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是个“哑巴器官”
肝脏是个“哑巴器官”,哪怕正常的肝细胞数量只剩1/3,身体的代谢活动也可能不受影响。有时候肝上长出十几厘米的肿瘤,肝脏也未必会“喊疼”,患者甚至感受不到任何不适。这也是很多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的重要原因。图片来源: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癌症报告》显示,全世界约55%的新发肝癌患者在中国。《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显示,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2.5%~35.4%。在临床,脂肪肝患者并发肝硬化、肝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的倍。肝脏的作用
1、代谢担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分解或合成葡萄糖、蛋白质、维生素、凝血因子等2、解毒达人: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降低药物、酒精的毒性3、消化高手:人体最大的消化腺,生成胆汁,帮助脂质消化吸收4、灭活激素、调节免疫、凝血、调节水和电解质5、肝脏也是唯一能“再生”的内脏器官,及时被切掉百70%也可再生如初图片来源:网络
肝病的发展及传统治疗方法
肝病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病是由于肝损伤因素如病毒、自身免疫、胆汁阻塞、有毒物、代谢疾病等引起肝脏慢性损伤,慢性肝病进一步发展为肝纤维化并导致肝硬化,而最终便会导致终末期肝病,肝功能遭受严重的伤害。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传统治疗方法有中医、西医、中西医联合治疗、以及肝移植手术治疗。近年来,全球肝炎治疗新药上市频繁,然而目前肝病治疗仍未满足需求,尤其是急性和慢性肝功能衰竭,而细胞治疗有望弥补这些缺憾。干细胞为肝病治疗提供新途径
1、分化为干细胞:肝损伤时干细胞可归巢至损伤部位分化为肝细胞或肝样细胞,代替受损的肝细胞功能2、分泌细胞因子,改善肝内微环境:干细胞可以分泌一系列复杂的细胞因子,促进肝再生,改善肝内微环境,减少肝细胞凋亡3、干细胞抗纤维化:慢性肝损伤导致的肝纤维化是肝功能最终走向衰竭的重要因素。干细胞可通过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细胞外基质,从而降低肝纤维化的发生4、免疫调节:干细胞具有维护免疫系统平衡的作用,可以降低促炎因子的浓度,并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NKT的激活,从而达到下调炎症反应的目的。图片来源:网络干细胞治疗肝病的临床研究
干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因子具有抗炎、抗纤维化、抗氧化和血管生成的作用,加上其相对容易获得、可以扩增和冷冻保存,同时还能保持其活力,因此间充质干细胞介导的基于细胞的疗法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根据ClinicalTrials.gov,已有超过1,个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试验注册在多个学科,其中51个在年后开始聚焦肝病的治疗。图片来源:网络
临床案例一: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45例[1]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住院患者45例为治疗组,40例为对照组,肝功能分级属Child-Pugh分级标准B/C级,治疗组接受干细胞治疗+基础治疗,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外周静脉输入干细胞2×个,观察患者移植后第0、4、8周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的不良反应。治疗组和对照组乏力、纳差、尿少、水肿症状在第1~2周即明显缓解,腹胀明显减轻,2~8周症状持续缓解。治疗组8周后肝功能合成指标(ALB、PTA)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临床案例二:多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在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接受单次HUC-MSCs肝内移植治疗20例,接受多次细胞移植治疗20例,另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科治疗。经肝内门静脉穿刺,注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约4×个,干细胞移植治疗1~3次,随访36个月。治疗前,三组血清TBIL、ALB、INR和Child-Pugh评分比较,在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时,单次移植组血清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随访36个月结束时,多次移植组血清TBIL、ALB、INR和Child-Pugh评分与单次移植组和对照组比,均有所下降;多次接受细胞移植患者肝脏最大平扫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大、脾脏长度和厚度较对照组显著缩小。临床案例三: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3]将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9)进行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n=59)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先经肝固有动脉注射10mL干细胞悬液,然后经静脉注射10mL干细胞悬液,细胞总数为(4.0-4.5)×。治疗后12周,两组MELD评分、Child-Pugh分级评分显著降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存率提高。总结展望
随着全球范围内临床研究的深入开展,干细胞疗法将在肝病干预中发挥愈发重要的作用,多项临床研究表明了干细胞具有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潜能。随着再生医学和干细胞技术的发展,人类肝脏再生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研究进展。相信未来,无论是肝炎还是需要肝移植治疗的重症肝病,都会迎来更好的治疗局面。参考资料:
[1]李卓家,杨桂林,李晓良,吴其恺,邓欣,李炜,王平,周伯平.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肝硬化45例临床观察[J].现代免疫学,,33(06):-.
[2]张骏飞,宋海燕,陈曦,潘劲劲,刘力伟,陈从新,刘波.多次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1(05):-.
[3]方雪晴,张骏飞,宋海燕,陈照林,董静,潘劲劲,陈曦,刘波,陈从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和预后[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1(17):2-.
重庆本地生物样本库细胞存储,首选铂而斐生命银行!免责声明:
文章内容整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