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土方”称
吃苦胆可以去火养生
你们相信吗?
最近又有人信了
结果险些送命!
年前,江苏常州的老张买了条4公斤重的草鱼,杀鱼时看到鱼肚中硕大的鱼胆后,患有糖尿病的他想起了“土方”:糖尿病患者吃点“苦”可以帮助控制血糖,还能养生。于是,他将6厘米长的鱼胆吞进了肚子。
吞下鱼胆4小时后,老张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在家休养了5天,老张的症状非但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医院急诊。
医生介绍,到医院时老张全身的皮肤、眼睛巩膜发黄,尿量很少,情况不容乐观。检查显示,肝肾功能指标严重超标,医生诊断为鱼胆中毒、急性肾损伤、急性肝功能不全,病情危重。
医护团队立即给予血液透析、护肝、退黄等对症处理。经过十余天的抢救治疗,3月2日上午,老张终于恢复健康,安心出院了。
每年因为误食鱼胆
导致中毒的情况并不鲜见
生吞鱼胆
为什么这么可怕?
鱼胆为什么不能吃?
大多数鱼的鱼胆中均含有毒物质,比如组胺、氢氰酸、胆酸等,而且这些毒素不易被酒精或者加热破坏,也就是说不论生吞、煮熟或用酒浸泡后吞服鱼胆,均可能引起中毒。
这些毒素可以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还能导致心肌的损害以及神经系统的损害,严重者甚至会有死亡的风险,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还大。
一般吞食鱼重0.5公斤的鱼胆四五个,或是鱼重2公斤的鱼胆1个,即可引起中毒;吞食鱼重2.5公斤的鱼胆2个或鱼重5公斤的鱼胆1个就可能导致死亡。
因此,一定要记住,鱼胆千万不能吃。
哪些鱼胆有毒?
有实验结果显示,鱼胆的毒性跟鱼的种类相关性很大,鱼胆毒性大小:鲫鱼团头鲂青鱼鲮鱼鲢鱼鳙鱼翘嘴鱼鲤鱼草鱼。虽然不是所有的鱼胆都有毒,但如果不确定的话最好全都不要吃。
鱼胆中毒有哪些症状?
鱼胆中毒起病急,可在食用后1~3小时发病,最早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进而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转氨酶升高,肾间质水肿,出现少尿、无尿,严重者会出现肾功能衰竭等症状。由于鱼胆胆汁成分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的解毒药物。
误食鱼胆怎么办?
一旦发现误食鱼胆时,早期可以通过催吐的方法使毒物排出,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喝点鸡蛋清、牛奶,保护胃黏膜、延缓胆汁吸收,并及时就医。
提醒
在杀鱼时,一定要注意将鱼胆清理干净。如果不小心弄破了鱼胆,要注意把沾染胆汁的鱼肉切掉,如果鱼胆污染鱼肉的范围较大,最好把鱼丢掉。
鱼胆有毒不能吃
切不可听信所谓的土方、偏方
以免损害身体健康
分享出去,或许您的亲戚朋友需要它!
图文来源: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