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统计,目前全球3.25亿人患有乙型和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肝脏炎症,可导致肝癌等一系列健康问题,每年有90万例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
?民间有谣言说,和患有肝炎的人一起吃饭,会被感染肝炎?这种说法是对的吗?今天是世界肝炎日,医院急诊科主任薛于林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肝炎以及肝炎的传播方式。
专家推介
薛于林
主任医师
急诊科主任
擅长肺部感染、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对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病的诊疗救急经验丰富。
什么是肝炎?
肝炎就是肝细胞的炎症,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很多,病毒、细菌、化学性毒物、寄生虫、过度服用一些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其中,以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肝炎病毒在人的肝脏内进行复制、繁殖,导致肝脏细胞炎症、坏死,对肝脏造成持续损害。
肝炎可能是急性的(仅持续数周至数月),几乎不会引起症状(如果有的话)并自行消退。它也可以是慢性的,这意味着炎症会持续六个月或更长时间。慢性肝炎可导致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例如肝硬化、肝癌和肝功能衰竭。
01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肝炎类型,主要由五种病毒引起: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所有这些病毒都会影响肝脏,但有些病毒比其他病毒更严重,它们可以以不同的方式传播。
甲型肝炎病毒:当人们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或进行某些类型的性活动时,就会感染甲型肝炎病毒(HAV)。虽然HAV感染可能很严重,但大多数病例会自行痊愈。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BV)通过血液或精液等体液传播。因此,大多数新感染是由于性接触或共用针头而发生的,也可以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染给婴儿。HBV感染者并不总是有症状,有些人可能会终身感染,导致严重的健康状况,如肝癌。慢性感染在幼儿中更为常见。
丙型肝炎病毒:虽然一些丙型肝炎(HCV)感染只是暂时的(或“急性”),但大多数(75%至85%)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会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与HBV一样,HCV可以通过吸毒者使用的受污染针头传播,在出生期间从母亲传给孩子,或者在不太常见的情况下通过性接触或其他活动传播。
丁型肝炎病毒:通常称为“三角洲肝炎”,丁型(HDV)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只有当同时患有HBV时,它才会感染你。
戊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V)与HAV相似,因为它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通常是因为卫生条件差)。
02
中毒性肝炎
中毒性肝炎是指物质损害肝脏并导致其肿胀。中毒性肝炎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酒精、有毒化学品和某些药物。
1
酒精
酒精对肝脏的破坏性影响是有据可查的,肝炎只是长期或大量饮酒可能导致的许多有害疾病之一。
2
化学品
反复或过度接触有毒化学品,如溶剂或其他有机化学品,会导致中毒性肝炎,无论是通过摄入、接触或吸入这些物质。
3
药物
一些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会引起中毒性肝炎。重要的是要注意,大多数人可以在医生的监督下安全地服用各种剂量的药物而不会患上肝炎。
03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指身体的防御系统攻击自己的肝脏,导致其肿胀和受损。目前还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自身免疫性肝炎,但研究人员认为基因和环境因素(如药物或病毒)都可能起作用。大约70%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是女性,通常年龄在15至40岁之间。
有些事情会增患肝炎的机会,包括某些环境因素、行为或健康问题。
环境风险因素
1.用于饮用或洗涤产品的不安全用水;
2.缺乏卫生服务,如浴室或洗手场所;
3.接触用过的针头、注射器或其他可能被感染肝炎病毒的血液污染的物品。
行为风险因素
1.共用针头或其他可能被肝炎病毒污染的物品;
2.不安全的性接触,例如在性行为中不使用安全套、粗暴性行为或有多个性伴侣;
3.处理有毒化学品。例如经常接触此类化学品的职业包括干洗店,画家,医疗服务提供者或农场工人;
4.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或食用未经安全或适当准备的食物(例如未清洗的农产品);
5.长期大量饮酒;
6.服用被认为与肝炎有关的药物。
健康风险因素
1.未接种病毒性肝炎疫苗,特别是HAV和HBV;
2.患有一种或多种肝炎病毒的急性或慢性感染;
3.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4.母亲感染肝炎病毒,尤其是乙型肝炎。
肝炎的传播途径
No.1经血传播
PerseverancePrevails
经血传播主要包括经血液和血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等。
No.2母婴传播
PerseverancePrevails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获得的。
No.3性传播
PerseverancePrevails
乙肝感染者的精液或阴道分泌物中均可检出乙肝病毒,在密切的性接触时,这些体液可透过破损的黏膜而引起感染。
薛主任,有人说唾液也属于体液,会不会通过一起吃饭而感染肝炎?
