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深圳大件事”
ID:nandusz
前两天深圳气温一路下跌
网友纷纷表示外套安排上了
▼
更有不少人留言说
这个天气担心会不会感冒
▼
这个时候感冒可是件麻烦事
如果感冒症状不重的话
很多人可能都会选择自己买点药吃
但vivi要提醒大家
药可不能随便乱吃
近日,深圳就有人因感冒乱吃药
吃出了大问题!
乱服“感冒药”
深圳一男子变身“小黄人”
张明(化名)今年39岁,在深圳开着一家装修公司,春节回了四川老家过年。平时身体健康,20天前,张明因受凉感冒后出现发热。
由于新冠病毒疫情还没结束,医院是件“危险”的事情,张明妈妈把家里的感冒清颗粒、感冒冲剂、扑热息痛,还有成分不明的中药“头痛粉”给了张明服用。
吃了“感冒药”后
张明却感觉不对劲
▼
他逐渐腹胀,皮肤和眼睛都变黄了,尿液也变成褐色,而且这些症状逐日加重,几乎成了“小黄人”。家人发现不妥,医院。张明赶回深圳,医院肝胆外科,医生立即给他查肝功能等指标,化验结果显示多项指数大大超标,诊断为“肝功能不全,药物性肝衰竭”,发展下去可能会肝衰竭、肝昏迷、多器官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图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4次血浆置换治疗
相当于把全身的血都换了一遍
明确诊断后,医生为张明进行了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病情继续发展。为了及时控制病情,张明不得不进行了4次血浆置换,每次要换将近ml血,相当于把全身的血都换了一遍。
实施该治疗方案后,张明症状开始好转,各项指标明显下降,腹胀缓解,皮肤黄色消退,尿液也开始转向清亮。
目前,张明已痊愈出院,他表示:“以后再也不乱吃药了”。
种以上药物
都具有潜在肝肾毒性
小小“感冒药”
为什么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
什么是药物性肝、肾损伤
▼
药物性肝、肾损伤是指一些药物由于其自身的毒性或人体对这些药物发生过敏反应,引起肝脏或者肾脏的损伤,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中药、西药均可引起肝肾损伤,目前上市的药物中,有至少种以上具有潜在的肝肾毒性,中草药以及保健药亦有致肝肾损伤的可能。药物性肝肾损伤既可发生在无肝肾病史的健康者,也可发生在原有肝肾疾病的患者。
肾脏科医生提醒市民,因长期大量乱服保健中西药导致尿毒症的患者并不少见,身体不适要接受正规治疗,千万不要乱吃药。
图源:视觉中国(图文无关)
另外,vivi也要提醒大家
自2月9日起
在深圳市内零售药店
购买发热、咳嗽类药品需要实名登记
深圳购买退烧、止咳药需实名2月8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药品零售企业进一步加强疫情联防联控有关工作的通知,除进入药店要测试体温外,购买治疗发热、咳嗽药品还须实名制登记。另外,近期广东省药监局也下达了《关于继续落实在零售药店购买发热咳嗽药品人员信息登记报告制度的通知》(粤药监办药二〔〕80号),强调要针对部分入驻省外第三方互联网药品销售平台的药品零售企业、部分中成药品种未及时落实限制销售措施,采取“四个一”措施重点进行监管。那么网上购药怎么办呢?
▼
深圳市从事互联网售药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在向广东省居民销售退热、止咳类药品(含中成药)时,必须登录广东省智慧食药监系统企业专属网页,使用登记管理系统完成登记信息的上报,确保信息准确完整,且必须通过“网订店取”方式进行销售。
在填报中,若发现发热或与湖北等地区有关系者,必须要求门店工作人员及时通报门店所在地社区工作站、社康医务人员、社区民警“三位一体”工作小组。
除了线下企业
第三方送平台也是监管的重点
▼
比如说美团外卖、京东到家等平台。消费者向平台内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购买退热止咳药品时,平台系统应明显作出“须填报人员信息”提示,或升级系统实现购药人员信息可在线填报。
目前正值感冒多发季节
感冒虽然是小病
但却不能随随便便对待
你分得清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吗?
一不小心感冒了
应该如何选择感冒药?
戳图学习
▼
总而言之,有病需要用药得吃
但千万别乱吃药
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保证用药安全
??????
*有什么想说的,也欢迎给我们留言*
??
采写:南都记者李榕
部分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
商务合作咨询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