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中产阶级和贫困家庭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最高票回答只有短短一句话:
不大,就隔一场重病而已。
这答案真实又扎心。
金钱在平日里,是“钱不是万能的”道德标杆,但真到了紧急时刻,它是活下去的基础。
有钱,治病;没钱,等死。
这简单的法则背后是残忍的赤裸裸的现实。
要摧毁一个家庭,只需要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即使是富裕的中产家庭,在重大疾病面前也没有还手之力。以下内容来自知乎上最近一则“住院72天,我卖了两套房”的真实故事。对的,你没看错,两套房扔ICU里,连响都听不到。医生说,至于能活多久,就看你们准备了多少钱,但住了72天院、卖了2套房、花费多万,他的母亲还是走了。然而横在我们眼前的现实是,在中国,有多少病人因为没有钱,连争取时间的机会都没有呢。你以为只有穷人的命运才会这样,有房有车的中产阶层,都抵不过一场流感,中产和破产之间、小康和赤贫之间,真的只隔一场病!人人羡慕的中产家庭,为什么也这么脆弱呢?现在解读一下中产家庭背后的故事:
中产阶级,其实是中国最焦虑的一群人!
作为社会和家庭的支柱,中产比很多人更努力。但实际上,中产阶级让人羡慕的光鲜亮丽,正是他们内心的焦虑痛点。
上有老下有小,甚至还有几只宠物在家嗷嗷待哺,所以他们不能倒下;要维持高消费和高品质的生活,就必须在职场不断向上爬以防被淘汰;会挣钱也很花钱的他们必须要学会理财,只有资产保值增值了,才能跑赢通货膨胀……
一场大病,就可以把中产打回原形。
职场、家庭、贷款……尽管中产在努力追求生活的品质,也很重视健康。但是生活的重压之下,不少人的身体,早早就亮起了红灯。
顶梁柱不好当,压力过大、过劳,让很多生活不规律的中产早早地出现了颈椎腰椎疼痛、内分泌失调、肠胃疾病等慢性疾病,更是让他们成为恶性肿瘤,也就是癌症的高危人群。
除此之外,竞争激烈、心理压力增大引起的精神紧张也是肿瘤发病的重要因素。
疾病来临的时候,没有人是VIP,看起来光鲜亮丽的中产家庭,一场大病就会将他们击碎。
年的时候,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朋友圈,作为北京的中产阶级家庭,在一场流感面前,体会到了一夜回到了解放前的感觉。
文章作者是北京某企业的高管,在60岁的岳父患上流感后,为了医院四处奔求。
尽医院,但ICU一天2万的花费也让家庭吃不消,甚至考虑卖掉北京的住房。在花了大笔资金治疗之后,作者的岳父却还是没能救回来。
中产家庭万户,胡润研究院表示,截至年8月,中国大陆中产家庭数量已达万户,其中新中产万户以上。北京是拥有最多中产家庭的城市,其次是上海,这两省市加上广东的中产家庭数量共占全国(除港澳台)的50%。按区域来看,华东地区的中产家庭规模最大,占全国四成以上,达万户。
你是否也属于中产阶级家庭这档?
电影《我不是药神》一上映就引起舆论热潮: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部分癌症的治愈率高达80%以上,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大多数早期癌通过手术可以根除,并长期存活(80-90%可治愈)。例如: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91%以上,早期宫颈癌10年生存率可达94%,早期乳腺癌治愈率达95%以上,大肠癌息肉顶部癌变摘除治愈率96%以上,有的“小肝癌”患者手术后20余年仍健在。如果家里养了一个白血病,会是怎样的一个花费呢?知乎真实案例:被誉为“澳门赌王”的何鸿燊不可谓是重量级的大富豪,身价千亿,长年位于福布斯排行榜第十九位。
有人可能笑笑,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够花不就可以了?
可是你知道,普通家庭和富裕家庭,很多时候差距并不在衣食住行上,而是,你有足够的钱换命吗?
