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重疾险理赔之急性重症肝炎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天津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618889.html

(本文是野猪乔治的第32篇原创文章)

本文将对版重疾定义使用规范中的第8种重疾——急性重症肝炎或亚急性重症肝炎的理赔进行深度解读。下篇将对相应的轻症疾病进行解读。

01重疾条款

急性重症肝炎或亚急性重症肝炎(重疾条款):指因肝炎病毒感染引起肝脏组织弥漫性坏死,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且经血清学或病毒学检查证实,并须满足下列全部条件:(1)重度黄疸或黄疸迅速加重;(2)肝性脑病;(3)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体积急速萎缩;(4)肝功能指标进行性恶化。

02逐条解读

首先,得是肝炎病毒感染(包括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等),不能是化学损伤性(包括酒精、药物、毒物等)肝炎。其次,需经血清学检查或病毒学检查证实是肝炎病毒感染。这个前提算是中规中矩,不难达到,只是被排除了比较常见的化学损伤性急性肝炎。

2.1重度黄疸或黄疸迅速加重

黄疸的诊断是根据抽血化验,测定血清总胆红素(serumtotalbilirubin,STB)浓度。

通常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关,肝衰竭患者血清胆红素可呈进行性升高,每天上升≥1倍正常值上限。

黄疸前期: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如厌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及右上腹不适等,常常疲乏无力,部分患者可有发热,伴或不伴血清病样表现,如关节痛、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后期可以出现尿黄。黄疸期:此期的主要表现是黄疸,包括尿黄、巩膜和皮肤黄染,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表现继续存在,但常常可减轻。

2.2肝性脑病

肠道中未被吸收的氨基酸、未被消化的蛋白质,在大肠埃希菌的作用下脱去氨基生成氨,以及血液中的尿素渗入肠道,经大肠埃希菌分解产生的氨,均可经肠道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的毒性,而肝脏是唯一能解除氨毒性的人体器官,大部分氨在肝脏内通过鸟氨酸循环生成尿素,经肾脏随尿排出体外,一部分氨在肝、肾、脑等器官中与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最终形成铵盐随尿排出体外。肝脏利用氨来合成尿素,是保证血氨正常至关重要的一环,在肝硬化及急性肝衰竭等严重肝损害时,如果80%以上的肝组织被破坏,氨就不能被解毒,从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积聚,引起肝性脑病。成人血氨正常值:18~72μmol/L。

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又称肝性昏迷,是指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2.3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脏体积急速萎缩

关于肝脏的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已经很少应用,主要还用于发现肝内胆管积气和肝内高密度钙化病变(肝内胆管结石、炎性和肿瘤性钙化灶等)。肝脏血管造影还用于肝肿瘤的介入治疗。

2)B超是目前肝脏疾病首选和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二维超声检查可敏感地发现肝脏大小、形态、边缘、实质、肝内胆管和血管的异常改变,从而检出病变病并明确诊断;多普勒超声能反映病变的血流状况。

3)CT平扫和增强:CT平扫能发现肝脏的大多数疾病,其中肝囊肿、脂肪肝、肝硬化及出血性、钙化性病变等,结合CT值的侧量,常可做出明确诊断;增强CT在CT平扫发现肝脏异常而难以诊断、且需同时观察肝脏血管情况时常规需行增强检查。

4)MRI检查:通常作为肝脏疾病B超和/或CT检查后的补充检查技术,主要用于疾病的鉴别诊断,此外,对早期肝细胞癌,MRI检查可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同样也分为MRI平扫和增强检查。

所以,肝脏影像学检查首选和最常见的就是B超,肝萎缩表现为全肝体积缩小、常有变形、肝外缘与腹壁距离增宽、肝裂、胆囊窝增宽等。

2.4肝功能指标进行性恶化

肝功能指标,这个定义是比较模糊的,医院设定的肝功能检查项目是不同的、医院针对不同病情的病人,所做的肝功能化验项目也可以不同。例如常见的有肝功8项、肝功10项、肝功12项等。肝功能检查常见的项目主要包括:

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反映肝实质损害的指标);

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红素、谷氨酰转肽酶(反映胆红素代谢及胆汁淤积的指标);

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胆碱酯酶、碱性磷酸酶、凝血酶原时间(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指标)等。

急性肝损伤的实验室检测最主要的变化特征,是转氨酶的显著升高,ALTU/L、ASTU/L,通常超过正常值上限的8倍以上;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是急性肝损伤预后最重要的预测指标,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如果血清总胆红素STBμmol/L,PT延长在4秒以上,预示严重肝损伤的发生,应警惕肝衰竭发生的可能性;如果PT延长在20秒以上,则预示病人有死亡的高度危险性。

所谓进行性恶化,也就是要求这些指标跟随病情发展的轻重程度,呈现出对应的高低浓度变化。

03综合点评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根据中华医学会《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年)》的报道,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HBsAg阳性)的流行率为5%~6%,慢性HBV感染者约万人,数量极其庞大。

而急性、亚急性肝炎主要包括急性病毒性肝炎(在我国主要是乙肝)、急性缺血性肝损伤和化学损伤性肝炎(酒精、药物、毒物)。由于乙肝疫苗的普及,急性乙肝的发病率逐年下降,根据年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数据,中国年急性乙肝的发病率仅为5.6/10万。版重疾定义规范明确排除了急性缺血性肝炎、化学损伤性肝炎,只保障急性病毒性肝炎,而即便是急性病毒性肝炎,实际上也仅仅70%的急性甲型肝炎、33%~50%的急性乙型肝炎、20%~33%的急性丙型肝炎出现黄疸,其余是不出现黄疸的;且急性甲型肝炎和急性乙型肝炎通常为自限性疾病,大多数病人可完全恢复,而急性丙型肝炎有80%~85%可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

从以上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实践来看,重疾险条款中规定的急性重症肝炎或亚急性重症肝炎获得赔偿的概率是极低的。

遗憾的是目前的重疾险定义对数量庞大的慢性肝炎患者视而不见,仅仅将急诊、亚急性重症肝炎纳入保障范围。作为保险经纪人,我们也应该在适当的时机积极呼吁,保险公司设计的重疾险对于一些常见高发、需要长期费用支出的疾病的理赔应该更有诚意,保险公司和保险行业真正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而不是利用规则制定方的优势地位制定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条款,只有保险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才能真正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这个行业也才能更长久和有价值。

参考文献:

[1]万学红,卢雪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魏来,李太生.内科学感染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徐克,龚启勇,韩萍.医学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中华全科医师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编写专家组.慢性乙型肝炎基层诊疗指南(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

[5]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肝衰竭诊治指南(2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3,21(3):-.

[6]贾继东,魏来,侯金林,等.《中国肝病诊疗管理规范》白皮书(节选)[J].临床肝胆病杂志,4,3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bx/7661.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