实际上通过一起吃饭而感染乙肝和丙肝的情况非常少见,因为唾液中病毒的含量很低,除非是双方的口腔内都有新鲜的伤口或破损。所以一般情况下,一起吃饭是不会被传播的。另外,我们也建议多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其他消化道病菌的传播,比如幽门螺旋杆菌。
如果一个人没有乙肝,而抗体阳性的话,说明对乙肝有免疫力,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被传染的。家庭成员属于密切接触者,这样的高危人群都建议最好接种乙肝疫苗,使机体产生表面抗体,这样不管是唾液也好,还有生活当中密切接触也好,还是家人共同在生活在一起,这种密切接触有了抗体就不会感染了。
我和有肝炎的人握手、拥抱这些密切接触,会感染肝炎吗?
像握手、拥抱这些接触,都是安全的。我们没必要歧视肝炎患者,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完全可以的。
专家提醒
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7千万,属于肝炎的重灾区。乙肝和丙肝,可转为慢性肝病,最后可演变为肝硬化、肝癌。
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最主要得病因就是慢性病毒性肝炎,而导致肝癌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就是乙肝(HBV)和丙肝(HCV)。在肝癌人群中,90%的患者都有乙肝病毒感染的情况,约5%~8%抗H丙肝抗体阳性。
肝癌的发生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10%-30%慢性乙肝患者经过至少5-10年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中又有5%-10%经过至少5-10年转变为肝癌,也有部分患者是肝硬化与肝癌同步发生发展的。
肝癌是一个沉默的癌症,发病比较隐蔽,早期缺乏典型临床表现,一般都没有任何感觉;少数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乏力等情况,这些情况很容易被忽视。等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如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肝硬化(体重下降、面黄肌瘦、齿龈出血、呕血、蜘蛛痣、肝掌、腹水),再去就医时,往往已经是肝癌晚期了。
如何预防肝炎?
#01
要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癌变迹象
(1)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患者或者携带者;
(2)有肝癌家族史者,尤其是近亲中存在肝癌病史者;
(3)酒精或非酒精性肝病者;
(4)有慢性肝炎,尤其有肝硬化者;
(5)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
(6)40岁以上男性;
(7)长期居住在肝癌高发区。
#02
从源头上做起,预防肝炎病毒感染
目前乙肝疫苗已经普遍应用,通过对新生儿及重点人群的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已使我国的乙肝病病毒感染者减少了万。
接种方法:全程接种3针,按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二及第三针疫苗;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妈妈怀孕期间应遵医嘱进行阻断,单用疫苗阻断母婴传播保护率达87.8%,联合应用乙肝免疫球蛋白保护率达95-97%。接种过乙肝疫苗以后,也还是需要定期体检的,筛查乙肝,以防漏网之鱼。
#03
用药要谨慎,以免导致药物性肝炎
肝脏是我们人体内主要解毒器官,有害物质,如细菌、化学药物等都要经过肝脏分解去毒,部分药物服用后会引起肝脏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药物性肝炎。
患病后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并要定期复查肝功能。也不要盲目的服用一些中药、保健品,可能损害肝脏。
#04
日常生活如何护肝
(1)减少酒精摄入:酒精是促使乙肝患者向肝硬化及肝癌转化的最大危险因素。年美国临床肿瘤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2%的肝癌与饮酒相关。酒精是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肝癌的催化剂,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患者必须绝对忌酒。
(2)少食咸菜等腌制食物,避免食用霉变食物:已知与食物有关的致癌毒物有:霉变粮食中的黄曲霉素、腌制食物和剩饭剩菜中的亚硝胺、熏制食物中的苯并芘、油炸食物中的多环芳烃等。
(3)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及熬夜等不良作息规律,长期疲劳尤其是熬夜不利于肝脏的休息和自我修复。
(4)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脂肪肝、糖尿病等肝癌危险因素的出现。
(5)保持心情愉悦:怒伤肝,不良的情绪也会对肝脏造成极大的损害。
结语
如今,病毒性肝炎已被视为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年消除肝炎危害的目标,它已成为全球肝病防治领域的“一号课题”!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面对肝炎,都应该及时做出紧急的预防措施。
(图文来源于网络,侵删)
编辑丨李慧婷
审核
巨广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