最近,有香港媒体爆料:何鸿燊入住ICU,护士24小时看护,每日费用高达86万元。
更有人称,97岁高龄的何鸿燊,其实早在好几年前就已经病入膏肓了,如果是普通人,可能早就撒手人寰,而赌王硬是靠着过硬的医疗手段续了好几年的命。
据了解,何鸿燊这几年的医疗费用,至少1.7亿元。
都说生命无价,可是你看,一场病面前,无价针对的只是穷人,看不起病自然就无价;但是对于富人来说,生命,只是稍微有点贵罢了。
生命就是那么宝贵,那怕只有一天的光阴都值得人们无视争取过程的痛苦并倾其所有!同样的案例,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被称为“苹果教父”,史蒂夫·乔布斯,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年乔布斯被诊断出患有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同样也是花重金维持了几年的生命时间,一直都在与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作斗争,在于病魔斗争期间依然推出了很多经典产品,Mac、iPod、iTunesStore、iPhone、ipad是众所周知的产品,乔布斯年10月5日去世,维持了近9年时间。
很多年轻人,每个月拿着三四千的工资,感觉每个月吃喝玩乐也就够了,再透支下信用卡花呗还能买点奢侈品,月光真快乐。
现在想想这些年轻的80后,90后,00后们,尤其是后两者,如果家庭条件好也罢了,明明是家庭条件一般或者差,农村出身,对钱没有概念,挣得钱花起来大手大脚,只为自己生活舒适舒服一些,也不为家人想想,难道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将来还有面临重大花大钱的地方,到时候银行卡中少可怜的余额能应对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吗?
这年头,消费主义盛行,所有铺天盖地的广告与营销都在告诉你,趁年轻多享受,月薪也要透支买名牌才能算是个精致青年。
是不是听起来挺畅快的?
可是你不知道,你年轻时所填的坑,都会在你人到中年的时候还回来。
可真到意外情况,普通家庭中的一个人生了一场大病,可能压垮整个家庭。
我有一个朋友,中产阶级家庭。平时吃喝玩乐其实与我们普通人无异,年底的时候,他被确诊癌症,一家人为了给他治病,房也卖了,车也卖了。
可是生命就是那么宝贵,只有一天的光阴都值得人们无视争取过程的痛苦并倾其所有!
为了缓解病情,三万块的药不能断,几百万的家底几年内迅速掏空。能怎么办呢?病得治啊!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普通家庭和中产家庭的差距,平时不觉得有钱没钱有多大区别,不过就是一张床,三顿饭的事情。
可扪心自问,如果哪天自己有了大病,真的拿的出百万家产续命吗?到时候怎么办呢,在病床上活活痛死吗?
前几年有这样一则新闻。
一名男子患上强直性脊柱炎,需做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费用要30万。不做手术,就只有死路一条
而家里,只有63岁的年迈老母,根本无力负担高额的手术费。只能听天由命了!
这就是普通家庭的悲哀,没有钱,你什么都留不住。
这些逼迫人们的、考验人性的伦理困境,是否有一个调和甚至规避的方案?我想是存在的,比如实行全民医疗保障,所有这些压着人性挣扎的问题就能大大的减少(可能我们这一代赶不上)。在这种制度保障下,一批有学术造旨有声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给出全力治疗,医学专家给病人及家属一个客观的评估,说明利弊所在,然后由病人及家属共同去决择去面对是接受非常痛苦的治疗过程还是由家人的陪伴下听候上帝的安排。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过多考虑因由经济问题而产生的种种人性的考验(国家出钱报销,也许再发展年,真正的“共产”了才行),或许这是面对两难伦理困境的一种方法吧?----------------------------------------------------------------------
我们无法改变整个大环境的医疗体制,这种大背景下,渺小的个人宛如蝼蚁,疾病死亡都无法撼动这尊巨佛。
我们要打工多久才能赚回来这些治疗费用,中国式悲剧:一人大病,全家判刑。
饮食的不规律、环境的恶化,让我们的身体在癌化,趁现在身体还OK,趁着年轻有精力,多折腾多赚钱,在中年到来前,让卡里那串数字够长。
否则,时间一到,你必将在自责与恐慌中挣扎。
前段时间,看到一份新闻,提及到80后的中年人,上有70父母,下有几岁大闺女。不敢生病,坚持跑步5年,身体基本没有问题,一年会跑4到5场马拉松,保持健康状态,30年以后争取不成为孩子们的负担。也许他给我们做了个表率吧,工作之余,坚持锻炼身体是多么的重要!
另外,趁早,及时为家人准备好大病保险,尤其是家中年迈的父母。再就是给自己上一份,为自己的未来添加一份保障。
同时和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让父母及其他人饮食作息规律,饮食清淡,远离三高,体重胖的该减肥的减肥,缺乏锻炼的该锻炼的锻炼,一个家庭中,都是重要的成员,少了谁都不是个完整的家庭,大家相互监督相互督促,免得不必要的麻烦。
医院开始,医院结束,趁一切还来得及,未雨绸缪才是硬道理!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