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肝衰竭原因
治疗肝衰竭
肝衰竭表现
肝衰竭饮食
肝衰竭移植
肝衰竭注意

科普不容小觑的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虽然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但并非是一种独立的疾病。

许多人在日常体检中发现了脂肪肝,但对脂肪肝的观念,认识模糊,一般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认为这是小事,有脂肪肝很正常,许多人都没有去认真诊治,确实也没事。其实,一般发现了脂肪肝,多数为轻度或中度脂肪肝患者,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易于被人们忽视,但重者病情凶猛会导致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1

肥胖性脂肪肝: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的肥胖症合并脂肪肝,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病变率高达61%~94%。肥胖人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可减少或消失。

2

酒精性脂肪肝:长期嗜酒者肝穿刺活检,75%~95%有脂肪浸润。还有人观察,每天饮酒超过80~克则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

3

快速减肥性脂肪肝:禁食、过分节食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增加,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

营养不良性脂肪肝:营养不良导致蛋白质缺乏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5

糖尿病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中约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变既与肥胖程度有关,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6

药物性脂肪肝: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如四环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嘌呤霉素、环已胺、吐根碱以及砷、铅、银、汞等。降脂药也可通过干扰脂蛋白的代谢而形成脂肪肝。

7

.妊娠脂肪肝: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

8

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接受皮质激素治疗后,脂肪肝更容易发生。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目前,许多人对脂肪肝的认识,还停留在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上。脂肪肝并不仅仅能体现在肝功能异常。例如,酒精性脂肪肝不单累及肝脏,还会造成糖脂代谢紊乱,危险性远超过肝炎与肝纤维化。脂肪肝患者还容易出现代谢紊乱问题。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就是脂肪肝。所以,脂肪肝患者除了留意肝纤维化与肝硬化外,还要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要积极治疗可能出现的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脂肪肝发病率逐年上升,危害不容小觑。脂肪肝患者不要随波逐流,延误治疗。脂肪肝的治疗,并非指一定要吃药。食疗,也是很好的恢复方法。平时要调整饮食结构,不乱吃保肝药物。因为,脂肪肝患者肝脏内沉积大量的脂肪,要减少油脂与高脂肪摄入,避免饮酒对肝脏的进一步刺激,戒酒、戒高动物脂肪、适当的有氧运动,通常半年到一年左右再次复查肝功能可以恢复正常。另外,还需要强调的是,如果需要治疗的还是要求助于专业的消化内科、肝病科的专家给予正规的指导意见。

作者:医院消化内科洪光

赞赏

长按







































复方倍他米松撒布
复方倍他米松撒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huangx.com/gsjbx/58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