有关系,与患者本身体质及其地域、季节等各因素也都有关。所以,在用药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

尽管如此,对中药不良反应也不能“谈毒色变”,即使是有毒中药如运用得当,常获良效。就算是公认的“毒药”,如经过科学合理用药一样可以造福人类。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科学地、合理地应用中药,完全可以减少和防止药物的不良反应。重要的是医者要“会”用药,要因人、因地、因时用药,从而可以减少中药肝毒性发生。

最后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朋友们看完这篇日志之后,千万不要走极端,认为服用中药之后就会发生肝脏损害的副作用。看到医生开了中药之后就在处方中“找”那些可能引起肝毒性的中草药,比如处方中有“黄芩”就马上认为自己的肝脏会出问题,这样的想法不可取。要相信你的医生,因为大多数“现代中医”、“西学中”或“中西医结合”的医者都能根据你的病情权衡利弊综合考虑后合理用药的。

支持原创,支持“肾为先”!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很好很实用,希望你分享出去,让更多朋友受益!要想了解更多的肾病科普,你可以在手机添加朋友中搜索







































有什么土方治白癜风
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yz/1224.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