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剂、生物制剂、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在药物使用过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及其代谢产物或由于特殊体质对药物的超敏感性或耐受性降低所导致的肝脏损伤称为药物性肝损伤,亦称药物性肝病,临床上可表现为各种急慢性肝病,轻者停药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能危及生命、需积极治疗、抢救。
药物性肝损伤临床表现:
药物性肝病可以表现为目前所知任何类型急性或慢性肝脏疾病,其中急性肝损伤约占报告病例数的90%以上,少数患者可发生威胁生命的暴发性或重症肝功能衰竭。
急性药物型肝病若为肝细胞型,可表现为肝炎型,在黄疸出现前1~2天有乏力、胃纳减退、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尿色深等前驱症状。严重病例可呈肝衰竭表现,可并发肝昏迷而死亡。生化检查ALT、AST明显增高,可伴有血清胆红素升高;亦可表现为脂肪肝型,临床特点为脂肪肝、氮质血症和胰腺炎。
一般在连续用药3~5天以上,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上腹痛、尿色深、肝肿大、黄疸、肾功能减退,有少尿、血尿素氮增高及代谢性酸中毒。生化检查ALT及AST明显增高,血清胆红素一般低于17.1μmol/L,亦可高达51.3μmol/L。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偶有血糖过低,本病预后差,如不及时停药,病死率很高。急性药物型肝病还可表现为肝内胆淤型药物性肝炎,包括单纯淤胆型,临床表现为起病隐袭,常无前驱症状,发病时无发热、皮痛或嗜酸粒细胞增多。黄疸轻,于停药后很快消失。生化检查AST增高,碱性磷酸酶和胆固醇大多正常;淤胆伴炎症型肝炎可有发热、畏寒、恶心、腹胀、乏力、皮疹,随后出现黄疸,皮肤瘙痒,大便色浅,肝大并压痛,嗜酸细胞增加。生化检查胆红素、ALT、AST、胆固醇及碱性磷酸酶均中高度升高。混合型药物性肝炎既有肝炎型的表现亦有胆汁淤积的表现。
根据临床类型不同,慢性药物性肝病可以有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等表现,如为血管病变[包括肝静脉血栓、肝小静脉闭塞症(VOD)]、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特发性门脉高压),临床上主要为门脉高压的表现。如出现腹水、肝脏肿大、腹部膨隆及黄疸等,VOD患者可出现肝衰竭,表现为血清胆红素迅速升高、体重明显增加,示V0D病情严重,病死率近%。
如何避免药物性肝损伤:
1、不吃来路不明、成分不清的食品、保健品、补品、土方。中药尽医院或中药店购买,遵嘱服用。如含有易引起肝损的中药成分,尤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严格按医嘱或说明书服用药物。医院开的处方药,务必和医生确认好药的用法、剂量和疗程,按医生规定的频率定期复查,一般西药中容易引起肝损的药物认识比较清楚,医生会提前告知,并叮嘱定期复查肝功能。如果是非处方药,务必按照说明书或药店药师的建议服用,尤其是感冒药,当中含有易引起肝损的对乙酰氨基酚,千万不能超量服药。
3、认识肝损伤早期表现,及时就诊,早期发现。没力气、恶心、腹部不适,胃口变差等往往最早出现,还会有皮肤变黄,眼睛变黄,尿液变黄。值得注意的是,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表现不特异,常常容易被人们当做“吃坏肚子、感冒”等而耽误及时就诊。所以,如果您周围的家人或朋友近期服用了药物之后出现上述表现,一定要提醒他及时就医检查。
药物性肝损伤认识误区:
误区一:只有西药才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是药三分毒”,是人们常挂嘴边的话,但很多人对这句话只理解对了一半,以为这里的药物指的主要是“西药”,看到西药说明书上密密麻麻的药物不良反应信息,加上有时医生叮嘱要定期检查肝功能,难免对吃下去之后的安全性提心吊胆。而中药和补品就不一样了,中药毒副作用小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也很少有长长的不良反应说明书“吓唬”人,但真实情况是,食品、药品、保健品,中药、西药、中成药对肝脏造成的毒副作用都会造成药物性肝损伤。在这里,尤其要把一些“惯犯”揪出来引起大家注意。
目前已知全球有1多种上市药物具有潜在肝毒性,常见的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抗感染药物(含抗结核药物)、抗肿瘤药物、激素类药物、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代谢性疾病用药等。其中对乙酰氨基酚是国外引起急性肝衰竭的最常见原因,我国最常见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有抗结核药物、中草药、抗生素、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对药物存在一些误区,对西药特别抵触,觉得都伤肝,但是特别热衷于吃偏方、土方、中成药或者植物提取物,觉得这些是纯天然、无公害、无毒性,非常安全。实则不然,中草药是引起肝损害最常见的药物之一,临床上常见这些中草药或膳食补充剂引起的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例如将“土三七”(菊三七)当做三七误服致肝小静脉闭塞,何首乌导致急性肝衰竭等。
误区二:药物性肝损伤后果不严重
“是药三分毒”,可药物毒到什么程度,每个人心里却有着长短不一的一把尺。有人说,我知道吃药会有一些副作用,比如胃肠道不舒服,起皮疹,如果真的出现,及时停药,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有人说,一些中药/补品的毒副作用本来也小,就算不走运真的肝损了,停药后吃点保肝药,应该也没什么大事。这种观念风险很大,肝损伤不同于胃肠道反应这类副作用,在早期身体基本没有什么感觉,往往只是精神不好,没力气,胃口差等不特异的表现,患者误认为是工作劳累而未引起重视,等到小便颜色明显加深,甚至明显的牙龈出血才发现不对劲,这时候肝脏损伤已经非常严重了。而更需要人们知道的是,即使现在医疗技术突飞猛进,目前对于严重的肝损伤救治成功率仍不足50%。
就医与治疗:
若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食欲减退、发烧、黄疸、肝区胀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时,医院就诊、对症治疗。
医院河医院区肝胆胰外一科一病区专家坐诊表
病区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