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正是各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时候。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热点,就都和天气有关:一个是爽口解暑的酸奶,一个是梅雨季长得最肥的蘑菇。
这两件事说起来,还都有点匪夷所思......
酸奶也能“爆炸”伤人?夏天喝点酸奶,清凉又有营养,本来是件好事。
但身在广东深圳的送奶工唐先生,却遭遇了“酸奶爆炸”事件。
当时,他接到客户投诉,说有一批酸奶都鼓包了,于是自己到店里查验。
没想到,刚揭开外面的塑料袋,酸奶瓶盖突然炸开,打到了他的眼睛,之后又飞出去几米远。
(动图来源:看看新闻)
猝不及防的唐先生,眼睛被巨大的冲击力“炸伤”,可能要面临手术。
(图片来源:看看新闻)
而去网上搜一下会发现,这类事件还不是个例,而且多发生在夏季。
(截图来自网页搜索)
好好的酸奶怎么会突然爆炸呢?
原因还在于其中的乳酸菌。
乳酸菌的名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但你可能不知道,乳酸菌并不是特定的某一种菌,而是一类能以糖为原料、发酵产生乳酸的细菌总称。
在酸奶的国家标准中,对乳酸菌的最低含量也有明确规定。
(截图来源: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
有些乳酸菌比较专一,发酵基本只会产生乳酸,称为正型乳酸发酵。这种情况下,酸奶放久了也不至于爆炸。
而另一些乳酸菌除了乳酸外,还会产生醋酸、酒精、二氧化碳等,称为异型乳酸发酵。
问题出就出在这里面的二氧化碳身上,因为它是气体,在密闭的酸奶瓶里越积越多,就会出现鼓包胀袋。
(图片来自网络)
再加上夏天温度高,如果酸奶没有妥善冷藏,乳酸菌会更加活跃,产生气体的过程也大大加速。
一旦突破了容器能承受的极限,轻微的碰撞都可能让瓶盖像子弹一样喷射出去,导致唐先生身上发生的悲剧。
(实验图来源:电视节目《走进中国消防》)
就算不发生爆炸,酸奶的口感、品质、活性乳酸菌数量也会大打折扣。
那咱们该如何避免呢?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注意??
1挑选买酸奶时,先观察酸奶是不是放在冷柜里,外包装有无异常,鼓包、胀气的酸奶一定不要买。
另外记得看日期,酸奶的保质期通常只有7~21天。如果购买了临期的打折酸奶,记得尽早喝完。
2贮藏酸奶买回家后,应该及时放进冰箱冷藏。能设置冰箱温度的话,最好调到4℃左右。
路上耽搁了一会也没事,在室温下放不超过2个小时,一般问题不大。
3丢弃如果酸奶实在没喝完、或者没来得及喝就过期了,也别乱丢。
记得小心拧开盖子(方向不要冲着人),把剩下的液体倒掉,或者作为易腐垃圾处理。不仅保证了安全,也响应了垃圾分类的号召呢~
资料来源:
[1]GB-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酵乳
[2]尹胜利,杜鉴,徐晨.乳酸菌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J].食品科技,(09):25-29.
[3]许谦.保存温度对酸奶品质及活性乳酸菌含量的影响[J].微生物学杂志,(4):67-70.
[4]ChenC,ZhaoS,HaoG,etal.Roleoflacticacidbacteriaontheyogurtflavour:A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FoodProperties,,20(sup1):S-S.
[5]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