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传染病之一。乙肝治疗必须规范抗病毒治疗,不能随意服用或停止服用抗病毒药物,否则停止服用抗病毒药品会造成严重后果,给后续治疗带来更多麻烦。那么,对乙肝治疗的误解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
1
没有症状,没有治疗
众所周知,肝脏是一个“哑器官”,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感染乙肝病毒后,可以无病,但不能清除病毒,病毒与人体处于和平共处的状态,成为携带乙肝病毒的状态。但由于HBV表面抗原仍然存在,病毒仍然可以在肝脏中复制。当转氨酶轻度升高时,大多数慢性肝炎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如果不加以治疗,这种疾病将继续发展。一旦确诊,许多肝硬化和癌症患者由于没有明显、无人看管或无人看管的症状而经历失代偿或进展,导致诊断和治疗延误。
2
肝脏药物越多越好
抗病毒治疗是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也是最好的肝脏保护疗法。一旦乙型肝炎病毒被抑制,肝脏的炎症也可以得到改善。
除了抗病毒治疗外,抗炎药可能适用于肝组织学显示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升高或严重炎症和坏死的患者。建议选择1或2种抗炎护肝药,不建议同时使用多种抗炎护肝药物,避免因药物相互作用而加重肝脏负担和不良反应。因此,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肝脏药物。
3
治疗期间未进行任何测试
抗乙肝药物是否达到效果,是否有耐药性,主要取决于治疗过程的检测。此外,一些抗病毒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干扰素可能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和肝功能异常,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这些不良反应需要在治疗期间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
四
只谈转氨酶而不谈源头治疗
乙型肝炎的根本原因是体内携带的乙型肝炎病毒,所有治疗都应以乙型肝炎病毒为重点,从源头上清除病毒,恢复肝功能。但有些患者出于一些顾虑,或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发现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放弃治疗来源,只关心护肝和酶治疗。肝脏保护酶疗法可能会提供短期缓解,但病毒仍留在体内,始终存在。除非你是肝代偿和肝功能衰竭的患者,否则请不要主观上拒绝治疗的来源,否则很容易失去康复的机会。
5
用药时断时续,语无伦次
考虑服用药片,而不是药片;忙于做事,忘记吃药;当人们在出差时忘记吃药时,这些问题经常会发生。这种间歇性用药不能保护血液中药物的恒定有效浓度,从而控制疾病的进展。
6
不要违背医生的建议服药
临床上,经常有因未经授权停药而加重肝脏疾病的病例。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当看到一定效果时,指标下降,不能随意停药。不服用或停止药物会导致病毒反弹,疾病恶化,甚至肝衰竭,后果严重。所以一定要按照处方服药。停药需要与医生沟通,即使停药后,医院监测病情的变化。
最后,乙型肝炎复杂且难以治疗,因此患者应尽量选医院进行治疗,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