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全国爱肝日肝癌治疗新方案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

全国爱肝日

而今年全国爱肝日的主题是

“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治愈肝炎”

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旨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普及各种类型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有效防治肝炎及其并发症。

有朋友就会问了

为什么强调主动筛查?

我们的肝脏是一个沉默的器官

大多数人对肝脏健康的防治认知有限

未养成每年体检的习惯

即便肝脏出现轻微不适,也常被忽略

未能在疾病的初期及时予以干预

因此,一定要

定期检查、爱肝护肝

近日,我院肝胆胰脾外科接诊了一位晚期肝癌患者。

由于确诊潜伏的肝癌时已是中晚期,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的风险非常大。

我院医师团队决定采用“靶向联合免疫+介入治疗”的转化治疗方案,成功由初诊时“不可切除”转化为“可切除”,切除的病理标本未发现有活性的肿瘤细胞!

目前,患者恢复良好!

肝癌,潜伏“杀手”

“真是太感谢了,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43岁的刘先生,平时身体强健,一次摔跤后出现上腹部剧痛,这一检查可不得了:腹部藏着一枚“夺命炸弹”——肝尾状叶巨大肝癌,同时伴随左肝转移,肿瘤体积巨大!

“为啥一发现已经是中晚期?”刘先生久久不能释怀。

肝胆胰脾外科主任万云乐主任医师表示,早期肝癌通常只有上腹闷胀、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多数人以为只是“消化不良”、“胃炎”等小问题,等后期有明显肝疼、腹水、黄疸等表现时,大部分已经中晚期;另一方面,肝脏具有强大的代偿功能,肝功能检查没问题不等于“万事大吉”,若忽视了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也最终导致不可控。

随着进一步检查发现,刘先生的肝脏肿瘤不仅体积巨大,肝脏肿瘤内部还正在出血!

由于刘先生因长期乙肝病毒感染、肝硬化严重导致肝储备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如果此时施行肝脏肿瘤切除术,手术风险极大,也极其容易出现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或无法彻底切除肿瘤的情况,难道真的走进死胡同了吗?

“转化治疗”带来新希望

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李国林副主任医师表示,手术切除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终极大法”,但是,很多患者发现时就是中晚期,手术切除暂时无法实现肿瘤根治的目的,需要先通过靶免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放疗等转化治疗的手段,为后期手术创造机会。

经过胆胰脾外科系统全面的评估后,刘先生接受了较为缓和的消融治疗,制定了靶向联合免疫+介入的治疗方案。

“没想到,治疗效果意外得好!”

两个治疗周期后,肿瘤体积显著缩小,肿瘤指标AFP呈显著下降,乙肝病毒DNA拷贝数接近正常,肝功能也得到极大改善。

▲肝胆胰脾外科万云乐、李国林团队为患者成功切除肝脏肿瘤

再次充分评估及准备后,万云乐、李国林团队成功切除肿瘤。

经过化验,手术中切下的肝脏肿瘤组织内为广泛坏死,肿瘤病灶内无残存的肝癌细胞,也就是前期的转化治疗使肿瘤获得了病理学的完全缓解。

前期的消融治疗功不可没,这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幕……术后第8天,刘先生顺利康复出院。

半年后复查,情况良好,未发现肿瘤复发转移的征象。

▲精准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肝脏肿瘤的变化,腹部CT图像的比较

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李国林强调,随着医疗手段发展,药物更新换代,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拯救了许多家庭。

因此,应该积极的对进行系统治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更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最新发布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年版)》,对肝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有助于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肝癌疗效的关键。

这些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过度饮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

李国林提醒到,肝癌术后需要注意规律服药(对于有乙型肝炎的背景的患者,更应该坚持终身抗病毒治疗),规律复查随诊,清淡饮食、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肿瘤复发的可能,积极配合相应治疗。

本文指导专家

肝胆胰脾外科万云乐主任医师

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获“岭南名医”,“羊城好医生”称号。

学术任职: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肝胆胰微创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学会外科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肝胆外科分会常委等。

学术专长:一直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尤其擅长原发性肝癌,胆道疾病,胰腺疾病,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和甲状腺、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对腹腔镜微创手术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参加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国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三项,获得科技成果奖三项,发表论文多篇。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上午

肝胆胰脾外科李国林副主任医师

肝胆胰脾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副主任医师

学术任职: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肿瘤微创诊疗专业委员会秘书兼青年副主委,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副主委,广东省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州市医师协会普通外科微创专业医师分会委员。

学术专长:专注于肝胆胰疾病的诊断、微创手术治疗以及中晚期肿瘤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是国内较早参与开展肝胆胰微创手术的成员之一,在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精准外科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根治性清扫、良性(低度恶性)肿瘤的器官功能保护手术方面具有丰富经验。

曾获第二届广东省腔镜基本技能大赛亚军及缝合打结单项冠军;中国普外科青年医师和基层医师手术规范化视频比赛分站冠军;广东医师协会“肝切除术围手术期管理”大赛亚军;两次晋级中华医学会金手指手术视频大赛全国总决赛。

曾获“中山大学优秀临床教学管理人员”、“住培优秀带教老师”、“叶任高-李幼姬”临床医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本科优秀临床教师”等称号。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在国内外专业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责任编辑:张源泉

初审:戴希安

审核:简文杨

审定发布:朱昌平

内容来源:中山六院

图/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bx/96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